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正常人身上大約有多少個毛孔
一個成人的皮膚,展開後面積約2平方米。每平方米的皮膚有14000個毛孔,如果把這些毛孔逐一連接起來,可以做成一根60公尺的線帶!
B. 成年人的身上有多少個毛細孔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毛發是皮膚的附屬物,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哺乳動物的毛皮是保持身體熱量的 ,它可隨氣候和季節變化、脫落或再生。哺乳動物的毛發和鳥類的羽毛組織起源相同,功能相似,是其身體最小和最吸引人的器官。它們具有調節體溫、感觸與保護、社交及吸引配偶等功能,而在鳥類其羽毛還有助於飛翔。人類大約有400-500萬個毛囊,其中100萬個在頭部,約有10萬個在頭皮部。1千萬年前,類人猿全身都是毛,但人類的祖先原始人由森林移適至平原,開始熟食,身體上的毛發開始變得稀少和短。人類的毛發沒有完全退化,身體不同部位還保留各種不同毛發,如頭發、眉毛、睫毛、陰毛,腋下毛和汗毛等;男人還保留須毛。 毛發本身不是活的器官,因而不含有神經、血管或細胞。毛發對人有著多種的功能,其中包括: (1)機械性保護作用。眉毛可使淌下汗水不流入眼睛,鼻毛能阻止灰塵進入呼吸道,腋毛能減少局部摩擦,頭發可減少損傷作用。 (2)防紫外線作用。 頭發覆於頭皮,可防止紫外線的過度照射。 (3)調節體溫作用。 由於人類進化的結果,汗腺代替了毛發的體溫調節作用。 (4)觸覺作用。 毛發可通過毛乳頭及皮下組織的神經末梢傳遞對外界的接觸感應。 (5)社交作用。 不同發型和須型也是美容師工作的內容,具有流行和時尚的特徵作用。 此外,還可通過對毛發的鑒定來確定血型以及遺傳基因(DNA),或通過測定各種微量元素來判斷疾病狀況。 二、毛發的外觀特徵 毛發的長短、質地和色澤因人而異,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部位也不同,甚至同一部位也可能有差異。 (一)毛發的種類和質地 成人的毛發有三種類型,但不管哪一類毛發,它們都是與表皮附屬器官的毛囊有關,都是從毛囊生長出來的。 (1)長毛(TERMINAL HAIR)長、粗且硬,色澤濃,表面為鱗片狀表皮覆蓋,常在1CM以上,含有直徑不等的髓質,如頭發、胡須、腋毛等。從化妝品的角度,這 類毛發是最重的。 (2)短毛(BRISTLE)短、粗且硬,色澤濃,常不超過5mm,如眉毛、睫毛和鼻毛等。 (3)柔毛(VELLUS HAIR)軟而細的短毛,色澤淡,如汗毛。 此外又有直毛、波狀毛和卷縮毛之分。白種人呈波狀,毛發截面呈卵圓形。黑種人毛發捲曲更甚,截面變異更大。我國大多數民族毛發直而不卷,毛發截面呈圓形。 (二)毛發的顏色 毛發的色澤上又有黑色、褐色、金黃色、紅色、白色等區別。這些差別也構成不同種族發用化妝品要求的差異。近年來,出現少數民族或種族用化妝品(ETHNIC PRODUCTS),主要對象是黑人種。 三、毛發的生長周期 在人本,毛發的生長和替換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呈周期性的。毛發來源於毛囊的底部,毛囊顯示出周期性的活性,構成毛發生長的周期性。毛發的生長循環可分成三個階段,即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各毛囊獨立進行周期性變化, 鄰近的毛囊並不處於同一生長周期, 呈非同步性, 也稱鑲嵌式(MOSAIC). 