『壹』 什么是真菌感染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内、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容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皮肤癣菌是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疣状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或再感染。特别不合理、不规范的治疗会造成反复发作、反复治疗,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真菌喜欢温暖潮湿,浅部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22℃~28℃。当人体皮肤上有适合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时,就容易发生癣病。如有些人容易出汗,皮肤容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花斑癣等癣病;所穿裤子过紧过厚不透气、长时间坐办公室,容易患股癣等癣病;经常穿胶鞋、皮鞋、运动鞋,如透气性差,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再加上皮肤不干净,就极易发生足癣等癣病。而且,身体上如果有了一种癣病,还会通过自身传播而使其他部位也发生癣病。
『贰』 真菌感染皮肤,会有什么样的状况
病情分析:皮肤受到了真菌感染,可以选外用皮肤抗真菌药物,选药原则是:要不易引起回过敏;局部无刺激答作用,无明显毒性;作用稳定,如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抗菌活性不为组织代谢产物破坏等;抗菌药要有针对性,无积蓄作用,可迅速排出体外等原则。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药物有达克宁霜、派瑞松乳膏、美克乳膏、采乐等。对于顽固的灰指甲、足癣等真菌感染,还可以根据医嘱服用口服药,如兰美抒、氟康唑等。同时还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以下错误做法。
意见建议:不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真菌感染复发,一是坚持用药,二是用药面积要大于症状面积。对脚气而言则要保持良好的脚部环境,避免鞋袜中残存的真菌引起脚气复发或外部再感染,可常换、常洗、常晒鞋袜,不要与别人共用鞋袜、拖鞋、脚盆、擦脚巾以及指甲刀等用品
『叁』 为什么人身上会有真菌
真菌性皮肤病护理
真菌性皮肤病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可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在我国90%以上的真菌病属浅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角质层、毛发和甲板。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的称深部真菌病。
头癣
1、病因
致病菌为毛癣菌属及小孢子菌属。白癣主要为铁锈色小孢子菌及羊毛样小孢子菌所致。黄癣由许兰黄癣菌感染所致。黑点癣的病原菌为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本病由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感染所致。儿童多发。
2、临床表现
(1)白癣:初起损害为片状毛囊性丘疹,很快变为覆有灰白鳞屑的斑片,逐渐扩展融合。头发易断、稀疏无光泽,发根周围有灰白色菌鞘包绕,自觉痒,发病于幼儿和儿童,至青春期趋向自愈愈后不留瘢痕,毛发可完全生长。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外有菌丝及孢子。
(2)黄癣:初于发根部出现丘疹或脓疱,继而变为点状黄色或灰色结痂,并逐渐扩大增厚,中心凹陷,边缘翘起呈碟状,从中有毛发穿出,有鼠尿臭味。去痂后可出现糜烂面或浅溃疡面,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病发无光泽,易脱落,永不再生,自觉瘙痒。常于幼年发病至成人期不愈。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有菌丝或排列成行的关节孢子。
(3)黑点癣:初起损害为小片丘疹、鳞屑,继而形成鳞屑性小斑片,亦可融合呈大片,患处头发出头皮即折断,在毛囊口留下黑点状残发。自觉痒愈后留有斑痕时可发生永久性脱发。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发病。拔取病发直接镜检,可见发内呈链状排列的较大孢子。
3、诊断
根据皮损典型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容易诊断。
4、治疗
口服灰黄霉素,儿童每天20mg/kg,成人每天0.6~0.8g,1次或分两次服用,共服20~25天。每日擦药1次,可用5~10%硫磺软膏、2.5%碘酊,连续用2个月。
5、护理
(1)一般护理:本病多为间接传染,可因共同理发用具、枕头、帽子而传染,真菌感染的动物如猫、狗也可为传染源。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诊断,早日隔离治疗,以防造成流行。
