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皮膚問題 > 皮膚科如何醫治凍瘡

皮膚科如何醫治凍瘡

發布時間:2021-02-22 19:00:16

1. 請問如何醫治凍瘡

凍瘡本來是一種冬季常見病,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盛夏酷暑期間,不失時機地「冬病夏治版」凍瘡,往往能收權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這里介紹幾種凍瘡「冬病夏治」的方法,供患者選用。

1.取櫻桃20-30克,放入高梁酒中浸泡1—2周,然後以此酒擦冬天發生凍瘡處,每天1—2次。

2.取紅花、歸尾、桂枝、乾薑、薄荷各15克切碎,放進一個大玻璃瓶中,添加白酒500克浸泡,加蓋密封,過10餘天後即可使用。患者可於暑天中午,用葯棉蘸取葯酒適量,反復塗搽冬天發生凍瘡的部位。一定要堅持搽洗10-20天。

3.在暑天中午取獨頭紫皮蒜去皮,和生薑適量一起搗爛,放在陽光下曝曬約40分鍾,然後用它塗搽冬季常發凍瘡部位皮膚,經過1小時後再用溫水把皮膚抹凈(切忌用冷水)。只要能堅持7—10天,可在當年冬季收到預防凍瘡復發之功。

4.把食醋適量放在鍋中煮熱,趁溫擦冬天凍瘡患處,每天2-3次,連擦7天。

5.用新鮮松枝煎水,擦洗冬天凍瘡患處,每天1次。

6.每天中午取茄子根與干紅辣椒各適量煮水,趁熱浸洗冬天凍瘡患處,每天1次,連續7-10天。

2. 凍瘡如何治療

我的爺爺每年都會將手凍傷,有人介紹了兩個小秘方,用過了效果還不錯,你可以試試看。

1.沒有破潰:仙人掌,去刺搗爛外敷患處,3天後更換。

2.有破潰時:雲南白葯撒於凍瘡潰爛處並包紮。

冬天有凍瘡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問題。

凍瘡是冬天極為常見的皮膚病。是由於冬季氣候寒冷,外露的皮膚受到冷凍的刺激,時間一長,皮下小動脈發生痙攣收縮。產生血液瘀滯,使局部組織缺氧,導致組織細胞受到損害。

損害初為局限性蠶豆或指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對稱性好發於四肢遠端,以手背及手指伸側、足緣及足趾伸側、下肢、面頰、耳廓等處多見。自覺局部有脹痛感,瘙癢,遇熱後更甚,潰爛後疼痛。

遭受寒冷侵襲,受凍皮膚出現蒼白、紅腫、紫斑、灼癢、麻木、皮膚水皰、潰爛。這些症狀可延續1-2個月直至天氣轉暖方痊癒,一些患者來年冬天會在原部位再度復發。中醫認為,凍瘡是由於暴露部位禦寒不夠、寒邪侵犯、氣血運行凝滯引起。此外,還與患者體質較差不耐寒冷及少動久坐、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潮濕可以加速體表散熱,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發生凍瘡。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 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加速氣血運行,以利瘡面修復。也可預防凍瘡新發。

(2) 寒冷季節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襪宜寬松乾燥。

(4) 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步養成冷水洗臉、洗足、擦身、洗澡習慣,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熱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肉桂。

(6) 每年發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進行幾次外擦葯物自療有條件的加做紅外線理療則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內外治療。

