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蟾蜍皮治療疾病的方法
蟾蜍衣別名:「蟾殼、蟾蛻」。即蟾蜍自脫下的表皮。一隻蟾一年可脫10-40張皮,南北氣候不同,環境不一而有差異。蟾蜍,在《中草葯大辭典》中就有記載它的許多葯用妙處,包括蟾酥、蟾皮等,不同地區還以蟾蜍肉作為營養美食。但對蟾蜍殼,只因蟾蜍在脫皮時當即自食而極難採集,因而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在民間千百年來一直作為一味單方應用於臨床,謂治「百病」之傳說。為探究其奧秘,我們從九三年以來一直潛心於對蟾蜍的生活習性、生存狀態作了觀察、分析和研究,收集有關資料,走訪民間,拜訪著名老中醫並辦起了養蟾場。現已發明了集約規模高產採集純天然整張蟾蜍殼技術(不用葯物刺激,也不用人去守候的採集法,不影響上下班作息時間)。探索出十一項新技術,一個
人業余可管理二千隻蟾蜍脫衣,主要是發明一個器具設置,不使蟾吃衣,人人可掌握,使野生蟾蜍放在家中輪流脫衣,不需大的成本,不化大的體務。
蟾蜍:為兩棲動物,別名:癩蛤蟆。主要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國高等醫葯院校試用教材《中西葯》載:蟾蜍(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心經,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中國民間中醫醫葯研究開發協會編《癌症獨特秘方》中載蟾蜍皮(性味)辛、涼、微毒(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瘤。華夏出版社《中華醫葯全典》載:蟾衣,現代常用治腫瘤。經專利檢索,純天然蟾蜍殼採取法為國內首創,在99年,又經上海交大量子醫學檢測,特別是對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等治療的葯用有效含量成份均超八千量價以上。2002年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所4次實驗顯示,蟾衣治艾滋病有效。蟾蜍殼,據民間應用調查,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等,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免疫功能,促進人體自然平衡。而成為一種難得的珍貴動物葯材,個有十分廣闊的新葯開發前景。對於用蟾衣治療癌症、肝硬化、慢性乙肝及肝腹水、白血病、陰疸等葯書上有依據的。
將200克以上的活蟾蜍,剖腹,取內臟及血跡後,整體曬干為干蟾體,剝下的皮,為蟾蜍皮。
蟾蜍皮,性味辛、涼、微毒。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脹。適用於癰疽腫毒、疳積腹脹等症,近人亦有用治喘咳痰及腫瘤者。
現醫院通常將干蟾體、蟾蜍皮用方配葯。外用可剝取蟾皮以外皮著肉貼患處。(摘自《中葯學》第271頁)
干蟾衣
[來源>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Schncider的乾燥皮。
[炮製>干蟾皮,取原葯材,除去雜質及灰屑,切去頭爪,切成小塊或片,洗凈,乾燥。
制干蟾皮,取砂子置鍋內,用武火炒熱後加入凈干蟾皮塊,拌炒至焦黃發泡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
[成品性狀>干蟾皮,為不規則塊狀或片狀。表麵灰綠色或綠棕色,內面淡黃色。氣微腥。
制干蟾皮,形同干蟾皮塊或片,表面焦黃色,內面淡黃色,有泡狀突起,可見麻點花紋。質輕而脆。
[性味與歸經>辛,涼;有毒。歸肝、脾、肺經。
[功能與主治>破結,行水,解毒殺蟲,定痛。用於疔瘡發背,陰疽,瘰癧,水腫惡瘡,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1-3g
[處方應付>寫蟾皮、干蟾皮均付制干蟾皮。
[注意事項>有毒,慎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註:炒後可去毒,增強其消積作用。在乙肝組方時,加上青龍蛇葯。
『貳』 蛤蟆怎麼吃能殺死寄生蟲
\野草上次說《為了治療濕疹,給兒子吃了一隻蟾蜍。》,有兩位朋友對此頗有異議:moonkist留言道:「無知殘忍」
Qdwyl留言道:「把我殺了,也可治癒此小恙。」這兩位朋友大概都覺得,吃蟾蜍有些太殘忍了,到底吃蟾蜍算不算「殘忍」這事下次再討論。
moonkist還認為野草此舉「無知」,不知他是覺得此舉對治療濕疹無益,還是覺得吃蟾蜍比較危險呢?其實在前作《為了治療濕疹,給兒子吃了一隻蟾蜍。
》中,野草已經提到,自己看過有關吃蟾蜍中毒身亡的新聞,在給兒子吃蟾蜍之前,也已經再三研究,與兩邊的父母多次確認,才謹慎地給兒子吃的。關於吃了蟾蜍
中毒身亡的案例,野草搜索到了這樣幾篇新聞:《三隻癩蛤蟆吃死四個人》《一家人吃蟾蜍一死四傷》《野生青蛙變奪命蟾蜍
兩夫妻誤吃夫死妻傷》仔細研究這三篇新聞,可以發現:《三隻癩蛤蟆吃死四個人
》一文沒有給出當事人怎麼吃蟾蜍的細節,參考價值不大;《一家人吃蟾蜍一死四傷
》一文中提到「家庭主婦從市場上買回來一些「田雞」,沒想到,這些「田雞」實際上是體內還有毒素的蟾蜍,她將蟾蜍剝皮、分解後,連同內臟一起下鍋烹煮,由
此引發慘劇」。野草這里即使吃「田雞」也不會將內臟一起下鍋的。《野生青蛙變奪命蟾蜍 兩夫妻誤吃夫死妻傷
》一文也沒有提供當事人吃蟾蜍的詳細細節,僅說了「去皮洗凈」。根據野草多方收集的參考資料,一般認為蟾蜍的頭部、皮以及卵都含有毒素,因此比較安全的吃
法應該是將蟾蜍去頭、去皮,扒去內臟,並將蟾蜍肉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像煮魚湯一樣煮湯喝。看到這篇新聞《蟾蜍腿上抽出白色寄生蟲
》後,野草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將蟾蜍紅燒著吃,以免高溫時間不足,未能殺死寄生蟲。
『叄』 蛤蟆草怎麼吃
1. 按照中葯煎制方法服用;
2. 采一把癩蛤蟆草洗凈加三碗水放入鍋中,水沸後小火專熬屬15分鍾左右即可(可當茶喝,對咳嗽效果不錯, 一小時好轉,二小時效果明顯,三小時見好,而且不反彈);
3.嚼服。采一把新鮮癩蛤蟆草洗凈,直接入口咀嚼,將汁液慢慢吞服,渣吐出,對咽喉腫痛有奇效。
4.提醒服用之前要排除肺部感染導致的咳嗽[1]
5.采4株癩蛤蟆草,加水恰好淹住,煮15分鍾服用;效果最好.
