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函的作用在於通知,也可以間接證明事實存在。如果雙方沒有合同的情況下。
⑵ 整形失敗可以向整形醫生要其賠償嗎
近幾年的整形熱潮讓很多人都踏入了這條不歸路,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整容兩個字都會望而卻步,就是源於整形風險。常見的整形項目有割雙眼皮、隆鼻、隆胸和吸脂減肥等,但在變美的同時,也會承擔著一定的整形風險甚至可能整形失敗。如果你整形失敗,可以找醫院協商,確定手術是不是真的失敗,如果出現問題可以向整形醫生要其賠償!不同的整形手術風險系數不同,大家選擇的時候還是得謹慎。
任何整形手術都有恢復期,一般在術後10天左右就能看出效果,恢復期間內一定要保持和醫生隨時溝通。可能有人疑惑,那我整形失敗醫生不承認怎麼辦!如果醫院既不賠償,也不做修復,那你需要走法律程序了。同時要記住,失敗的整形手術一定要盡快調整,千萬不要拖,不然後悔越來越嚴重。
⑶ 整容失敗如何賠償
俗話說「愛美是人的天性」,在現代追求美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通過整容來讓自己變得更美麗。但是整容並不一定都能夠如自己所願,也有整容失敗的例子。當整容失敗時,我們可以通過法律來維權,索賠。
在整容前,一定要看相關的手術協議,然後簽好手術協議,以及一系列的蓋章等等,此外手術費用以及其他醫療支出的賬單還要保管好;平時跟整容醫院的通話、聊天記錄都記得保存,這些都是日後自己維權的有力證據。
⑷ 眼部整形不成功,醫院同意協商,我要求醫院賠償,醫院應該怎麼賠償賠償多少麻煩了解的告知,謝謝
這種事需要去詢問律師
⑸ 整形失敗怎麼維權
到接受手術整容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也就是所在區縣衛生局醫政科去投訴;或到所在區縣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投訴;所在區的人民法院進行醫療損害訴訟。
維權的流程:
1、收集相關證據資料(病歷本、繳費單據、術前術後照片以及人證等)。
2、醫療鑒定(確定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以及傷殘程度等)。
3、與整容機構確定協商時間。
4、協商解決措施(如果雙方滿意解決條件,維權就此結束;如果不滿意,繼續為維權到下一步)。
5、尋求法律仲裁(對仲裁結果滿意,維權就此結束;如果不滿意,繼續為維權到下一步)。
5、法院審判(審判結果為最後維權結果,維權就此結束)。
微整形雖然不動刀,但仍屬醫療行業范疇之內,同樣存在醫療風險。
北京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趙紅藝教授表示,在外行看起來,微整形無非是往面部打針注射而已,但其實需要操作者熟悉人體神經學、解剖學等多門醫療學科,絕不是簡單的皮下注射。
一旦發生意外,就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比如肉毒素注射劑屬於毒性葯品,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過敏,或者注射到血管里可能會造成全身的肌肉麻痹,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等嚴重的並發症。而不規范注射玻尿酸可能會造成血管栓塞,甚至出現失明。
「尤其是使用的注射產品要有保障,進貨渠道要正規、注射位置、劑量要准確,否則會給求美者造成傷害。」趙紅藝強調,注射違規產品,更可能出現全身系統副反應,甚至可能因此喪命。
據了解,目前國家食葯監局批准使用的美容整形注射材料只有:肉毒素、玻尿酸和膠原蛋白。而每一種材料中,獲得國家正式批文的進口葯品品牌屈指可數。
求美者在進行注射美容前可通過三方面判斷:首先看整形機構資質,必須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必須是「醫療美容科」,而普通美容院只有《衛生許可證》,沒有從事醫療美容(包括注射美容)的資格。
其次看醫生資質,注射醫生必須具備《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證》和《醫療美容主診醫生執業資格證》三證。
同時還要看注射美容產品,所有的注射產品都有固定的條形碼,以及防偽標示或防偽電話,消費者可據此查詢。
參考鏈接:人民網-小心美容變「毀容」 整容前你應了解的五個問題
⑹ 整形手術失敗後醫院一次性賠償我三萬,協議上寫我若再次向他們索賠,就要賠付他們50萬。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是來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內容源合法的情況下,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護,對簽約方有約束力
至於這條款內容是否合法,拿出合同文本,讓律師看到合同全文,再說合法不合法。
再有就是,你是否自願簽訂的這個協議,是否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完全民事權利能力?
