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修剪臘梅樹
臘梅是木本植物。經常修剪會促其生長,花苞旺盛開放。以下介紹一下臘梅整形修剪的一些常識:
一、蠟梅整形修剪的幾種整形方式:
(一)單乾式剪枝整形法
根據花卉及觀賞樹木簡明修剪法,主幹750px,培養3主枝,再分側枝。對花枝留3~5節短截,新枝長至1000px,摘心促花芽分化。
(三)三本式剪枝整形法
株形直接從根部發出3主枝。
(四)多乾式剪枝整形法
第一年叢生形的直接把從根部直發出的3個以上的健壯、向四周分布均勻的分枝作主幹,並進行短截,留長度為3~5節。
第二年在主幹上適當配箍主枝成叢生狀,避免產生重疊枝和交叉枝。
二、修剪臘梅樹的具體操作
(一)預留主幹
蠟梅萌櫱力強,常從根部萌發大量徒長枝,但這些徒長枝一般不會分化花芽。因此蠟梅應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幹,再培養3個主枝,上面再分生出側枝。
(二)摘心剪梢
樹冠基本形成後,在夏季,對主枝延長枝進行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對弱枝則以支柱支撐,使其處於垂直方向,增強長勢。冬季,將3個主枝各剪去1/3,促使其萌發新芽,可從中選擇優良側枝。修剪主枝上的側枝應自上而下逐漸縮短,使其錯落分布。
(三)短截側枝
蠟梅花芽單生於枝條節部,由當年生新枝的腋芽分化形成。短截側枝先端,在其上部可形成3至4個稍長側枝,下部可形成許多小側枝,這些側枝是主要的開花枝,會產生大量花芽。
(四)除果、摘心、回剪
花謝後一方面要摘除幼果,另一方面要及時進行回剪。回剪時,基部保留3對芽,以促使蠟梅多抽枝。也可在新枝長出2至3對芽後摘去頂芽,重復摘心2至3次,促進萌發副梢。
(五)新梢截頂
夏末秋初要修去當年新梢頂部,使中下部枝條花芽發育充實、飽滿,為冬季開花做准備。一般10厘米的小枝留4至5對芽。
(六)盆栽臘梅處理
對於盆栽蠟梅,花後一年生枝條保留2對芽後,其餘的應全部剪除。
資料來源
青青花木網:http://www.312green.com/information/detail.php?topic_id=47129
網路:http://ke..com/link?url=--3a21RD3jJUfywDlLQ6rm0z_akrvrBB5SGQEJUpUdr6A_UrK#4
❷ 臘梅可以嫁接嗎怎麼嫁接臘梅花
可以!
第一,應養好砧木。砧木可用實生苗,也可從山上挖回狗牙臘梅樁,回經一年的養護,待成活答長旺,到第二年進行芽接。
第二,芽接時間最好在5月下旬至8月底,因為5月下旬以後,當年發生的新芽下部已木質化,離皮好,這時也正是臘梅生長旺季,芽接成活率較高。
第三,選好芽。一般花木芽接是選當年生長枝上的新芽,而臘梅芽接卻要選擇第一年生長枝上的隱芽,採取「丁」字形芽接法,操作方法與其他「丁」字嫁接法一樣,嫁接成活20天後,隱芽開始萌動,當長出2—3片葉時,去掉綁扎繩,加強養護,小心被大風吹折。6月上旬以前,嫁接的當年可長到50厘米到65厘米,有的冬天即可開花,6月中旬以後嫁接的,大部分當年都可發芽,長到15—30厘米,少數芽成活以後,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發芽,但長勢很旺,只要保護得當,第二年能長到1米左右,冬天都能大量開花。臘梅的嫁接要用第一年生長枝上的隱芽,這是臘梅芽接成活的關鍵。
用隱芽芽接還要注意一個問題,當每年冬天臘梅花開以後,在進行修枝整形時,要有意留些生長旺盛的枝條,以備夏季芽接材料,沒有這個准備,到時很難找到適合芽接的隱芽。
❸ 怎麼修剪臘梅
修剪臘梅:
修剪臘梅應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幹,再培養3個主枝。版在夏季,可對主枝延權長枝進行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對弱枝則以支柱支撐,使其處於垂直方向,增強長勢。在冬季,可將3個主枝各剪去1/3,促使其萌發新芽。
❹ 蠟梅要怎樣整形修剪
