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膚有毒吃什麼葯
這個情況一般考慮是需要具體看看中醫的,這個要看具體屬於什麼類型的皮膚病啊,不能盲目用葯的,你需要注意
㈡ 什麼化學品接觸皮膚會有灼熱感,並且能冒煙
濃硫酸是無色粘稠油狀液體,密度比水大,它具有吸水性,強氧化性、強脫回水性和強腐蝕性。吸答水性就是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收水分;氧化性是指它能夠向其他物質提供氧元素,使之發生反應,變成其他物質;脫水性是指不管該物質中有沒有水,只要有氫氧元素,它就可以把兩種元素的原子按照2比1的個數比脫出,即水。另外濃硫酸易溶於水,同時釋放大量的熱,所以當濃硫酸沾到人的皮膚上後,除了表現上述特性對皮膚進行傷害外,它和水溶解時放出的熱,也會迅速灼傷表皮甚至真皮組織,因此對於以為濃硫酸而搞到毀容的,整容時也十分麻煩。
濃鹽酸除了腐蝕性外不具備上述特性,而且濃鹽酸最濃的也不過36%多點,而濃硫酸卻有98.7%
若是指燒傷的話,那麼硫酸,鹽酸,硝酸,氫氟酸,石炭酸,草酸,苛性鹼,石灰,氨水,磷,氰化物,瀝青都能
那麼符合的 就很多了啊~
總之, 肯定是 發生化學反應的啦~
㈢ 什麼葯有毒的
用於止疼的毒品類葯物,比如罌粟,海洛因,大麻,中葯也不是沒有毒副作用,只是有的毒性大,有的毒性小
㈣ 染膏和燙發葯水常接觸皮膚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有危害是一定的,建議採取一些防護措施,能帶手套的時候還是帶上的好。
下面提供一些資料:
染發劑有許多成分性質尚未完全被人們知曉,有些成分有可能對健康有害,甚至可能引起癌症。美國癌症學會研究表明,女性使用染發劑有可能患淋巴瘤。賴維說,雖說染發劑中有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尤其是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皮炎等,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染發可致癌。
從染料上找原因
染發對人體有害,主要原因在於染發所使用的染料。
目前用於染發的染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天然染料,它們大多是植物性的,如茜素、靛藍等;另一類是合成染料,主要從煤焦油分餾經化學加工而成,過去又稱為煤焦油染料,但是在合成染料初期主要以苯胺為原料,又稱為苯胺染料。合成染料由於能大量生產,而且有色澤鮮艷、耐洗、耐曬等優點,所以目前大多使用合成染料。
根椐染料的化學性質,還可以分為硝基、偶氮、蒽醌、靛類和芳香族類。這些化學類合成染劑都可以用於毛發(包括皮膚)的美容染色,例如現在用於染發的一般都是偶氮和芳香族類化學合成染料。
研究發現,最好最動人的顏色來自偶氮染料,這是一種芳香胺。這種染料除了用來染發外,也被用來製造口紅。但是動物實驗表明,這種顏料具有致癌性。而且其他一些具有持久性色彩效果的顏料如偶氮、硝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引發血液病及各種疾病作用,因為除了這些顏料的化學性質外,它們還包含了許多對人體有損害的重金屬元素,如鉛、鎳、汞等。染發時染料長時期地塗在頭上,染料不可避免地會通過頭皮進入皮膚,並滲透到人的血液中,隨著染料數量的日積月累,其危害人體的效應也會逐步增加,久而久之就可能誘發癌症或其他疾病。
美國、歐洲和我國的公共衛生部門對100多種染發劑進行過檢測,結果表明,將近90%的染發劑含硝基苯、苯胺等有毒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容易被皮膚吸收,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長期使用染發劑,只要1%被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就會蓄積中毒。有害化學物質與細胞結合,引起DNA受損,誘發細胞突變,從而產生皮膚癌、膀胱癌、白血病等。而現在許多研究已懷疑對苯二胺致癌。
㈤ 有沒有什麼有毒的葯物可以通過臉部的皮膚危害身體
是葯三分毒,就說平時女士用的防曬霜,沭浴露美白產品裡面大多含鉛,長期使用都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利損害
㈥ 化學葯品Trichloromethane碰到手有沒有毒會有什麼反應