3. 怎樣治療凍瘡啊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損害。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輕度凍瘡是在室溫下按摩一段時間,使凍傷部位自然復溫,然後再使用血管擴張劑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還可以外塗蜂蜜豬油軟膏、10%樟腦軟膏或辣椒酊。但是絕對不能用火烤或用熱水燙。
[編輯本段]病因
系機體對寒冷發生的異常反應。凍瘡是寒冬或初春季節時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症損害。好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現代醫學認為凍瘡是因為患者的皮膚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襲,使末梢的皮膚血管收縮或發生痙攣,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使得氧和營養不足而發生的組織損傷。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患者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發病。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採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編輯本段]症狀
好發於手足、面頰、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損為瘙癢性局限性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可出現水皰、糜爛和潰瘍。凍瘡初起為局限性蠶豆至指甲蓋大小紫紅色腫塊或硬結,邊緣鮮紅,中央青紫,觸之冰冷,壓之退色,去壓後恢復較慢,自覺局部有脹感、瘙癢,遇熱後更甚,嚴重者可有水皰,破潰後形成潰瘍、經久不愈。
中醫如何治療凍瘡
在中醫學上來說,由於凍瘡患者大多體質陽虛,故氣血運行不暢,凝滯脈絡,久而久之肌膚便會失去養分,導致陰寒久伏於脈絡,因此,凍瘡會反復發生。而在夏季治療凍瘡,正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曾提出「春夏養陽」治療法則。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人體陽氣春夏多生發而旺盛,秋冬多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凍瘡得以恢復。
陽虛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使人體陽氣在夏季處於節律變化的高峰,體內凝寒之氣,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膚毛孔容易擴張,如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反之,在冬季人體處於陽氣年節律變化的低谷值,即使補之,療效亦難盡如人意。李斌醫師表示,由此可見,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旺陽升之勢,體內陽氣有隨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以求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溫陽之氣內存,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
[編輯本段]治凍瘡的良方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鍾,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重復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葯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醯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葯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薑皮10克(無此葯時可用乾薑8克代替)黨參18克 黃芪18克 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攝氏度),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凍瘡夏治方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其他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醋干後,再行塗抹,一日數次,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13.用菜市場里的雞要脫毛都要在沸水裡燙幾分種嘛!就用燙雞毛的那些水,拿回家溫一下,就可以燙凍瘡的地方了。
14.用大菜煮的湯(當然不用下佐料啦),也可以用來治凍瘡。
蘿卜法:將蘿卜切厚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涼後更換。連敷3-4天可愈。
生薑法:生薑火上烤熱,切片擦塗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薑切碎,浸泡於70%的酒精中,20天後用酒精擦塗患部,日數次。
蘋果法: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於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塗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鍾,可消腫止癢。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日1~2次。
蔥須法: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日1-2次。
桔皮法:鮮桔皮3~4個,生薑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鍾,水涼再加熱。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鍾去渣,熱洗患處,日一次。
以上方法均適宜治療未潰爛凍瘡。

4. 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療凍瘡

治療凍瘡以及消除凍瘡產生的疤痕13條: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治療凍瘡產生的疤痕在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13.DHC純橄情煥采精華油,非常管用,我的臉上也有一小塊,就像中間少了一點點肉的感覺,後來我用了這個,確切的說一個星期內就淡了很多很多,開心死了。試試吧,就是有一點小貴。

5. 凍瘡怎麼治

凍瘡怎麼治
1、凍傷防護軟膏
剛出現凍瘡,但是還沒有潰爛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到醫院去購買凍傷防護軟膏,先清洗凍瘡部位,慢慢均勻的塗抹在出現凍瘡的部位,可以加快血液循環,防止凍瘡進一步惡化。為重要的是要做好保暖工作,多穿點衣服。

2、清洗傷口
如果我們出現凍瘡的部位已經很嚴重,皮膚發生了潰爛,如果我們不小心防護,這個時候傷口很容易感染病菌,這時我們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完善的治療。我們要對潰爛的傷口進行清洗、消毒,然後用適量的青黴素葯膏或硼酸軟膏外塗,後還需要細心的包紮,避免傷口感染。
3、做好保暖工作
如果凍瘡剛開始沒有多久,我們一定要做好防暖工作,防止進一步惡化。我們可以為自己備一雙保暖的手套,不需要做細致工作的時候,戴著手套,做好保暖工作。但過不了多久,凍瘡慢慢就會好的。
4、姜塗抹凍傷部位
在我們買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順便的買一些新鮮的姜,然後把姜洗干凈,切碎,熬成糊狀,放涼之後,慢慢塗在凍瘡的部位,每天塗抹兩次,連續塗個三四天,凍瘡部位就會慢慢轉好。

