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季皮膚瘙癢怎麼治
建議如果皮膚只是比較輕微的局部瘙癢,應該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潤膚作用的外用葯回就可以了(魚肝油軟答膏。尿素軟膏等皆可選用)。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瘙癢和明顯的大范圍皮疹,或是皮膚出現紅腫、潰瘍、滲液等皮炎症狀,千萬不要擅自選用葯物進行治療,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及內服葯品,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2. 秋冬季全身皮膚瘙癢怎麼辦
其實這種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干癢症最重要的要以預防為主,而預防皮膚干癢症出現最關鍵的就是要維持皮膚滋潤,並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護皮脂功能。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洗澡時應選用溫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鹼性香皂,因為即便是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對與人體皮膚來講也是偏鹼的。還應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最好是採用與體溫相仿的水溫(不超過40度)。
並且要適量減少沐浴次數和縮短洗浴時間,以免水分及脂肪因熱而過度流失。洗澡時不要用力刷洗,因為過熱的水和用力的搓澡會洗掉皮膚的皮脂、角質等保護層,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到皮膚,甚至引起皮膚局部發炎,使得神經更加興奮,會加重瘙癢。
二)洗澡後趁皮膚還未全乾時立刻塗抹上滋潤的身體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別乾燥的部位,這樣可幫助皮膚恢復水油平衡並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薄膜,防止水分蒸發,而且因為剛洗好澡時毛孔還是微微張開的,護膚品比較容易吸收、滲透。塗好護膚乳後應盡快穿上衣服和襪子,不但保暖還可以防止表皮流失水分與皮脂,幫助加強對皮膚乾燥狀況的改善效果。皮膚在得到有效的滋潤之後,可有效減少干癢現象。
如果平時感覺皮膚乾燥時也應隨時使用乳液,以便及時滋潤乾燥的肌膚,重點是小腿和手臂,小腿的脛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發生瘙癢和皮屑,而手臂經常會暴露在空氣中,也最容易產生乾燥現象。
三)減少去角質產品的使用頻率,以避免過勤的去角質破壞皮膚保護膜。護膚品也要隨季節轉換而及時進行調整更新,如果你現在的護膚品在使用後會感覺皮膚有刺痛感,甚至會發紅發癢,那就該馬上更換了。應當選擇低刺激性的滋潤度較高的護膚乳液/乳霜,在功能上應加強保濕,建議可選用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等保濕成份的滋潤面霜或霜狀乳液來鎖水保濕。
四)白天應當注意防曬,秋天的陽光雖然看起來沒有夏天那麼厲害,其實秋天的紫外線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視,因為秋天大氣離子層的濃度較夏天稀,紫外線被吸收的量也就較夏天少,所以紫外線仍然是相當強烈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皮膚更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而紫外線也是造成皮膚的乾燥的元兇之一,所以白天在塗抹保濕乳液之後,別忘了仍要使用防曬霜來保護皮膚,使皮膚免受各種波段的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
五)為了避免室內空氣乾燥而引起的皮膚水分的蒸發,應當設法提高室內濕度,通常濕度保持在50度左右會比較合適。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的話,建議可以在室內使用諸如空氣加濕器等設備;或者也可以採取經濟點的辦法,比如在室內放置幾盆水,或是放幾個魚缸及水養植物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度,幫助保持皮膚水分。每晚臨睡前還可以在床邊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濕作用。
六)貼身衣服應選擇寬松的棉質品,最好是吸汗透氣的,以免產生接觸摩擦或者燥熱出汗造成皮膚發癢。同時還應避免貼身穿著毛衣,尼龍,化纖材質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尤其是有人喜歡天冷的時候穿著保暖內衣,不過要當心有的保暖內衣是由復合夾層材料作成的,就是在兩層普通棉織物的中間多夾一層蓬鬆的化學纖維從而達到保暖的目的。而這種化纖成分穿在人體上容易發生摩擦而產生靜電,這些靜電在人體周圍可產生大量陽離子,它會刺激皮膚,使人體皮膚的水分減少,皮屑增多,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所以皮膚容易過敏者應盡量選擇貼身穿著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內衣褲。
七)另外除了選擇正確的護膚產品外,內在的調理也很重要,要注意休息及適當的心理壓力調節。在飲食調節方面,平時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給。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豐富的食物。還可常吃芝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而人體缺乏亞油酸,皮膚會變得乾燥,鱗屑增厚。
維生素的攝取對於防治皮膚瘙癢也很重要,特別是維生素A、B2、B6等。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乾燥,有鱗屑出現,甚至使皮膚出現棘狀丘疹,因而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卜、油菜、芹菜、禽蛋、魚肝油等。
而維生素B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會使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生障礙,影響細胞功能,容易引發皮炎、痤瘡等皮膚問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麥麩、馬鈴薯、豌豆、白菜、牛肝、腎、香蕉等;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黃豆、酵母、動物肝臟、香菇等。