就碰到一次不會有什麼危害的,長期接觸才會有危害...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麻醉作用,對心、肝、腎有損害。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興奮、皮膚粘膜有刺激症狀,以後呈現精神紊亂、呼吸表淺、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發生呼吸麻痹、心室纖維性顫動、並可有肝、腎損害。誤服中毒時,胃有燒灼感、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後出現麻醉症狀。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臟損害,此外還有消化不良、乏力、頭痛、失眠等症狀,少數有腎損害。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908mg/kg(大鼠經口);LC5047702mg/m3,4小時(大鼠吸入);人吸入120g/m3,吸入5~10分鍾死亡;人吸入30~40g/m3,嘔吐,眩暈的感覺;人吸入10g/m3,15分鍾後眩暈和輕度惡心;人吸入1.9g/m3,能耐受30分鍾,無不適。
亞急性慢性毒性:動物慢性毒性主要表現為肝腎損害。人長期職業接觸三氯甲烷的慢性中毒症狀主要是嘔吐、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神經過敏、失眠、抑鬱,直到神經錯亂。血液中三氯甲烷濃度增高是三氯甲烷中毒的確證。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致畸:三氯甲烷對哺乳動物引起DNA損傷,對人淋巴姐妹染色體發生變化;三氯甲烷能引起肌肉、骨骼、腸胃系統及顱面部發育不正常;三氯甲烷有高度的胎毒,但是顯然還不是強的致畸物質。
污染來源:三氯甲烷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用於製作氟里昂、脂類、樹脂、橡膠、油漆、磷和碘的溶劑。也用於合成纖維、塑料、乾洗劑、殺蟲劑、地板蠟、氟代烴冷凍劑、氟代烴塑料等的製造。醫葯行業還用作溶劑和萃取劑提取抗生素。在以上提及的行業中生產或使用三氯甲烷或在貯運三氯甲烷時的意外事故均可能造成三氯甲烷對環境的污染。
代謝和降解:人體吸入三氯甲烷蒸氣後,若60%~80%進入體內,血中三氯甲烷濃度與大腦中濃度相同,而在脂肪組織中的濃度則高出近10倍,這是由於三氯甲烷在小鼠、大鼠和人體中可迅速被吸收,主要分布於全身的脂肪儲庫和組織中。被吸收的三氯甲烷大部分被肝臟解毒,隨尿排泄的極少。人體內的三氯甲烷約30%~50%可被代謝為二氯化碳和二氯甲烷。一般認為,存在於水環境中的三氯甲烷很難被生物所降解。
殘留與蓄積:生產甲烷系氯化烴的企業是三氯甲烷進入環境的經常性污染源。使用氯消毒的飲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機氯化合物(主要為三氯甲烷),其含量可達到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危害。飲用水氯化後能在水中形成鹵素化合物,這是游離氯與天然有機化合物(腐植酸、蛋白質、氨基酸、碳氫化合物、多糖等),或人造有機物(如高分子聚合物、凝結劑)作用的結果。有人經過對照試驗後指出,當水中含有腐植質時,過濾後加氯處理比混凝前加氯能減少三氯甲烷的產生。因此,自來水廠進行水處理時,先除去水中的懸浮物,再加氯處理能直接減少三氯甲烷的生成。根據美國環保局調查結果發現,加氯處理後的飲用水95%~100%含 有三氯甲烷,平均濃度為20μg/L,最高達311μg/L。對病人(檢查33例病人的205個血樣)行外科手術時,麻醉「昏睡」期的靜脈血三氯甲烷濃度為40~48mg/L,興奮期為48~66mg/L。手術期一期血中三氯甲烷濃度為68~104mg/L,二期為104~126mg/L。血中三氯甲烷濃度進一步增高即可致死(導致心臟麻痹,心跳突然停止的血中三氯甲烷濃度為250mg/L)。人體中三氯甲烷的清除很慢。麻醉期1小時,血中三氯甲烷3~4天才被清除。身體肥胖的病人較長時間麻醉後,清除時間可達10天。
㈦ 手指碰到毒葯皮膚中毒
抓緊時間去醫院,最好帶著毒葯的說明書或樣本,便於醫生根據葯物成分,作出准專確判斷。,綠葯膏沒屬有解毒作用。抓緊時間別耽誤了。你也可以和廠家聯系,問問他們,如果不慎接觸到葯物,有什麼解決辦法,這個一般在說明書里只要是正規廠家都會有的,
㈧ 皮膚接觸哪些毒葯可以致命
你好,氟乙醯胺,它是一種有機氟系統殺蟲劑,又稱敵蚜胺、氟素兒等。民版間常用來配製自己的殺鼠劑權:如一步降、一掃光、王中王、邱氏的殺鼠劑,都含有氟乙醯胺。由於毒性嚴重,國家禁止生產和銷售!走私有毒物質也是非法的。注意:可能是致命的!皮膚接觸就引起中毒應該是可通過皮膚快速吸收的,由於皮膚角質層的存在,對外界具有一定防禦功能,所以不會有那種一沾手就中毒的。
意見建議:但由於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的防禦能力相對較弱,接觸到毒葯後能快速進入血液循環,因此食物中毒或者呼吸道吸入性中毒較為常見。
㈨ 皮膚能吸收的毒葯有哪些
脂溶性葯物可以通過細胞運載的方式進入體內,非脂溶性葯物可以通過高濃度擴散的方式進入體內,所以說大部分的有毒物都可以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導致中毒,譬如砒霜之類的。
㈩ 什麼無色無味的葯對皮膚有害
防腐劑,石蠟,貌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