(2)隔离:严格床边隔离,按时用药,一个疗程结束后,要全面消毒杀菌,更衣换帽。外用药治疗3个月时,查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3)注意药物副作用:用服灰黄霉素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手足癣及甲癣
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指(趾)间皮肤及甲板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
1、病因
手足癣的病原菌为表皮癣菌属,以间接传染为主;甲癣与手足癣多为同一致病菌,常继发于手足癣。
2、临床表现
(1)足癣: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擦烂型与鳞屑角化型。自觉痒,发生皲裂时可引起疼痛。足癣可反复发生,不易治愈,也可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而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搔抓及用药不当可引起湿疹样改变。
(2)手癣:皮肤损害主要为水疱型和鳞屑型,常单侧发病于手指端屈侧,表现为小水疱、干燥脱屑、粗糙增厚,并逐渐扩展至掌心及邻近手指及甲板。自觉痒,由于摩擦及化学刺激可继发湿疹样改变。
(3)甲癣:真菌自甲缘或甲侧侵入,向内蔓延,使甲变型,增厚及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污黄色,无光泽,本病多由手癣传染而来。
3、诊断
根据临床皮损表现及镜检。
4、治疗及护理
(1)治疗:以外用药为主,根据临床分型对症处理。
①水疱型。0.1%醋酸铅溶液泡洗30分钟后,涂10%的冰醋酸溶液或足癣粉。
②擦烂型。使用足粉,待干燥脱屑后改用2~3%克霉唑
③鳞屑角化型。10%水杨酸软膏或2~3%克霉唑软膏及其霜剂。
④并发症处理。感染时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并发湿疹时应先按湿疹处理。
⑤甲癣治疗。每日用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后,外涂30%冰醋酸或10%碘酊,亦可用醋浸泡。
(2)护理:
①防止自身感染,避免搔抓。脸盆脚盆分开使用。拖鞋浴巾用后消毒。
②外用足粉时应先将皮肤擦干;涂糊剂时应先将糊剂涂于纱布上,再贴于糜烂面。外用药期间,如局部出现红斑、水疱及瘙痒时,常为接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处理。
③甲癣用药前,先用凡士林软膏涂于甲周,保护正常皮肤,再用药水涂于甲表面。
体癣和股癣
除头皮、手足及指(趾)甲以外的浅部真菌病为体癣。发生在腹股沟及股内侧称股癣。
1、病因
病原菌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
2、临床表现
初为红色丘疹或丘疱疹,逐渐向外扩大,中心消退,故皮损呈环状,环状损害相互融合呈多环形,边缘有干燥性鳞屑,自觉痒,夏季多发,青壮年多见,直接镜检可见菌丝。
3、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表现及镜检查菌阳性可诊断。
4、治疗及护理
(1)治疗:可选用各种抗真菌制成。成人皮肤较薄处及婴幼儿皮肤或有严重炎症时,不宜用高浓度及刺激性药物,可用3%克霉唑霜。
(2)护理:
①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继发传染。
②早治疗、彻底治疗,防止继发传染。
③外用溶液时,应从外向内涂于皮损处,以控制皮损扩展。同时注意药物刺激与过敏反应。
④外用药治疗期间,勤换内衣,将沾污内衣用开水烫洗或煮沸灭菌,床单、被褥要勤晒及烫洗,直到查菌阴性时方可停止处理。
参考资料:中国护士网
『肆』 引起皮肤褪皮肤的真菌有哪些
因为本病有自限性来,故源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1.一般治疗 在急性期禁忌热水洗烫和肥皂的搓洗。禁用强烈刺激外用药物,临床上见到很多由于一般治疗注意的不够,因而延长病程,或转变成自家敏感性皮炎。
2.抗组织胺药物 可适当应用抗组织胺药物,例如扑尔敏,赛庚啶,特非那丁及克敏能等,也可用维生素C。
3.中医中药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一般用凉血消风汤有效,轻型病人可用紫草30g,水煎服,每日一次有效。
『伍』 什么是真菌性皮肤病
人类的真菌感染源均来自外在环境,通过吸入,摄入或外伤植入而获得少数真菌可使正常内人致病。大部容分则只在特殊条件下致病多侵犯衰弱的宿主。真菌一般分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真菌病。在临床上一般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如果有这方面的疾病应尽早治疗,北京华医中西结合皮肤病医院对这类疾病很有研究,可以治好这类疾病。
『陆』 皮肤上的真菌是怎么 来的
真菌有很多,比如说引起头皮屑 皮屑的真菌,还有手脚癣的真菌,一般是土壤,脏点的环境带来的,或者接触其他带真菌的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说和有脚癣(俗称脚气)的人共用洗脚盆等等,就会到皮肤上
『柒』 皮肤上的真菌
目前要做的复:用热水敷制患处,连续几次,可通过毛孔挥发患处毒素,。
天哪!都这么严重了,你可别在这问了,病因还是可听但不可信,因为关系病人健康问题,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及时做诊断,不要延误病情,祝早日康复!
