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灌雲人來看看灌南人素質怎麼樣,有人說在臟話么
首先你也有問題 隨隨便便就對無關的他這樣說 擱誰誰會生氣好不 你自己態度就有問題
② 我是江蘇灌南的,在灌南辦了合作醫療,我現住在鹽城,看病可在鹽城報銷嗎
你要有灌南的轉診證明才可在鹽城住院報銷,門診不報。
也可以電話跟灌南社保局聯系備案,回去報銷。
不備案不給報。
③ 灌南縣屬於哪個市
連雲港市
連雲港,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連」,古稱朐、東海、海州、郁洲、海寧州,別稱回「港城」,因面答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又因海港,得名連雲港。連雲港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東北部,海州灣西岸,東瀕黃海,西與徐州、宿遷相連,南部與淮安、鹽城毗鄰,北與山東日照、臨沂相鄰,下轄3個區、3個縣,總面積7615平方千米,屬溫帶季風氣候。
連雲港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具有海運、陸運相結合的優勢。隴海、沿海兩大國家干線鐵路和同三、連霍兩條中國南北、東西最長高速公路在連雲港交匯。
(3)灌南哪裡有看皮膚擴展閱讀:
連雲港有2200多年建城史。 境內的藤花落遺址是中國龍山文化城址之一。2500多年前,孔子曾到此登山觀海,「問官於郯」。秦時置朐縣,並立石闕,作為「秦東門」。連雲港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 以「淮口巨鎮」、「東海名郡」著稱。
連雲港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有花果山、連島、孔望山、漁灣、海上雲台山、連雲老街、雲龍澗、桃花澗、孔雀溝、大伊山、西雙湖等旅遊景點,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
④ 連雲港市灌南縣 怎麼樣
本人就是連雲港灌南的,我們灌南比相鄰的幾個縣如響水,灌雲,連水,沭陽,相對回而言還是有點落後的答,但是最經幾年變化的比較快,這一點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上,我認為我們灌南現在還不錯,你要來這工作,灌南人民會熱情歡迎你的,希望在這里能有你發展的空間和夢想。
⑤ 我昨天上午去,灌南縣德匯花園三期看房子,看到售樓處給封了,是出了什麼問題
封房的意思就是說這套房子已經被一個客戶相中了,並且繳納了一定的小訂金,回去專繼續考慮去屬了;不過這個錢是可以退的,而且如果你也相中了這套房子,銷售員可以電話通知之前的客戶,確定他不要了,你就可以交定金買下來了。
⑥ 灌南哪裡有專門看皮膚病的地方啊急等
第二人民醫院是比較好,
⑦ 我想在灌南洲業國際汽車城買車,網上怎麼看車
這個只是抄個平台而已,一般買車襲需要注意些的主要是先結合自己需求和喜好選好車型,再就是買車合同簽訂注意好相關條款審核,提車的時候注意確認車子是否是庫存車,是否有使用過還是修復過痕跡,車子新車相關手續還有隨車工具是否齊全等問題。
⑧ 灌南縣哪家醫院可以點痣啊價格大概是多少
中醫院就有。二樓的皮膚科吧。價錢200左右的樣子
⑨ 灌南治牛皮癬
銀屑病是一種反復發作的慢性皮膚頑症,臨床表現為皮膚呈現紅斑丘疹,瘀內血、瘙癢、容皮膚乾燥脫屑。主要由風寒外襲,血熱血盛,七情內傷或遺傳、環境、過敏原因所致。該病病程較長,易復發故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
牛皮癬患者在治療的時候是不能盲目的,治療的時候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的
⑩ 灌南縣是屬於那個市的
江蘇省
灌南縣
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
灌南是江蘇連雲港市的南大門,瀕臨黃海,四市交界,東與鹽城的響水相連,南與淮安的漣水接壤,西與宿遷的沭陽毗鄰,縣域總面積104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3平方公里,耕地89萬畝,轄18個鄉鎮,245個村(居),72.7萬人。公元前90年建海西縣,為境內建縣之始,故有「海西故國」之稱。
灌南縣轄9個鎮、5個鄉:新安鎮、堆溝港鎮、長茂鎮、北陳集鎮、張店鎮、三口鎮、孟興庄鎮、湯溝鎮、百祿鎮、五隊鄉、田樓鄉、李集鄉、新集鄉、花園鄉。
境內肥水沃土、林木茂盛,農業資源特色明顯,是全國有名的優質棉基地縣,優質粳稻生產縣,江蘇省首批生態農林業試驗示範縣、國家級生態示範縣,素有「桐楊木之鄉、淮山葯之鄉、淺水藕之鄉、蘑菇之鄉、苗豬之鄉」等美稱。在工業上,初步形成了釀酒、木材、機械、棉紡等主導產業,湯溝酒、壓鑄機、天意消防器材等產品在省內外市場上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79億元,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2730元,增長6.7%;財政收入2.06億元,增長32.7%;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增長25.75%;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59億元,增長17.33%。國內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利用外資的增幅在全市第一,財政收入增幅在蘇北26個市縣中名列前茅。2005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0元,財政收入3.16億元。