生長期(ANAGEN) 又稱活動期,為期二至六年,這亦是每根頭發的正常壽命。這階段的毛囊長而深,長出濃密而具充份色澤的頭發。一般來說,在任何時間,約85至90%的頭發處於生長期。 退行期(CATAGEN) 又稱退化期或萎縮期,介乎生長期與休止期的過渡期。約佔1%。在生長期階段過後,頭發便進入長二至四個星期的退化期。 休止期(TELOGEN) 又稱靜止期或休息期。約佔9%至14%。毛囊的基部會皺縮起來,並在為時二至四個月內進一步萎縮。每次梳頭後,留在梳子上或掉下來的頭發均屬於休止期的頭發。隨後一根新的、健康的頭發會在該位置開始生長,重復整個周期。 ?(你要的回答)四、影響毛發生長的因素 毛發的密度隨性別、年齡、個體和部位而異。成人男子估計有500萬個毛囊,其中100萬個在頭部,約有10萬個在頭皮部。前額和頰部毛囊的密度為驅乾和四肢的4-6倍。一般認為,毛囊的密度是先天生成,到成人期不能增添新的毛囊數。 毛發的生長速度與部位有關,頭發生長得最快,每是生長0.27-0.4MM,每月平均1.9CM,其它部位約每天生長0.2MM。男性毛發生長速度一般較女性快。15-30歲期間生長得最快,老年時頭發生長減慢。夏季生長較快。 毛發的生長期和休止的周期性變化是由內分泌調節的,有人認為與卵巢激素有關。此外,營養成分對頭發生長 也有影響,復合維生素B會影響頭發生長和表皮角化。用維生素A處理牛頭癬時,會導致脫發,其原因是維生素A過量。 五、數字化頭發 一般人長有超過100,000根的頭發,每根頭發的壽命長短不一。頭發的生長速度是每天0.27-0.4毫米,平均每月大約長1到1.5厘米,一年大約是10-20厘米。而正常人每日大約會掉下20至100根頭發,脫落的數量視乎每條頭發處於生長的那個階段而定。如果較長時期內每日頭發脫落的數量都超過100根以上,則說明頭發存在異常脫發問題,則應該引起關注或向醫生征詢求診,以找出引致大量脫發的原因。
C. 人體皮膚毛孔有多大
毛孔的直徑大概為0.02~0.05毫米。
毛孔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流向肌膚表面的小通專道或長毛屬的小孔,人的面部共有兩萬多個毛孔,每一平方厘米的肌膚上約有100~120個毛孔。
毛孔是皮膚內部與外部的唯一通道,所以護膚品的吸收以及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都是靠毛孔來完成的。
皮膚角質層的表面有一層由皮膚皮脂腺里分泌出來的皮脂、角質細胞產生的脂質及從汗腺里分泌出來的汗液加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病菌等等融合而形成的一層膜就叫皮脂膜。皮脂膜PH值維持在4.5-6.5呈弱酸性的狀態,以保持皮膚的健康。
D. 人身上的毛孔有多少
部解剖來學證明,在人體每平方厘米的源皮膚內,平均約有97個汗腺,22個溢脂的毛孔,11根汗毛,但每個人汗腺與毛孔數量多少不一,成年人的皮膚約有四公斤重,長有五百萬個以上的毛孔。毛孔的作用是讓皮膚呼吸新鮮氧氣,分配人體天然油脂至皮膚表面,以及排出體內的廢物和毒素,所以保持毛孔暢通
E. 皮膚毛孔是多少微米
是這樣的,根據查詢可知道,毛孔直徑是:0.02~0.05mm,即20000到50000納米..
越靠北方的皮膚毛孔直徑平均值越專小,但不會屬低於20000納米,因為天氣偏於寒冷,毛孔經常是收縮狀態,時間久了,就比較小了。
同樣的道理,越偏南方的皮膚毛孔直徑平均值就越大,但不會高於50000納米,因為氣溫偏於炎熱,人體需要排汗降溫,毛孔經常是擴張狀態,時間久了,就比較偏大了!
