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膚凍裂了怎麼辦
皮厚者表示無能...
衣_風好好加油哦,將來考個好大學
❷ 皮膚凍傷了怎麼辦
還是那句老話,注意保暖。多搓一下凍傷部位,加速其血液循環。
❸ 冬天,皮膚凍裂應該怎麼辦
潤唇膏一類的護膚產品,保持皮膚水分
❹ 皮膚凍傷很久了怎麼辦
可以盡快採取局部復溫措施。將凍傷的肢體放在懷里。可以放在40~40度的水裡,回20~答30分鍾。然後塗抹凍傷膏等。必要時到醫院凍傷科清創處理。看一下局部凍傷程度。有沒有皮膚破損等。明確診斷。對症處理。生活中注意調養,盡量脫離寒冷環境,避免繼續損傷。
❺ 皮膚凍傷後怎麼護理
1、在皮膚出現凍傷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趕緊脫離寒冷環境,以免皮膚持續的受到低溫刺激,並且要採取措施,加快自身的血液循環速度。
2、在皮膚被凍傷後,如果無法快速離開低溫環境,就要使用衣物、圍巾等包裹被凍傷的部位,以使凍傷部位盡快的回暖,保證皮膚能夠有足夠的血液供應。
3、還可以採用水浴復溫的方式,將凍傷的部位浸入溫水中,水溫最好是37℃~43℃,可以在復溫的同時服用一些止痛葯。
4、凍傷後要多吃一些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的食品,並且要做好凍傷部位的保溫,不要讓這些部位再被寒冷刺激。可以根據凍傷的情況,使用一些凍瘡膏。
(5)皮膚凍裂怎麼辦擴展閱讀:
預防凍傷的方法
1、冷水浴。從炎熱季節開始進行冷水浴,用冷水洗臉、洗足,堅持到寒冷季節,以增強抗寒能力。
2、手足冷熱交替刺激,提高耐受性。手足凍瘡患者每年冬天開始用冷熱水交替泡手足,熱度40℃左右,冷度不低於10℃,每日1次,每次20—30分鍾。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
4、積極治療影響血液循環的原發疾病,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體遠端血液循環障礙、手足多汗、營養不良、貧血等。
5、有過凍瘡病史的人,可在每年入冬以前,提早服用一些能改變遠端末梢循環的葯物,如維生素E等。
❻ 皮膚凍傷了怎麼辦
治凍瘡的良方哦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❼ 皮膚凍裂了怎麼辦
去葯店買凍瘡葯 有個方法特好使 就是在你凍裂的地方抹上厚厚的一層維生素E葯膏 在葯店都有賣的 很便宜 然後 用保鮮膜之類的蓋上 每天睡覺前都這樣做 相信你的皮膚會變好的
❽ 手上皮膚凍裂,怎麼辦
病情分析:
你好這位朋友,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回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答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病。
指導意見:
根據你現在的情況,建議局部塗抹凍瘡膏,注意局部的保暖是關鍵,每天用熱水泡手,希望我的回復能夠幫助你。
❾ 冬天凍傷了皮膚,怎麼辦
凍傷是一種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膚病,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高溫時皮膚瘙癢為特徵,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凍傷可分為局部或全身凍僵,多因寒冷、潮濕,衣物及鞋帶過緊所致,常發生於皮膚及手、足、指、趾、耳、鼻等處。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對於一些女同學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面,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一、凍傷的治療
凍傷分四度:一度凍傷最輕,亦即常見的「凍瘡」,受損在表皮層,受凍部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熱、癢、灼痛,症狀在數日後消失,愈後除有表皮脫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凍傷傷及真皮淺層,傷後除紅腫外,還有水泡,泡內可為血性液,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三度凍傷傷及皮膚全層,出現黑色或紫褐色皮膚,痛感喪失,傷後不易癒合,除遺有瘢痕外,還會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四度凍傷傷及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頭,可出現壞死,感覺喪失,愈後會有瘢痕形成。
治療時首先須脫離寒冷環境,除去潮濕衣物,置身於溫水中逐漸復溫,對全身嚴重凍傷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呼吸,增強心臟功能。對凍瘡除復溫、按摩外,還可用酒精、辣椒水塗擦,效果較好,或用5%樟腦酒精、各種凍瘡膏塗抹,有一定療效。二度凍瘡如伴有水泡,可用消毒針穿刺抽出液體,再塗抹凍瘡膏。三、四度凍傷則須在保暖的條件下搶救治療。
常用葯品有外用:凍瘡膏、消毒棉墊、紗布、綳帶。內服:感冒沖劑、薑糖水、去痛片、安定。
二、防凍用水
很多人冬天早晚洗臉不敢用冷水,有人沒有熱水寧願不洗。其實冬天用熱水洗臉舒服倒是舒服,但對健康不利。因為臉上的皮膚毛孔遇熱水舒張後,很快又遇冷空氣緊縮,如果頻繁受這樣的刺激,皮膚很容易產生皺紋。而在晨起或午休之後,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濕潤臉部,可使人頓時產生一種頭清眼明的感覺,精神也為之振奮。在洗冷水臉的過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又可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結構,增強皮膚的彈性,消除或減輕面部皺紋。冷水洗臉的保健作用在於鍛煉人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患者也有益處。
睡前洗個熱水腳,既干凈衛生,又解除疲勞,還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腳在人體最下部,屬於人體末端,在熱水的浸泡下,血管擴張,局部的血液流動加快,從而增加了下肢營養的供應。所以冬季堅持用熱水洗腳,對凍瘡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患有失眠症和足部靜脈曲張的人,每晚用熱水洗腳,能減輕症狀,易於入睡。當然,洗腳水也不能太燙,冬季以不超過45℃為宜。
三、防凍飲食
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參。狗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
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比如海帶、紫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動物肝臟、胡蘿卜可增加抗寒能力。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
四、運動驅寒
冬季堅持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的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體抗寒能力。冬日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備活動,運動量應由小到大,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
對於不愛運動、不能堅持鍛煉的人,有一種不受場地限制、隨時可做的活動也能使身體暖和。比如搓手,搓手的時間可長可短,只要兩只手閑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做,時間稍長,兩只手就會感到暖烘烘的。
另外,當氣溫降到零下10℃時,有些人的耳朵就要長凍瘡。預防耳凍瘡,除注意耳部保暖外,經常用手把耳朵搓至發熱也是很好的辦法。
現在由於生活條件的提高,幾乎沒有凍傷病人了,即使有也是凍瘡。對凍瘡的主要預防措施一是要注意保暖,二是要注意局部血液循環。如果發生了凍瘡,不要用熱水燙患處,要用溫水清洗。可以用紅外線等一些物理療法治療,也可以用些葯物來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