蠟梅屬蠟梅科蠟梅屬,原產於中國中部,湖北、陝西諸省,現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鄢陵最為有名。蠟梅冬日花開,芳香四溢,宜植於窗前、牆隅、坡上、庭中,是冬春園景的重要花木。我國傳統上喜將蠟梅與南天竺配植,黃花、紅果、綠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蠟梅除地栽外,還可盆栽或切枝催花,更是製作盆景的好材料。蠟梅為落葉灌木,多叢生,高達3米。葉對生,卵狀披針形。花單生,蠟黃色,濃香。果托壇狀。花期自秋末至春初,遠在葉前開放。常見栽培的品種有:素心蠟梅,內外輪花被片均為純黃色,香味濃;小花蠟梅,花特小,僅0.9厘米,外輪花被片淡黃色,內輪花被片具濃紅色紫色斑紋;狗牙蠟梅,花小,內花被片具紫紅色斑或全為紫紅,盛開時呈鍾狀,香氣淡;虎蹄蠟梅,花中大,呈較濃金黃色,內輪花被片具紫色斑暈;磬口蠟梅,花中大,深鮮黃色,內輪花被片有紫紅色條;檀香蠟梅,花色鮮黃,內輪花被片稍具紫紅暈或少量紫紅斑;荷花蠟梅,花大,花色鮮黃,內輪花被片全為黃色。蠟梅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能力強,忌水濕,怕風。
性喜肥,宜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黏性土和鹼性土生長不良。蠟梅是合軸分枝,萌芽力、成枝力中等偏強。萌櫱力很強,常從根際和主枝基部萌發出大量的徒長枝,這些徒長枝生長速度很快,但不分化花芽。花芽為腋生的純花芽,多生於一年生枝上,夏秋分化型。一年一次生長,4月上旬葉芽萌發,5~6月新梢生長,6月底生長停止,7月上旬花芽分化,8~9月出現花芽,12月經霜落葉後開花。蠟梅最常見的整形方式為骨架式灌叢形,主幹低,開花多,常應用於綠地或生產切花用。
苗木嫁接成活後,及早並多次摘心(一般在新梢長7~10厘米時進行),剝去部分內向芽,培養骨架枝。
於當年冬季選留3~4個健壯、向四周分布均勻的分枝作為主幹,並進行短截,剪留長度為3~5節。第二年在各個主幹上適當配置主枝,配置主枝的原則是要避免產生重疊枝和交叉枝。蠟梅也可整剪成有主幹的自然開心形樹形。嫁接成活的一年生苗於冬季定干,選一個健壯枝留60~70厘米短截,剪口下的對生芽要抹除一個,留下的芽第二年抽生成直立枝,作為主幹的延長枝。第二至三年中干已經達一定高度,剪去頂梢,不使其增高,同時在主幹上選留3個錯落分布在不同方向,長勢大致相近的枝條作為主枝,分別留15~25厘米進行短截,剪口下留一個側芽,抹去對生芽。
在適當位置選留側枝,使其形成有主幹的自然開心形樹形。定植後,要逐漸完善樹體結構,調整主枝的枝勢,使主枝間生長勢大致均衡。重點培養各級側枝,側枝長到40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以便停止伸長生長,使養分集中供應花芽分化,為冬季開花做准備。冬季修剪時,短截各級骨幹枝的延長枝,注意剪口芽留的方向,最好是一年留左邊芽,一年留右邊芽;或一年留里芽,一年留外芽,使主枝和側枝呈龍游狀伸展,以不斷地擴大樹冠。對副側枝短截後,往往可在上部形成3~4個中、長枝,其下還能形成許多短枝。只要短截適度,無論長、中、短枝,都能產生大量花芽。如果發現副側枝下部有芽未萌發,或者雖均萌發,但枝短、瘦弱,說明冬剪時短截太輕,當年應對副側枝進行回縮,留1~2個長枝並進行短截,以使下部的芽萌發或使短瘦的枝復壯。成熟期蠟梅的養護修剪主要在花後進行,3~4月葉芽未展葉時最為適宜。由於蠟梅少有復芽,枝條開過花後常留下「光節」,因此,花後應將開過花的中、長花枝留15~20厘米(或3~5節)短截,使其在隨後的生長期內萌發較多的新梢。因為蠟梅在花芽分化時,以長50厘米以下的枝條為好,在生長後期凡有枝條過長的新梢,留50厘米左右短截,以促使花芽分化。
對於枯死枝、病蟲枝、過密枝、過弱枝等在冬季修剪時都應剪除。對於根櫱要加以控制,不讓其任意生長,以免影響養分集中於花芽上。蠟梅的生長勢強,修剪較重,但也不宜過度,若修剪過度會引發徒長枝。
❺ 臘梅何時修剪
臘梅發枝力強,素有抄「臘梅不缺枝」的諺語,通過適期修剪使其萌發更多的強壯花枝條,使其多開花。—般宜在花謝後發葉之前適時修剪,剪除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並將一年生的枝條留基部2對至3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使萌發分枝。待新枝每長到2對至3對葉片之後,就要進行摘心,促使萌發短壯花枝,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月至6月進行,7月以後停止修剪。如果不適期修剪,就會抽出許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以致花芽分化不多,影響開花
❻ 如何修剪臘梅盆景的方法
1、修剪季節
可在每年早春花落之後進行一次大修剪,生長期修剪應在3~6月進行,7月以後內應停止修剪。
2、整形容修剪方式
(1)單乾式
