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中医治未病
看了以上两位的回答,中医治未病,看来已经被大多数人误解,甚至一些所谓的中医。讲中医治未病,先要讲讲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此书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把人生病的过程归纳为六经传导。也就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由表及里。太阳病,病在表,若不治,病走少阳,少阳分两路或走阳明或走太阴,阳明直接就通过人体排出了,走太阴的话就可能沿着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入里。简单说,太阳病了,我们就先从少阳入手,病就停止在太阳。病走到太阴了我们就在少阴入手,病就停在太阴,然后一点一点从里往外把病推出来。这就是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意。其实这是一种重视预防的观点,但是预防的目的是为了阻断当下的疾病并且把疾病的发展势头一下控制住。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 中医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由于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的正气和邪气密切相关,应重视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抵御疾病的发生。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使气机畅达。坚持进行卓有疗效的保健运动,提高健康水平。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劳逸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也是提高正气的重要手段。还应注意防止邪气的侵害,搞好卫生,防止污染以及避免六淫、七情、饮食与劳逸等致病邪气的侵袭,也是未病先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既病防变是指已经发生的疾病要控制或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出现。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音乐及运动等疗法有机结合标本兼治,达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目的。
3. 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3)中医院治未病科是什么扩展阅读:
未病先防重在于养生。主要包括:法于自然之道,调理精神情志,保持阴平阳秘这三方面。
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
春三月,应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
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
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
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能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
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
3、保持阴平阳密
《黄帝内经》所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的平秘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如果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离绝而不相交,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耗竭。
4. 治未病科室做什么的
治未病就是中医中相当于西医预防医学科的部门,讲究的是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未病先防。开展的业务包括中医体质检测,养生、药膳等。
5. 治未病科是干什么的
相当于保健 ,治疗还未形成的疾病。
6. 治未病科室对应什么专业
治未病科室对应什么专业?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检体诊断学等专业都可以
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经验。
就业前景很不错,目前人们的意识已经越来越重视治未病这方面。
不懂的话,欢迎追问。如果满意,请点击左下角的“采纳”,谢谢。
7. 什么是中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径》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治未病"即釆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末病先防和既病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