5、切記不要用熱水泡或者用火烤
如果戶外的溫度特別低,而且還有風在不停的吹,這個時候我們出門很容易導致手被凍得紅腫,如果手被凍得紅腫僵硬的話,這個時候我們的手部皮膚是很脆弱的,切記不要用熱水泡或者用火烤,我們可以把手藏在口袋裡面,或者回到溫暖的環境,慢慢的提升手部的溫度。
6、用溫水洗漱
長了凍瘡以後,每天早上起來洗漱的時候,不要用冷水,也不要用滾燙的熱水,一定要燒一些熱水,和冷水混合兌出溫水,用柔軟的毛巾輕輕地擦拭長凍瘡的部位,直到微熱為止,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和凍創的發展,切不可使勁地揉搓,會損害皮膚薄膜。
7、香蕉皮治凍瘡
用香蕉皮治療凍瘡也非常的有效,我們每天可以把凍瘡的部位洗干凈,然後使用香蕉皮,在凍瘡的部位慢慢的擦拭,擦拭完後不要立馬去洗,等待一會兒,讓患處吸收香蕉皮擦拭的效果,每天擦拭一到兩次,幾天下來就會見效。
預防凍瘡
1、保持屋內溫暖
保持屋內溫暖,減少暴露在寒冷環境中的時間,冬季避免在室外潮濕環境中長久站立工作。
2、衣服鞋襪宜穿著溫暖、寬松、舒適
衣服鞋襪宜穿著溫暖、寬松、舒適,保持乾燥,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更應戴手套、棉鞋、帽子、口罩,可適當塗擦防寒用品,例如金凍寶凍傷膏。

3、揉搓按摩手、腳和耳朵
在室外長時間工作時,宜經常揉搓按摩手、腳和耳朵,保持局部血液循環暢通。
4、保持乾燥
盡可能減少環境中的相對濕度,保持所處局部環境乾燥。

6. 怎麼治療凍瘡最有效

每到冬季,有些人的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等處皮膚發生紅腫,局部發涼版發麻,等到春天天氣回暖權時,紅腫的地方又癢又痛,或有燒竦竦的感覺,嚴重時則局部發紫起大皰,大皰穿破流水潰爛,這就是讓人難忍的「凍瘡」。
一:注意防寒保暖,要把身體外漏敏感部位都包裹好,易受冷部位擦凍瘡膏,例如金凍寶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
二:經常摩擦雙手,特別是以前長過凍瘡的地方,或在冷水及溫水中交替浸泡,促進手部血液循環。
三:加強體育鍛煉,體育活動可加速氣血運行,改善微循環,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
四:穿衣寬松:穿寬松舒適的衣服,如果腳上有凍瘡,穿滲汗能力較強的鞋墊以保持乾燥,避免局部受壓。

7. 如何治療凍瘡

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徵,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該病病

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對於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面,雖方

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醫學上來說,由於凍瘡患者大多體質陽虛,故氣血運行不暢,凝滯脈絡,久而久之肌膚便會失去養分,導致陰寒久伏於脈絡,因此,凍

瘡會反復發生。而在夏季治療凍瘡,正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曾提出「春夏養陽」治療法則。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

長變化論,人體陽氣春夏多生發而旺盛,秋冬多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

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凍瘡得以恢復。

陽虛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使人體陽氣在夏季處於節律變化的高峰,體內凝寒之氣,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膚毛

孔容易擴張,如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反之,在冬季人體處於陽氣年節律變化的低谷值,即使補之,

療效亦難盡如人意。李斌醫師表示,由此可見,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旺陽升之勢,體內陽氣有隨之欲升欲旺,凝

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以求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溫陽之氣內存,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

被嚴寒所傷。

治療方式: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

,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

可,每日治療3-5次

====================
有效治療凍瘡的良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

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

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

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

,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

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

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
1995年第12期《蜜蜂雜志》上說用蜂王漿調雪花膏塗搽可治凍瘡。編者註:用市場上出售的雪花膏和鮮蜂王漿各100g調合在一起),每天早晚

兩次用其塗搽患處,大約半個月潰爛處就癒合了
冬季有些人生凍瘡,如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左右,便可緩解因凍瘡而帶來的痛苦。
用地龍糖漿擦凍瘡患處,有特效。

85.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86.樟腦及復方制劑:樟腦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臨床上單用樟腦治療療效不佳。樟腦常常與辣椒酊、桂皮油、冰片、顛茄酊、苯酚等組成的