小蘭心錄專業的回答
F. 人有多少毛孔
部解剖學證明,在人體每平方厘米的皮膚內,平均約有97個汗腺,22個溢脂的毛孔,11根汗毛,但每個人汗腺與毛孔數量多少不一,成年人的皮膚約有四公斤重,長有五百萬個以上的毛孔。毛孔的作用是讓皮膚呼吸新鮮氧氣,分配人體天然油脂至皮膚表面,以及排出體內的廢物和毒素,所以保持毛孔暢通,亦即是保持健康的關鍵。毛孔變得粗大,原因是受到堵塞,除了有礙美容外,更對身體健康構成負擔,不可不察。毛孔爲何粗大?*毛孔粗大和不注意皮膚清潔有關,油脂和污垢積累在毛孔,因而令毛孔擴張。毛孔一旦擴張至肉眼可見的程度,便無法完全回復原狀,市面上聲稱能收細毛孔的產品,只能在視覺上令毛孔縮小,並不能真正使毛孔消失。*荷爾蒙失調或飲食不當令皮膚分泌油脂過多,也會引致毛孔粗大。雖然皮膚會自動分泌具殺菌和防水功效的油脂來保護自身,但如果使用鹼性過強或含酒精的潔膚,護膚品,會連皮膚上的保護層也一併洗落,令皮膚分泌更多油脂,結果令毛孔粗大。*要預防毛孔粗大,緊記三大槼條:徹底清潔皮膚,注意皮膚補溼和飲食均衡。徹底清潔毛孔*蒸面能令毛孔內的油脂和污垢流出,徹底清潔毛孔,兼能補充皮膚水份,毛孔粗大者應每星期蒸面一次,每次約五分鐘。*毛孔粗大通常伴隨著黑頭和粉刺。在一盆暖水中混入兩茶匙蘋果醋,用來潑面數十下,讓黑頭和粉刺變軟,然後輕柔小心地將它們擠出,最後用冷水潑面,令擴張了的毛孔收縮,用手拍干臉上水份。*皮膚細胞每天都在生長和死亡,積累在皮膚表面的死亡,積累在皮膚表面的死細胞如無法及時脫落,會堵塞在毛孔內,令毛孔粗大。每週應磨砂最少一次,皮膚敏感者應使用清潔式脫皮劑,而非顆粒式脫皮劑。補水收毛孔*皮膚缺水也會令毛孔粗大,應注意補充皮膚水份,因水份充盈的毛孔會看來較細。一星期使用二至三次保濕面膜,能有效補充水份。隨身必備礦泉水噴霧或香花水,感到皮膚緊綳時噴一噴,能迅速補充水份。食療改善毛孔*研究證明,進食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會使皮膚油脂分泌加劇,令皮膚油膩和毛孔變大。每天應進食不少於300克蔬菜,多吃水果,以及減少糖分的吸收。*缺乏維他命A會降低皮膚死皮自動脫落的功能,每天應吸收不少於1000單位國際單位的維他命A,雞蛋,肝臟,杏和桃等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
希望採納
G. 一個成年人身上有多少個毛孔啊
成人皮膚表面積約3平方米,每平方厘米的肌膚約100左右毛孔,一個成人大概一百萬左右的毛孔吧,各人不同,僅供參考…
H. 人一共有多少個毛孔大約有多少根頭發
毛孔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流向肌膚表面的小通道或長毛的小孔。毛孔的直徑大概為0.02~0.05毫米小,每一平方厘米的肌膚上約有100~120個毛孔,人的面部共有兩萬多個毛孔。平時肉眼看不到毛孔,然而,由於年齡、季節、女性生理周期、懷孕、精神壓力等因素造成油脂分泌過盛時,毛孔便會粗大,看上去不雅觀。
毛發是皮膚的附屬物,是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哺乳動物的毛皮是保持身體熱量的 ,它可隨氣候和季節變化、脫落或再生。哺乳動物的毛發和鳥類的羽毛組織起源相同,功能相似,是其身體最小和最吸引人的器官。它們具有調節體溫、感觸與保護、社交及吸引配偶等功能,而在鳥類其羽毛還有助於飛翔。人類大約有400-500萬個毛囊,其中100萬個在頭部,約有10萬個在頭皮部。1千萬年前,類人猿全身都是毛,但人類的祖先原始人由森林移適至平原,開始熟食,身體上的毛發開始變得稀少和短。人類的毛發沒有完全退化,身體不同部位還保留各種不同毛發,如頭發、眉毛、睫毛、陰毛,腋下毛和汗毛等;男人還保留須毛。
毛發本身不是活的器官,因而不含有神經、血管或細胞。毛發對人有著多種的功能,其中包括: (1)機械性保護作用。眉毛可使淌下汗水不流入眼睛,鼻毛能阻止灰塵進入呼吸道,腋毛能減少局部摩擦,頭發可減少損傷作用。
(2)防紫外線作用。 頭發覆於頭皮,可防止紫外線的過度照射。
(3)調節體溫作用。 由於人類進化的結果,汗腺代替了毛發的體溫調節作用。