同時,皮膚瘙癢患者避免辛辣、油膩、海鮮,咖啡、煙、酒等刺激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對人體及皮膚是一種刺激,可能會使原本患有某種皮膚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膿性皮膚病人宜少吃甜食、酒類等;而辣椒、蔥、蒜、酒、濃茶等食物會導致人睡眠欠佳、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反應,這些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對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產生癢感,特別是可能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症狀加重。
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而魚、蝦、蟹等海鮮類產品,是皮膚瘙癢的「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也應避免食用。
對於單純的季節性皮膚干癢,只要做到以上幾大保養原則,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消除皮膚瘙癢的問題。
如果出現嚴重的頑固性瘙癢,應當考慮是否有其他內臟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便秘者、腫瘤等也會導致發生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症狀,這時就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了。
對於皮膚瘙癢症的治療,西醫以以鎮靜止癢為主。若是皮膚已經出現干癢,切記不可去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更會導致范圍擴大。
可能大家會有過這種經歷,有時候當你從寒冷的室外一下子進入溫暖的室內,或者是晚上臨睡前脫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窩的時候,在一冷一熱的刺激之下皮膚會突然覺得一陣陣發癢,會忍不住搔抓一下,卻往往是愈癢愈搔,愈搔愈癢,越抓到後來瘙癢越嚴重,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而且搔抓很可能會損傷皮膚,加強皮膚的反應性,如果你撓得太用力了,可能會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著和皮膚苔蘚樣硬化,這樣治療起來就會更加困難了。
所以說很多情況下如果瘙癢不是很嚴重就盡量忍一忍,不要隨便去抓撓,可以在干癢部位用一些潤膚保濕的東西。
3. 秋冬季皮膚搔癢是什麼原因
瘙癢症是一種自覺 皮膚 瘙癢而無原發性損害的 皮膚 病。 臨床上可分為全身性 皮膚 瘙癢和局限性 皮膚 瘙癢症, 後者多局限在肛門和 外陰 部。 皮膚 瘙癢原因復雜, 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全身性 皮膚 瘙癢常見原因為內分泌失調和冬 季瘙癢,肝腎 疾病 、惡性 腫瘤 、以及精神性因素也可引起瘙癢, 過度清潔 皮膚 造成 皮膚 脫脂乾燥而產生瘙癢。 根據 皮膚 無原發損害而先有癢感,繼發抓痕、血痂、 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等特徵進行診斷。常見症狀有: 1. 劇烈瘙癢。可見於全身或局限於肛門、陰囊或女陰部。為陣發性、 癢感劇烈,常在夜間加重,影響睡眠。病人常用手抓撓不止。 2. 繼發性皮損。因抓撓過度而發生抓痕、血瘀,日久可出現 濕疹 化、 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 可以使用以下葯物治療: (1)口服抗組胺葯,如異丙嗪、撲爾敏、苯海拉明,每次1- 2片,每日3次。這三種葯都有嗜睡副作用, 白天也可以服用無嗜睡副作用的抗組胺葯,如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 (2)口服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每次l-2片,每日3次。 安定,每次1-2片,睡前服。 (3)1%甘油三酯酒精溶液外塗,適用於全身瘙癢。 (4)嚴重 皮膚 瘙癢症可用氫化可的松軟膏劑或霜劑外用, 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每周用量不宜超過50克。 也可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選用中成葯或方劑治療: (1)屬血虛風燥型的,宜養血潤膚。可選潤膚丸、二至丸、 龜苓膏等。 (2)屬風濕蘊阻型的,宜疏風勝濕。可選用秦艽丸、除濕丸、 防風通聖丸等。 (3)屬濕熱下注型的,宜清利濕熱。可選用龍膽瀉肝丸等
4. 如何快速緩解冬天皮膚瘙癢
冬季皮膚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乾燥和受冷,所以住房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擺放一些綠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32°C左右,不宜搓擦,不宜過多使用香皂,避免搔抓,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建議:1、力求生活規律,多運動,保持皮膚衛生。精神放鬆,避免惱怒焦慮。2、避免辛辣飲食,改變飲酒、喝濃茶及咖啡的習慣。3、生活中可以常常吃一些含有維生素A、B2、B6等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包括如:動物肝臟、蛋黃、胡蘿卜、油菜等等,以及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馬鈴薯、豌豆、白菜、牛肝、酵母、動物肝臟、香菇等食物。
5. 冬天皮膚發癢中醫怎麼治療
側柏葉洗方加減法:一般由側柏葉、蘇葉、蒺藜、生地、馬齒莧、生甘草組成,可以清熱潤膚版止癢,主權要用於濕熱型體質的初發者。
紫草洗方:由紫草、茜草、熟地、當歸、炙甘草組成,可以養血潤膚止癢,適用於血虛風燥型體質、病程較長的患者。
使用一些市面上可以買到的軟膏也可以,例如:冰黃軟膏、紫草膏、或者是最常見的潤膚霜。
另外,需注意遵循三個原則:量足、多次、按摩。用量要足,需在皮膚上塗抹厚厚的一層,並且需要多次塗抹,才能起到加固保濕的力度。其次手法需輕柔,手掌與手指呈扇形,由上至下或者從踝骨由下至上輕輕推抹葯膏。
6. 秋冬季皮膚乾燥癢怎麼辦
冬天到了,每天身上瘙癢難耐,以為是沒洗干凈,結果越洗越嚴重。相信很多朋友在冬天有過這樣的經歷。
總之,冬天只要你不去過分的破壞皮膚表層的保護層,身體還是能夠自動調節分泌足夠的油脂,讓你的皮膚不會又干又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