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膚上的真菌是怎麼 來的
真菌有很多,比如說引起頭皮屑 皮屑的真菌,還有手腳癬的真菌,一般是土壤,臟點的環境帶來的,或者接觸其他帶真菌的人用過的東西,比如說和有腳癬(俗稱腳氣)的人共用洗腳盆等等,就會到皮膚上
Ⅱ 皮膚上的真菌
目前要做的復:用熱水敷制患處,連續幾次,可通過毛孔揮發患處毒素,。
天哪!都這么嚴重了,你可別在這問了,病因還是可聽但不可信,因為關系病人健康問題,建議還是到正規醫院及時做診斷,不要延誤病情,祝早日康復!
Ⅲ 在哪種書里有講到真菌黴菌在人體皮膚上是怎麼生存怎麼致病的
在大學的教科書, "皮膚病學" 里有講到真菌黴菌在人體皮膚上是怎麼生存怎麼致病的.
Ⅳ 皮膚為什麼會被真菌感染/
皮膚真菌,即一般人俗稱的黴菌,普遍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過期的麵包,專雨天屬沒晾乾的鞋子,或是擺在桌上忘了吃的橘子,幾天後當上面開始出現白白毛毛的東西時,這就是長真菌---發霉了。我們的身體也會受到真菌的感染,如香港腳、頭癬、灰趾甲等,均為此病的范疇。雖然這是一個我們熟知的古老疾病,但真正遇到疑似皮膚病灶時,卻不一定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要不是「張冠李戴」,錯把其他疾病誤認為是真菌感染,就是「對面不相識」,明明是真菌感染,卻誤認為是其他疾病。不少人認為胯下癢,腳脫皮是件小事而自行購買成葯治療,結果常是,因為擦錯葯使真菌感染更加嚴重,或者原本就不是真菌感染而一直使用抗真菌的葯膏治療,不僅浪費金錢,更浪費時間。
Ⅳ 為什麼人身上會有真菌
真菌性皮膚病護理
真菌性皮膚病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可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兩大類。在我國90%以上的真菌病屬淺部真菌病,真菌只侵犯表、角質層、毛發和甲板。侵犯皮下組織和內臟的稱深部真菌病。
頭癬
1、病因
致病菌為毛癬菌屬及小孢子菌屬。白癬主要為鐵銹色小孢子菌及羊毛樣小孢子菌所致。黃癬由許蘭黃癬菌感染所致。黑點癬的病原菌為紫色毛癬菌和斷發毛癬菌。本病由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感染所致。兒童多發。
2、臨床表現
(1)白癬:初起損害為片狀毛囊性丘疹,很快變為覆有灰白鱗屑的斑片,逐漸擴展融合。頭發易斷、稀疏無光澤,發根周圍有灰白色菌鞘包繞,自覺癢,發病於幼兒和兒童,至青春期趨向自愈愈後不留瘢痕,毛發可完全生長。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外有菌絲及孢子。
(2)黃癬:初於發根部出現丘疹或膿皰,繼而變為點狀黃色或灰色結痂,並逐漸擴大增厚,中心凹陷,邊緣翹起呈碟狀,從中有毛發穿出,有鼠尿臭味。去痂後可出現糜爛面或淺潰瘍面,愈後留有萎縮性瘢痕。病發無光澤,易脫落,永不再生,自覺瘙癢。常於幼年發病至成人期不愈。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內有菌絲或排列成行的關節孢子。
(3)黑點癬:初起損害為小片丘疹、鱗屑,繼而形成鱗屑性小斑片,亦可融合呈大片,患處頭發出頭皮即折斷,在毛囊口留下黑點狀殘發。自覺癢愈後留有斑痕時可發生永久性脫發。兒童和成年人均可發病。拔取病發直接鏡檢,可見發內呈鏈狀排列的較大孢子。
3、診斷
根據皮損典型表現,結合真菌鏡檢或培養,容易診斷。
4、治療
口服灰黃黴素,兒童每天20mg/kg,成人每天0.6~0.8g,1次或分兩次服用,共服20~25天。每日擦葯1次,可用5~10%硫磺軟膏、2.5%碘酊,連續用2個月。
5、護理
(1)一般護理:本病多為間接傳染,可因共同理發用具、枕頭、帽子而傳染,真菌感染的動物如貓、狗也可為傳染源。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發現可疑患者應及時診斷,早日隔離治療,以防造成流行。
(2)隔離:嚴格床邊隔離,按時用葯,一個療程結束後,要全面消毒殺菌,更衣換帽。外用葯治療3個月時,查菌陰性者可解除隔離。
(3)注意葯物副作用:用服灰黃黴素期間,應注意觀察葯物不良反應。
手足癬及甲癬
是皮膚癬菌侵犯掌、跖、指(趾)間皮膚及甲板引起的淺部真菌感染。
1、病因
手足癬的病原菌為表皮癬菌屬,以間接傳染為主;甲癬與手足癬多為同一致病菌,常繼發於手足癬。
2、臨床表現
(1)足癬:根據皮損形態分為水皰型、擦爛型與鱗屑角化型。自覺癢,發生皸裂時可引起疼痛。足癬可反復發生,不易治癒,也可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而形成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或丹毒。搔抓及用葯不當可引起濕疹樣改變。
