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膚結核是什麼病怎樣治療
意見建議: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是需要你到醫院給予查體的,根據檢查結果才能確診你的病情的,確診後可以給予對症治療
『貳』 皮膚結核病有什麼症狀
有結核性初瘡、尋常狼瘡、疣狀皮膚結核、播散性皮膚粟粒性狼瘡、腔口皮膚結核都屬於皮膚結核,你是那一種?除症狀診斷外往往需做皮膚病理。
『叄』 什麼是皮膚結核飲食要注意什麼
皮膚結核(cutaneous tuberculosis)是由結核分枝桿菌直接侵犯皮膚或者由其它臟器結核灶內的結核分枝桿菌經血行或淋巴系統播散到皮膚組織所致的皮膚損害。 注意飲食需要忌嘴,海鮮,辛辣食物,牛羊肉,豆類,花生盡量不吃。
肉類以豬肉,排骨為主,可以吃青菜,吃點絲瓜,冬瓜。牛奶雞蛋等恢復後再吃。
『肆』 皮膚結核是什麼病,嚴重嗎
一種罕見的結核病,治療上同肺結核
不能算很嚴重
『伍』 皮膚結核要吃什麼食物
葯物作用導致的皮膚變化一般在停葯之後會自己恢復的,不用擔心。
『陸』 皮膚結核是什麼
皮膚結核並不多見,但此病雖發生在皮膚上,然而與結核菌的全身感染卻密切相關,在皮膚上的損害與其他皮膚病的皮膚損害較難區分。皮膚結核的發病率並不高,過去也有人統計過,大概200位有肺結核或其他臟器結核的病人可以有一位出現皮膚結核。
而在皮膚科的門診病人中就更少,大概在500個皮膚科門診病人中可以發現一個是皮膚結核,而且近年來,人們對結核病的知識增多,抗癆葯的正確使用,使皮膚結核的發病率更趨下降。
皮膚結核病,從名字上理解,是結核菌感染皮膚而引起的,且大部分是人型結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牛型結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結核病的一種皮膚上的表現,其中肺結核佔多數。它發病的誘發因素是人體抵抗力下降,全身狀況差,結核菌通過血流和淋巴迴流感染皮膚而發生。
皮膚結核可以有兩種傳染的方式:一是外感染,二是內感染。所謂外感染是在皮膚損傷或其他外傷以後,結核菌直接感染傷口而發生皮膚結核病。所謂內感染,即是病人本來存在的組織器官結核病灶的結核桿菌通過血液運行,淋巴系統的淋巴液迴流,或者臨近組織器官結核病灶的結核菌直接蔓延到皮膚組織,有的甚至通過人體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帶到了周圍皮膚所致,如腸結核病人的結核菌通過糞便而使肛門周圍的皮膚發生感染。
皮膚結核的皮膚損害是多樣性的,可以分為局限型和血源型兩個類型。而總的說來皮膚的損害可以看到,可以通過皮膚科專業醫生的觀察診斷確定為何種類型的皮膚結核,我們最最常見的可以有以下幾種:尋常狼瘡:是皮膚結核中最常見的一種,它是由於結核桿菌由外界侵入皮膚而感染。疣狀皮膚結核:是皮膚破損感染結核發生的增生性疣狀皮膚病損害。瘰癧性皮膚結核:是由淋巴結或骨關節結核侵入皮膚而繼發的皮膚結核。硬紅斑:是一種常常發生在小腿屈側的皮下結節性皮膚損害,位置深,摸觸硬,女青年病人較多,常常兼有肺結核和其他結核病灶,一般認為是由血液播散而繼發的皮膚結核。其他:如腔道、口腔結核性潰瘍、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瘡、播散性粟粒性皮膚結核等等。
由於皮膚結核的皮損表現是多樣性的,有形成小結節的,有似疣狀的,有的可形成潰瘍,有的是硬的結節,且皮損的部位也各有不同的部位,所以,一開始可能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大部分皮膚結核無癢感。所以我們在碰到有的皮膚損害結核病的病人時,至少要考慮是否是皮膚結核?但是,如果是局限型的皮膚結核,那麼在皮膚損害局部查找結核菌應該是陽性,這樣就完全可以肯定診斷了。如果是血源型的,那麼查找到結核菌的機會就少些,但不等於找不到結核菌就認為不是皮膚結核,應該採取綜合分析的辦法來進行診斷。
皮膚結核的治療:抗癆治療不能少,應該選擇有效的抗癆方案,兼治其他器官組織的結核感染,局部皮膚的損害要作出相應的處理,如5%異煙肼軟膏和其他軟膏,防止其他細菌的感染,以免發生合並感染,全身狀況比較差的病人要給予積極的全身支持治療,增加營養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這樣有利於皮膚結核與其他器官結核的恢復。
最後,我們從皮膚病的角度來說一下,皮膚病中由於人體的過敏因素(包括對病原體的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病佔了很大的比例,那麼,過敏性疾病與皮膚疾病及皮膚結核在治療原則上是截然不同的,而且皮膚結核的發病率很低,但有的皮膚結核病人也可以有奇癢,也可以有局部的脹痛等等不適,所以,在處理過程中必須正確地判斷,詳細地詢問病史,不要漏過可疑的依據,當然最好通過病原體(皮膚損害中查找結核菌)的檢測或者局部活體組織的病理檢查來獲得正確的診斷。
『柒』 皮膚結核到底是什麼
是一種精神病啊!