『肆』 蟾蜍怎麼宰殺
步驟:
1、將蟾蜍清洗干凈,洗完後用熱水澆一遍。
2、用刀從蟾蜍頸部下方開始,然版後一直割到權腹部,將皮割開。
3、它的皮下有一些黏膜,需要用熱水澆一下。
4、澆完後,順皮用小刀向上,向頭的方向剝,割到沒有一點皮即可。
5、小心處理內臟,把心臟等東西掏出即可。
6、掏出後用熱水過一遍就可以燒菜了。
蟾蜍俗稱癩蛤蟆,其耳下腺、皮膚腺內含有叫蟾酥的白色漿液,人體吸收後可引起心腦、肝、腎及肺損害,對迷走神經有興奮作用。
『伍』 慢性蕁麻疹患者吃癩蛤蟆怎麼吃法
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想治病不太可能有效。
『陸』 聽說蟾蜍能治療癌症,不過有毒,請問正確的方法怎麼吃
由於蟾蜍全身劇毒,請勿亂服一些「偏方」:
因患有風濕病,廣東省龍川縣巫先生用白米酒作葯引,生吞了大量毒蛇血和數只蛇膽。不久,巫先生開始覺得力不從心,有惡心、頭暈之感,最後昏倒。家人及時將其送往醫院搶救,才撿回一條命。原來,巫先生因食用蛇血蛇膽導致中毒。
【醫生點評】 生吃蛇膽、生飲蛇血的「偏方「由來已久。一些人認為生吃蛇膽有祛除風濕和治療皮膚病的功效,而生飲蛇血則有補血和祛除瘙癢的作用。然而,有的人生吃蛇膽不僅未能治癒風濕病反而引發了中毒性疾病。此外,蛇體內容易寄生鞭節舌蟲、孟氏裂頭絛蟲等寄生蟲,生飲蛇血、生吃蛇膽很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病,嚴重的可引起敗血症和臟器破裂,甚至致死。寄生蟲還可侵犯骨髓,破壞造血細胞,引發各種疾病。我國還有不少地方有生喝龜血的陋習,因野龜身上寄生有比翼線蟲,生喝龜血引起的寄生蟲感染也時有發生。
廣州的劉先生患有肺癌。有朋友說蠍子湯可以治癌,於是他和家人瞞著醫生買了大量活蠍,天天煲湯喝。幾天後,醫生發現劉先生尿量急劇下降,肌酐、尿素氮水平直線上升。不久,劉先生因嚴重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醫生點評】 我國民間有「喝蠍湯、蟾蜍湯、壁虎湯等可以強身健體、以毒攻毒、防病治癌」的說法。蠍子在中醫學上被認為有葯用抗癌價值,在安全劑量范圍內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但蠍子含有神經毒素、腎毒素,容易與其它葯物產生協同作用,大大增強毒性,食用後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蟾蜍俗稱癩蛤蟆,其殼(俗稱蟾衣)具有扶正固本、攻堅破瘀、抗癌消腫之功效,民間素有治療腫瘤、乙肝、腹水等疑難雜症的「秘方」之美稱。但蟾蜍作為中葯,必須經過加工,因為除了蟾蜍皮膚分泌出來的黏液含有劇毒物質外,肌肉、肝臟和卵巢等也含有毒性物質,對人體心臟、胃腸道及中樞神經會產生嚴重損害,中毒嚴重者會出現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柒』 癩蛤蟆怎麼吃
蟾蜍的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的乾燥品叫蟾酥,是珍貴的中葯材,內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目前德國已將蟾酥制劑用於臨床治療冠心病,日本以蟾酥為原料生產「救生丹」。我國著名的六神丸、梅花點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寶、華蟾素注射液等50餘種中成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內臟的乾燥屍體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療毒等症。近年來用於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不僅能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脫下的角質衣膜,對慢性肝病、多種癌症、慢性氣管炎、腹水、療毒瘡癰等有較
好的療效。
蟾衣是蟾酥漿液的表皮包衣,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辟穢濁之功效,廣泛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員發現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於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症。
此外,蟾蜍的頭、舌、肝、膽均可入葯;同時蟾蜍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是營養豐富的保健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