『捌』 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都有哪些
真菌,即一般人俗称的霉菌,普遍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过期的面包,雨天没晾干的鞋子,或是摆在桌上忘了吃的橘子,几天后当上面开始出现白白毛毛的东西时,这就是长真菌---发霉了。我们的身体也会受到真菌的感染,如香港脚、头癣、灰趾甲等,均为此病的范畴。虽然这是一个我们熟知的古老疾病,但真正遇到疑似皮肤病灶时,却不一定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要不是“张冠李戴”,错把其他疾病误认为是真菌感染,就是“对面不相识”,明明是真菌感染,却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不少人认为胯下痒,脚脱皮是件小事而自行购买成药治疗,结果常是,因为擦错药使真菌感染更加严重,或者原本就不是真菌感染而一直使用抗真菌的药膏治疗,不仅浪费金钱,更浪费时间。以下针对人体真菌感染做一简单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这类的疾病。 一、皮癣菌感染 皮癣菌是包括几种不同属或不同种的真菌,它们会感染我们皮肤的最表层(角质层)、指甲或头发。临床上造成的疾病有足癣(香港脚)、股癣、体癣、头癣、甲癣(灰指甲)等,分述如下: 1、足癣(香港脚) 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台湾地区潮湿温热的气候,及都市化生活长时间穿鞋,都会助长足癣的发生。一定要会痒的才叫足癣吗?答案是否定的,足癣不一定会有症状,尤其刚开始只有轻微脱皮时,并不会有任何不适,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湿疹而失去治疗的先机。临床上足癣有几种不同的型态: (1)脱皮型:脚底、脚缝或脚掌侧边出现有细屑的脱皮, (2)厚皮型:常在脚后跟出现有细屑的厚皮, (3)糜烂型:脚缝皮肤出现白色糜烂的表现,有时会有渗出液, (4)水泡型:在脚底或边缘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 (5)环形红斑型:在脚背或脚侧出现真菌感染的典型环形红斑,不治疗会渐渐向外扩散。足癣若没有适当的治疗,常会使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增加次发性细菌感染的机会,因而造成蜂窝组织炎的情形亦时有所闻,不可不慎!足癣的治疗以外用抗药剂为主,一般治疗所需的时间约为四周,视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要按时耐心涂药治疗。厚皮型足癣对治疗的反应较慢,因此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洗衣服时可用先用开水将袜子烫过后再清洗,以消灭附着其上的菌丝或孢子。家中拖鞋应避免混穿,以减少家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2、股癣、体癣、手癣 股癣即俗称的胯下痒,指的是真菌在腹股沟部位的感染。不痒则已,一痒起来会令人坐立难安。长时间坐在桌前的上班族及学生,及在烈日下工作的劳动朋友,是股癣病患的大宗。临床上可见一圈红斑以腹股沟为底往外扩张,有细屑在最外围的红圈上,中间部份常是暗棕色的痕迹。体癣的临床表现和股癣相似,均为往外扩大的红色斑块,在长期卧床、糖尿病或免疫低下的病人,病灶的数目会较多,面积会较大。手癣则是真菌长到手上去,在掌面会有脱屑或厚皮,常合并足癣发生。一般民众对股癣较有概念,但体癣和手癣则常被当做湿疹治疗,加之类固醇药膏的使用,往往让真菌生长更加旺盛,造成大面积的感染。治疗以外用抗药剂为主,股癣对治疗的反应不错,治疗的时间约需二周。体癣则需视感染的面积及严重程度而定,一旦确定为真菌感染,应暂停原先使用的类固醇制剂,抗组织胺可减少搔痒的不适,防止因过度搔抓引起破皮甚至次发性细菌感染。若合并有免疫低下或糖尿病,应与内科医师一同处理。手癣的治疗原则与足癣相同。清洗衣物前可先以开水烫过后再清洗,盥洗用具如毛巾等,应避免与家人共用。
『玖』 皮肤为什么会被真菌感染/
皮肤真菌,即一般人俗称的霉菌,普遍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过期的面包,专雨天属没晾干的鞋子,或是摆在桌上忘了吃的橘子,几天后当上面开始出现白白毛毛的东西时,这就是长真菌---发霉了。我们的身体也会受到真菌的感染,如香港脚、头癣、灰趾甲等,均为此病的范畴。虽然这是一个我们熟知的古老疾病,但真正遇到疑似皮肤病灶时,却不一定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要不是“张冠李戴”,错把其他疾病误认为是真菌感染,就是“对面不相识”,明明是真菌感染,却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不少人认为胯下痒,脚脱皮是件小事而自行购买成药治疗,结果常是,因为擦错药使真菌感染更加严重,或者原本就不是真菌感染而一直使用抗真菌的药膏治疗,不仅浪费金钱,更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