『捌』 皮膚結核有什麼害處
皮膚結核是結核菌感染皮膚而引起的,且大部分是人型結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牛型結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結核病的一種皮膚上的表現,其中肺結核佔多數。它發病的誘發因素是人體抵抗力下降,全身狀況差,結核菌通過血流和淋巴迴流感染皮膚而發生。
皮膚結核可以有兩種傳染的方式:一是外感染,二是內感染。所謂外感染是在皮膚損傷或其他外傷以後,結核菌直接感染傷口而發生皮膚結核病。所謂內感染,即是病人本來存在的組織器官結核病灶的結核桿菌通過血液運行,淋巴系統的淋巴液迴流,或者臨近組織器官結核病灶的結核菌直接蔓延到皮膚組織,有的甚至通過人體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帶到了周圍皮膚所致,如腸結核病人的結核菌通過糞便而使肛門周圍的皮膚發生感染.
常見的皮膚結核有:(1)尋常性狼瘡 最為常見,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本病易侵犯顏面,以頰部、鼻翼、口角及耳殼為常見。皮疹初起為少數鮮紅色或紅褐色粟粒大小結節(狼瘡結節),逐漸增大,相互融合成片,境界明顯,表面有薄屑。結節柔軟,可用探針刺入9探針貫通現象),玻片壓視呈淡黃色、黃褐色或蘋果醬色(即「蘋果醬結節」),此為診斷特徵之一。結節破潰其邊緣穿鑿不齊,潰瘍愈後形成萎縮性疤痕。中醫認為此病多是氣血不足,外感毒邪,痰濁凝滯血脈而成。
(2)疣狀皮膚結核 好發於單側手背、指背、前臂、踝部及臀部。皮損為暗紅色小結節,基底侵潤明顯,周圍繞有紅暈,表面粗糙,形成疣狀或乳頭狀斑塊,境界清楚,上覆白色粘著性鱗屑或痂皮,乳頭間排出膿液。中央癒合形成萎縮性疤痕。損害向四周發展,附近淋巴結腫大。
(3)瘰癧性皮膚結核 又稱液化性皮膚結核,是結核桿菌由皮膚附近的淋巴結或骨關節結核之病灶直接波及皮膚或淋巴道蔓延至皮膚而發病。好發於頸、腋、胸上部及腹股溝等處,多見於兒童及少年。皮疹初起為深在性略硬、無痛、可活動之皮下結節,結節增大、增多、融合成塊,中央發生乾酪壞死,終於形成潰瘍及瘺管,排出帶有乾酪樣物質的稀薄膿液。潰瘍邊緣薄,呈穿鑿形。本病屬中醫「瘰癧」范疇,亦類似「蟠蛇癧」、「鼠瘡」、「老鼠串」。日久潰瘍成膿,耗傷氣血陰津,以及陰血虧虛,陰毒流竄,皮下穿鑿。
(4)硬結性紅斑 多見於青年女性。初起為豌豆至蠶豆大皮下結節,常對稱分布於兩小腿屈側,結節逐漸增大,變暗紅,侵潤顯著。結節經數月逐漸軟化破潰,形成深在性潰瘍,表面有稀薄淡黃色乾酪樣小塊膿液,愈後遺有萎縮性疤痕。硬結性紅斑相當於中醫的「騾眼瘡」。中醫認為本病多因體弱氣虛,虛火內動,耗傷津血,痰濕郁阻,結聚肌膚而發。
5)丘疹壞死性結核疹 近年有人認為本病為血管炎的一種類型。好發於青年女性,春秋季多見。多對分布於四肢伸側、肘膝等處。皮疹始為淡紅色或鮮紅色粟粒大丘疹,漸變暗紅色。皮損中央常有壞死,形成膿瘡,表面覆蓋黑褐色痂皮,去除痂皮後可見中心凹陷呈火山口樣小潰瘍。愈後為凹陷性疤痕及色素沉著。皮疹往往反復發生,舊疹癒合,新疹又分批發生。中醫認為是體弱氣虛、痰濕凝結、氣滯血瘀所致。
治療上皮膚結核以全身治療為主。多數學者主張數種抗結核葯聯合應用,療程至半年以上。常用西葯有異煙肼,可與對氨水楊酸鈉合用。
中醫對血源性皮膚結核的治療法則為健脾益氣,除濕化痰,活血通絡。對局限性皮膚結核治療宜補氣益血,活血化瘀。
[臨床療效]臨床治療各型共215例,有效率98%,治癒率83.6%。
『玖』 皮膚結核有什麼症狀
1。結核下疳:又稱原發接種性結核,占皮膚結核的1%~2%。未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的患者經皮膚和(或)黏膜接種。一般發生於結核分枝桿菌進入皮膚後2~4周,形成無痛性、堅實的紅褐色丘疹結節,緩慢增大,最終形成邊界清楚的侵蝕性潰瘍。通常在3~12個月內自愈,遺留萎縮性瘢痕和局部淋巴結鈣化。偶爾可以演變為疣狀斑塊、瘰癧樣皮損或尋常狼瘡。常常會蔓延到淋巴管引流區域及局部淋巴結。結核菌素試驗(TST)早期陰性,後期陽性。