(2)手癬:皮膚損害主要為水皰型和鱗屑型,常單側發病於手指端屈側,表現為小水皰、乾燥脫屑、粗糙增厚,並逐漸擴展至掌心及鄰近手指及甲板。自覺癢,由於摩擦及化學刺激可繼發濕疹樣改變。
(3)甲癬:真菌自甲緣或甲側侵入,向內蔓延,使甲變型,增厚及凹凸不平,呈灰白色或污黃色,無光澤,本病多由手癬傳染而來。
3、診斷
根據臨床皮損表現及鏡檢。
4、治療及護理
(1)治療:以外用葯為主,根據臨床分型對症處理。
①水皰型。0.1%醋酸鉛溶液泡洗30分鍾後,塗10%的冰醋酸溶液或足癬粉。
②擦爛型。使用足粉,待乾燥脫屑後改用2~3%克霉唑
③鱗屑角化型。10%水楊酸軟膏或2~3%克霉唑軟膏及其霜劑。
④並發症處理。感染時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並發濕疹時應先按濕疹處理。
⑤甲癬治療。每日用小刀刮除病甲變脆部分後,外塗30%冰醋酸或10%碘酊,亦可用醋浸泡。
(2)護理:
①防止自身感染,避免搔抓。臉盆腳盆分開使用。拖鞋浴巾用後消毒。
②外用足粉時應先將皮膚擦乾;塗糊劑時應先將糊劑塗於紗布上,再貼於糜爛面。外用葯期間,如局部出現紅斑、水皰及瘙癢時,常為接觸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葯,進行抗過敏處理。
③甲癬用葯前,先用凡士林軟膏塗於甲周,保護正常皮膚,再用葯水塗於甲表面。
體癬和股癬
除頭皮、手足及指(趾)甲以外的淺部真菌病為體癬。發生在腹股溝及股內側稱股癬。
1、病因
病原菌為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及絮狀表皮癬菌。
2、臨床表現
初為紅色丘疹或丘皰疹,逐漸向外擴大,中心消退,故皮損呈環狀,環狀損害相互融合呈多環形,邊緣有乾燥性鱗屑,自覺癢,夏季多發,青壯年多見,直接鏡檢可見菌絲。
3、診斷
根據典型皮損表現及鏡檢查菌陽性可診斷。
4、治療及護理
(1)治療:可選用各種抗真菌製成。成人皮膚較薄處及嬰幼兒皮膚或有嚴重炎症時,不宜用高濃度及刺激性葯物,可用3%克霉唑霜。
(2)護理:
①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繼發傳染。
②早治療、徹底治療,防止繼發傳染。
③外用溶液時,應從外向內塗於皮損處,以控制皮損擴展。同時注意葯物刺激與過敏反應。
④外用葯治療期間,勤換內衣,將沾污內衣用開水燙洗或煮沸滅菌,床單、被褥要勤曬及燙洗,直到查菌陰性時方可停止處理。
參考資料:中國護士網
Ⅵ 為什麼會真菌感染
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盛夏,氣候炎熱潮濕,尤其世界盃期間,炎熱也擋不住人們對運動的喜愛,尤其集中居住的大中學生們,運動完回到宿舍里經常不分你我,擠靠在一起,很容易導致真菌相互傳播。已經有腳氣的人,如果用手接觸到鞋襪,甚至抓撓患病部位,就會把真菌傳染到手上,而手再抓撓身體皮膚,就會導致真菌隨著抓撓附著在身體皮膚上。夏季身體多汗,為真菌營造了生長的溫床,很容易形成身體軀幹部真菌感染。這種病在夏季很常見,尤其大學集體宿舍,經常是一個宿舍整體發病。
防治:要注意個人衛生。按照「洗手六步法」勤洗手,防止因抓撓導致真菌傳播。衣服和襪子不要混在一起清洗。夏天,衣服貼身穿,如果本身有腳氣,襪子再和衣服混在一起洗,無形中將真菌進行了傳播。一旦發現腳氣,要及時治療,可以塗抹抗真菌葯物,並保持患部清潔乾燥。
活氧洗手無需洗手液,一邊洗手一邊殺菌。
1、活氧水消毒10秒鍾殺菌98%以上,飯前便後洗手消毒殺菌,確保身體健康。使用活氧水洗手,預防傳染性流行病。
2、用活氧水既可以清潔水果蔬菜表面,又可以殺菌降解農殘,可避免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腸胃炎。
3、以活氧水漱口、可有效預防各種原因引起的口腔潰瘍,對咽喉進行保健護理,能有效預防及治療扁桃腺炎、慢性咽炎、喉炎等喉疾。
4、活氧水洗眼睛,能有效預防沙眼和紅眼病等眼疾。吸入少量到鼻腔內再呼氣排水,反復3-5次,能有效殺死粘附在鼻腔內的細菌並清除灰塵污垢。
樂智家為您解答
Ⅶ 長在皮膚上的菌是真菌,細菌還是病毒
如果是皮膚癬,皮膚上長的就是真菌,因為細菌的存活時間跟環境溫度氣候都活不了多久時間,但是真菌就不一樣,這處生命力很強,難以根除。
Ⅷ 為什麼皮膚會真菌感染應如何預防
每個人身上都有寄生蟲和細菌這沒事的.有些時候你洗完澡會覺得很癢其實這是細菌在搶奪它們的地盤所導致.很多有益菌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口腔里的液酶就是一種保護口腔的菌類.當然比如腸道里的大腸桿菌如果過量了那你肚子肯定難受了.皮膚上的真菌主要來源於與外界的接觸,有些可能並非都是真菌,也可能是過敏引起的.預防不要共用腳布臉布,對有傳染性皮膚病的人盡量少於接觸,像牛皮癬,灰指甲,陰濕等.還有少去公共浴場.洗衣服時保持干凈並有太陽照射曬干再傳.飲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