對嫁接成活的幼苗用1-2年時間培養強壯的主幹,等中干達到一定要求的高度後,剪去頂梢,同時在主幹上選留3個分布均勻、長勢相近的枝條作為 主楠,留15-25cm進行短截,剪口下留一個側芽,使其形成有主幹的自然開心型。
(2)多乾式
選留3-4個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分枝作為主幹。留3-5節進行短截,次年在各個主幹上適當選留主枝,避免產生重疊枝和交叉枝。
3、具體修剪過程
(1)預留主幹
前面說過臘梅的萌發力強,常從根部萌發大量徒長枝,但這些徒長枝一般不會分化花芽。因此蠟梅應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幹,再培養3個主枝,上面再分生出側枝。
(2)摘心剪梢
樹冠基本形成後,在夏季,對主枝延長枝進行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對弱枝則以支柱支撐,使其處於垂直方向,增強長勢。
❼ 臘梅怎麼嫁接,臘梅嫁接方法
臘梅的嫁接方法
1、切接法:3—4月份,當葉芽萌動約麥粒大小時進行,在切接一個月前,從良種臘梅壯齡樹上,選粗壯較長的一年生枝條,截去頂梢。嫁接時將接穗剪成6—7厘米長,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厘米處斜切一刀,削掉2/3的木質部,斜面長3—5厘米,要求斜面光滑、平直。再在斜面的背面削1厘米長的斜面呈楔形,接穗上保留1—2對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質部。
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臘梅,也可用4—5年生的臘梅實生苗。在離地面3—5厘米處剪除砧木,選皮厚、光滑的地方把砧木削平,再在皮層內略帶木質部垂直切3—4厘米。把接穗的長斜面對准砧木的木質部處插入,使接穗斜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形成層對准靠緊。接後綁紮好,在介面處塗上泥漿,用疏鬆濕潤的細土將接穗封住即可。
(7)臘梅怎麼整形擴展閱讀:
臘梅,又名:蠟梅,別名金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詩句。《姚氏殘語》又稱梅為寒客。
它也因為在冬天開放而被稱作冬梅。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後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乾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後,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臘梅生於山地林中。臘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臘,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
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窪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❽ 臘梅花怎麼整形修剪在什麼月份整形修剪比較好
臘梅是一種顏值與氣質兼具的名貴花木,它的姿態優雅,枝幹健壯挺拔,側枝繁多,花型美艷,它開花的時候葉片還沒有長出來,因此呈現的景象就是花和枝的強烈視覺對比。
臘梅在生長旺期除了修剪也要適當摘心,抹去留下的殘花和病弱的嫩芽,這個時期的修剪對臘梅盆景的造型非常重要,這關繫到後期開花時的形態呈現。
❾ 剛買回來的臘梅三米高,該如何修剪
一是在花後修剪臘梅的修剪分兩次或多次為好
果做樹樁盆景。生長期可小幅內修剪。具體做法是將較粗大的容枝貼近樹干剪掉,使其樹干增粗而樹冠希薄,可以在初春時(3-4月份)大幅度修剪,這樣幾年下來梅樁會顯蒼桑蝤勁,其餘在生長期逐步貼根剪掉。再發小枝時視其形態留幾個內膛枝,以整形為主,主要是控制營養生長。
二是在夏季進行一次以短截徒長枝為主的修剪,去掉病蟲枝。
三是在冬季進行一次輕剪,也可以重剪、交枝等、開好花、過長枝,主要是剪除病蟲枝,利於開多花,以增加通風透光為主,改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過渡、衰弱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