灌南縣,位於江蘇省徐連經濟帶腹部,東臨黃海,西連沭陽,南接響水和漣水,北枕新沂河。因地處灌河流域,位於灌雲縣之南而得名。縣境東西長71公里,南北寬10公里,總面積1026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縣城新安鎮位於縣境中部,距連雲港市城區70公里。
灌南,歷史悠久,飽經滄桑。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定居,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先後隸屬魯國和楚國。秦,屬朐縣。1996年7月,江蘇省行政區劃調整,劃歸連雲港市管轄。全縣設15個鄉、7個鎮、4個農林場圃,329個村民委員會。全縣總戶數17.9萬戶,總人口68.2萬人。
農業在灌南縣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八五」期間,糧食、棉花總產分別以3.4%和4.5%的速度遞增。近5年來,鄉及鄉以上累計完成水利投入4567萬元,改造中低產田16.3萬畝,實施了寧連路三高農業示範區等工程,同時大力推廣了種子純良化、化學除草、高效立體種植、水稻旱育秧和中型收割機械等增產節本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機具,三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0%,機械收播率達75%。1997年全縣多種經營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6%,除初具規模的食用菌、蔬菜、淺水藕生產外,還形成了母豬基地建設——苗豬繁育——商品豬銷售;林木生產——木材販運——板材加工;蟹苗繁育——扣蟹養殖——成蟹飼養等幾個副業生產體系。
灌南縣不少鄉鎮歷來有養母豬的習慣,80年代初引進良種太湖豬以來,母豬存欄逐步上升,至1997年底全縣達7萬頭之多。
灌南縣的特種水產養殖業已發展成為多種經營生產的骨幹項目之一。縣內建有三座現代化水平較高的河蟹育苗場,擁有1萬立方米的育苗水體,年產蟹苗2500公斤以上。灌南縣為平原綠化達標縣,省內有名的泡桐之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工業企業蓬勃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形成比較齊全的工業門類。主要有釀酒食品、機械製造、棉紡棉織、化工醫葯、木材建材、服裝加工、糧油飼料、繅絲絲織等8個門類400餘種產品。二是培育了一批名優產品。目前經工商部門注冊的產品有24類64個商標。三是培養了一批骨幹企業。目前初具規模的工業企業主要有江蘇湯溝酒廠、縣壓鑄機廠、縣達春制葯廠、森森集團公司、龍華木業有限公司、縣軋花廠、大圈泡花鹼廠、六塘化機廠、田樓消防器材廠等。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灌南的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城鎮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鄉面貌、投資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
內河航運總里程達250公里,可達洪澤湖、大運河、淮河和長江。境內的灌河是蘇北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在幹流上沒有建閘的入海河道,河面寬闊、河水較深、萬噸海輪可長驅直入,被譽為「蘇北的黃浦江」。坐落在灌河口內側的堆溝港,百年來,港口水深不淤,腹地開闊,淡水資源豐富,可以建設萬噸級海港和大型電廠,具有得天獨厚的開發優勢。寧連一級公路、204國道、214省道縱貫南北,306和307省道橫穿東西,加上與之相連的鄉間公路,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縣鄉鄉村村的交通網路。還有距縣城80公里的連雲港機場,更是縮短了灌南與世界各地的距離。
現有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已開通國際直撥。緊鄰城西與寧連一級公路通連的6.2平方公里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內1.04平方公里起動區已實現「四通一平」,還出台了與之相配套的極為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增強了對外商的吸引力。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現有各類專業人員近8000人,其中高級職稱的1400餘人。全縣現有普、職教和各類中等技術學校260多所,教職工6000餘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中醫葯奇葩的「五妙水仙膏」。該葯能治療皮膚腫瘤、血管瘤、痣及各種皮膚外科病(臨床治療效果達99%),1986年至1990年先後榮獲全國中醫葯科技成果甲級獎、全國發明銅牌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科技成果獎、第37屆尤里卡國際發明金獎和首屆中國醫葯文化博覽會「神農杯」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