如果合同協議本身條款就有對D性質,一次性給付,日後再出任何問題都不負責,且約定一事不二賠,這樣的條款本身並不違法,如果你又自願同意的話,自然有法律效力。
⑺ 到整形醫院整形失敗怎麼辦,到哪裡去投訴他們,要求他們賠償呢
西寧潤美整形醫院水平相當差,做了假體下巴做了有八個多月 期間一直流膿 感染,導致現在假體移位 穿出手術失敗
⑻ 如何做才能讓整形醫院做出讓步和賠償
曝光它的事故和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件。
⑼ 整容失敗後如何得到合理的賠償
這屬於醫療事故 您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 醫院負有舉證責任 如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 那麼醫院方應該賠償您的損失
⑽ 美容失敗了,我被毀容,我該怎麼辦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條例》規定,「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醫療美容在性質上屬於醫療行為,即使不是由正式的醫療機構進行的,如果造成損害也應該屬於醫療糾紛。至於一般美容,有時也稱為生活美容,其不屬於醫療行為。
首先,哪些屬於醫療美容糾紛?
隨著美容業的蓬勃發展,美容導致毀容的案件不斷增多,醫療美容糾紛也隨之增多。醫療美容糾紛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1、醫療失誤導致美容糾紛。一是醫生技術水平欠佳導致美容失敗。二是醫生未徵得受術者同意而在手術中忽略了受術者的要求而導致的糾紛。三是醫生為了增加經濟效益或極力鼓動就醫者做美容手術而導致的糾紛。
2、患者原因導致美容糾紛。此類糾紛可分為患者期望值過高和輿論影響了患者的美感兩類。
3、因非法行醫導致美容糾紛。此類糾紛可分為因缺乏解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導致手術失敗以及因缺乏葯理知識導致相關美容失敗兩類。
醫療美容糾紛發生後,患者如何進行維權?
(1)做法醫臨床鑒定
糾紛發生後,受害者首先應盡快去相關司法鑒定機構做醫療鑒定。
做鑒定的意義在於:
①分清責任,確定傷害行為是否為侵權人行為所致;
②明確受害人的損傷程度,對於合理確定賠償數額和治療方法有重要意義。
(2)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投訴
有關部門會根據糾紛的性質進行調查、取證,並組織醫療事故專業委員會鑒定,出具的鑒定結果是有法律效應的。即使訴諸法庭,也要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法醫鑒定。一旦鑒定結果出來,法院就會依法公正判決。而通過私下交易進行了結的途徑,會遺留後患。
(3)向工商行政部門反映
一些美容院、美發廳、發廊是由工商行政部門批准發放生活美容營業執照的,如果這些單位擅自擴大營業范圍,實施醫療美容項目,一旦出現美容糾紛,衛生行政部門沒有依據受理,可首先向工商行政部門反映問題,再由其聯合衛生行政部門共同處理。
在發生美容糾紛後,若要確定美容糾紛責任,需要先分析該糾紛是屬於哪一種法律行為的美容糾紛,因為不同法律行為導致的美容糾紛會產生不同的法律處理結果。若是由於違約而產生的美容糾紛,賠償范圍是返還醫療費用。或者因侵權而產生的美容糾紛,賠償范圍基本上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誤工損失及精神損失。患者在確定美容糾紛責任後,可以通過先做傷害鑒定,再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投訴進行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