2。疣狀皮膚結核:約占皮膚結核的40%,感染過結核分枝桿菌的患者經皮膚和(或)黏膜接種。大多由於外源性結核分枝桿菌接種到皮膚易受外傷部位所致,如手指、手背、臀部等暴露部位。皮損開始為一個小的、堅實的疣狀丘疹,逐漸向周圍擴大,形成堅實的紅褐色疣狀斑塊。皮損中央可出現膿液及角化性皮屑,輕壓有波動感。數年後斑塊可自愈。TST陽性。
3。瘰癧性皮膚結核:某一部位(如骨或淋巴結)結核,其局部皮膚受累,也可發生於接種BCG或TST後。開始為一個堅實、深在的皮下結節,有炎性滲出物和壞死組織聚集,被稱為冷膿腫。化膿性結節破潰後成為繼發潰瘍或形成竇道。由於竇道形成,結核分枝桿菌隨之感染其上方真皮組織。潰瘍的邊緣往往呈藍色,邊緣不清楚,基底可見柔軟的肉芽組織。有時可形成多發性潰瘍。潰瘍癒合後,局部可形成瘢痕疙瘩或萎縮性瘢痕。TST常陽性。
4。腔口結核:少見,內臟活動性結核感染經天然口腔或竇道排出後自身接種於鄰近皮膚或黏膜,主要有肺、腸和肛門生殖器,最常見的是口腔,尤其是舌。偶爾由外源性感染引起。初發病變是一個水腫性紅色丘疹,逐漸形成具有潛行性邊緣的潰瘍。潰瘍疼痛,難於治療且不易自愈。TST多變,常陰性。
5。尋常狼瘡:占皮膚結核的10%~15%,女性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傳播途徑包括直接蔓延、從結核病灶經血液或淋巴傳播或再感染。皮損可表現為斑塊或斑片、潰瘍或致殘、增生、腫瘤樣和丘疹結節。典型的病變是由丘疹結節組成的紅棕色斑塊,玻片壓診呈蘋果醬顏色。隨著斑塊不斷擴大,中央形成瘢痕。數年後可以導致組織破壞。頭頸部最常受累,特別是鼻子、面頰和耳垂,口腔黏膜也可受累。TST常陽性。
6。急性粟粒性結核:又稱播散性皮膚結核,嬰幼兒多見,少見於成人和青少年。從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原發病灶經血液播散或繼發於病毒感染。初發皮疹為針頭大小紫紅色丘疹,上有水皰,這些水皰中央形成臍凹,然後結痂。皮疹癒合時,遺留具有褐色邊緣的白色瘢痕。TST常陰性。
7。結核性樹膠腫:也是因菌血症接種至皮膚所致,見於營養不良的兒童或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表現為堅實的皮下結節,慢慢軟化或形成一個邊緣不清的腫塊。上覆皮膚逐漸受累形成一個潛行性潰瘍,常有竇道形成。四肢較軀干更易受累。TST常陰性。
8。結核疹:常發生於具有較強的抗結核細胞免疫的個體內,由於內在原發病灶結核分枝桿菌(或具抗原)經血源性播散,在皮膚產生免疫反應。開始為Arthus樣反應,逐漸演變為肉芽腫性炎症反應。對於結核疹的發病機制及其與結核分枝桿菌的聯系目前仍有爭議。
『拾』 皮膚結核的病因是什麼如何治療
病原菌大抄多數(70%~80%)為人襲型結核桿菌,少數(5%一25%)為牛型結核桿菌。其感染途徑有二:
1.外源性感染結核桿菌通過皮膚或粘膜輕微損傷而感染,如接觸含有結核桿菌的痰、糞便或被污染的用具等 。
2.內源性感染患者體內器官或組織已有結核病灶,於免疫力低下時,病灶內結核桿菌通過血行、淋巴系統或由鄰近結核病灶直接傳播到皮膚,或由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將結核桿菌排至口腔及肛門附近皮膚或粘膜而發病。
皮膚結核病患者約1/3伴有體內其它器官結核,其中以肺結核為常見。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者易於發病。機體對結核桿菌免疫反應的不同及入侵菌數量的多少、毒力的強弱等均可影響本病的發生與發展。 注意適當休息,增加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 中醫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