(4)觸覺作用。 毛發可通過毛乳頭及皮下組織的神經末梢傳遞對外界的接觸感應。
(5)社交作用。 不同發型和須型也是美容師工作的內容,具有流行和時尚的特徵作用。
此外,還可通過對毛發的鑒定來確定血型以及遺傳基因(DNA),或通過測定各種微量元素來判斷疾病狀況。
二、毛發的外觀特徵
毛發的長短、質地和色澤因人而異,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部位也不同,甚至同一部位也可能有差異。
(一)毛發的種類和質地
成人的毛發有三種類型,但不管哪一類毛發,它們都是與表皮附屬器官的毛囊有關,都是從毛囊生長出來的。
(1)長毛(TERMINAL HAIR)長、粗且硬,色澤濃,表面為鱗片狀表皮覆蓋,常在1CM以上,含有直徑不等的髓質,如頭發、胡須、腋毛等。從化妝品的角度,這 類毛發是最重的。
(2)短毛(BRISTLE)短、粗且硬,色澤濃,常不超過5mm,如眉毛、睫毛和鼻毛等。
(3)柔毛(VELLUS HAIR)軟而細的短毛,色澤淡,如汗毛。
此外又有直毛、波狀毛和卷縮毛之分。白種人呈波狀,毛發截面呈卵圓形。黑種人毛發捲曲更甚,截面變異更大。我國大多數民族毛發直而不卷,毛發截面呈圓形。
(二)毛發的顏色
毛發的色澤上又有黑色、褐色、金黃色、紅色、白色等區別。這些差別也構成不同種族發用化妝品要求的差異。近年來,出現少數民族或種族用化妝品(ETHNIC PRODUCTS),主要對象是黑人種。
三、毛發的生長周期
在人本,毛發的生長和替換並非連續不斷,而是呈周期性的。毛發來源於毛囊的底部,毛囊顯示出周期性的活性,構成毛發生長的周期性。毛發的生長循環可分成三個階段,即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各毛囊獨立進行周期性變化, 鄰近的毛囊並不處於同一生長周期, 呈非同步性, 也稱鑲嵌式(MOSAIC).
生長期(ANAGEN) ------又稱活動期,為期二至六年,這亦是每根頭發的正常壽命。這階段的毛囊長而深,長出濃密而具充份色澤的頭發。一般來說,在任何時間,約85至90%的頭發處於生長期。
退行期(CATAGEN) ------又稱退化期或萎縮期,介乎生長期與休止期的過渡期。約佔1%。在生長期階段過後,頭發便進入長二至四個星期的退化期。
休止期(TELOGEN) ------又稱靜止期或休息期。約佔9%至14%。毛囊的基部會皺縮起來,並在為時二至四個月內進一步萎縮。每次梳頭後,留在梳子上或掉下來的頭發均屬於休止期的頭發。隨後一根新的、健康的頭發會在該位置開始生長,重復整個周期。
四、影響毛發生長的因素
毛發的密度隨性別、年齡、個體和部位而異。成人男子估計有500萬個毛囊,其中100萬個在頭部,約有10萬個在頭皮部。前額和頰部毛囊的密度為驅乾和四肢的4-6倍。一般認為,毛囊的密度是先天生成,到成人期不能增添新的毛囊數。
毛發的生長速度與部位有關,頭發生長得最快,每是生長0.27-0.4MM,每月平均1.9CM,其它部位約每天生長0.2MM。男性毛發生長速度一般較女性快。15-30歲期間生長得最快,老年時頭發生長減慢。夏季生長較快。
毛發的生長期和休止的周期性變化是由內分泌調節的,有人認為與卵巢激素有關。此外,營養成分對頭發生長 也有影響,復合維生素B會影響頭發生長和表皮角化。用維生素A處理牛頭癬時,會導致脫發,其原因是維生素A過量。
五、數字化頭發
一般人長有超過100,000根的頭發,每根頭發的壽命長短不一。頭發的生長速度是每天0.27-0.4毫米,平均每月大約長1到1.5厘米,一年大約是10-20厘米。而正常人每日大約會掉下20至100根頭發,脫落的數量視乎每條頭發處於生長的那個階段而定。如果較長時期內每日頭發脫落的數量都超過100根以上,則說明頭發存在異常脫發問題,則應該引起關注或向醫生征詢求診,以找出引致大量脫發的原因。
I. 人身上有多少個毛孔
局部解剖學證明,成年人皮膚面積約3平方米。在人體每平方厘米的皮膚內,平均約有97個汗腺,22個溢脂的毛孔,11根汗毛,3平方米有多少?自己計吧。但每個人汗腺與毛孔數量多少不一,所以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