凍瘡消、凍瘡塗膜等復方制劑,治療凍瘡均有一定療效。

87.肝素凍瘡膏:肝素凍瘡膏系肝素鈉與Vit E組成的復方制劑。肝素具有抗凝作用,可降低局部血液黏度,配合Vit E治療凍瘡,療效較樟腦類

制劑好。

88.雙嘧達莫乳霜:雙嘧達莫有擴張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此乳霜治療286例凍瘡患者,經5~7天,痊癒279例,效果很好。

89.硝苯地平:凍瘡患者109例,用硝苯地平10毫克治療,每天兩次,口服,多數患者用葯後72小時奏效,疼痛、癢症狀3~5天消失,效果很好

。硝苯地賓士療凍瘡的機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經應用多普勒激光速計觀察皮膚血流變化,發現治療後患處皮膚血流量平均增加1

80%。實驗和臨床觀察認為,可能是與部分抑制α1腎上腺素受體,使皮膚血流量增加,或與抑制5-羥色胺(5-HT)等致敏物質的釋放和抑制血小

板的聚集和釋放有關。

90.山莨菪鹼(654-2):口服山莨菪鹼5~20毫克/次,3次/天,肌注20毫克/次,3次/天,或外用0.3%~0.5%的軟膏治療凍瘡很有效,且治癒時間

多在7天內。對有潰瘍形成者應與抗生素聯用,如紅黴素、新黴素。

91.蛇油凍瘡膏:此葯用途范圍廣,由凍瘡引起的紅腫、疼痛、癢、乾裂、潰瘍,均可使用,效果良好。治療紅腫、疼痛、乾裂患者394例,經3

~5天,痊癒387例;經5~7天,痊癒7例。治療方法:使用前,將凍瘡患處用溫開水加少量食鹽浸泡15~20分鍾,擦乾,取蛇油凍瘡膏均勻塗於

患處,輕揉2~3分鍾,每日4次,用量視患處大小而定。

92.凍瘡發癢時,以1%石炭酸軟膏或2%樟腦軟膏塗抹,止癢效果較佳。

93.桑枝100g,甘草50g,加水煎,取葯液洗患處,治療凍瘡初期症狀效果好。

94.雞內金適量,燒存性,以蠟配成膏劑,外塗。

95.將點燃的艾條,直接接觸患處,每秒鍾快速點灸2-3次為宜。治療時患處有灼熱或輕度灼痛感,但不會留疤痕,每日或隔日1次,7次為1療程



96.白鬍椒5克,浸酒,7天後過濾使用,塗於患處。

97.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98.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99.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

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100.將人丹1包,研成粉末,加雪花膏10克,調成糊狀,臨睡前塗搽患處。

101.凍瘡止癢用鹽水:春寒料峭,凍瘡發作時時作癢,這時如果用稀釋的鹽水清洗凍瘡的開裂部位,立刻可以止癢。

102.大劑量維生素E(600毫克/每日)可以使皮膚毛細管流增加,皮膚溫度升高,增強禦寒能力,維持毛細血管的正常通透。臨床上可用於治

療凍瘡等。

103.根據燒傷面積取新鮮蘆薈葉片洗凈,剝去表皮後取其凍膠部分,敷於經清潔消毒的燒傷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覆蓋固定。當天每1-3小時換

葯1次,以後每日換葯2-3次。

以上方葯供患者參考,必要時不妨試下,也許會給您帶來驚喜!祝願天下凍瘡患者早日康復!

如何治療凍瘡

在寒冷的冬季里,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外露及其凸出部位,如鼻子、耳朵、面部、手、腳等,都極容易發生凍瘡。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食品或物

品對治療凍瘡都有很好的效果。
l.將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4小時後,在火上加熱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處,具有止癢,加速血液循環的作用,對治療凍瘡效果甚佳。
2.把紅辣椒置於容器內,倒入開水,將口加以封蓋,浸泡10分鍾後,趁熱氣熏患處,當水溫稍低後,將患處進行浸泡,或用水進行敷抹。然後

把辣椒撕開,用內面輕輕塗患處,之後使其自然乾燥。
3.把蘿卜片烤熱後,塗抹患處,每天2—5次。
4.將仙人掌去刺洗凈,切成薄片搗爛,塗在患處,用干凈方包好,隔2—3天更換一次,一般2次即可痊癒。
5.用手摩擦患處,使皮膚變暖變柔,用溫開水浸泡15分鍾左右,選用碘酒、烈性酒、10%的樟腦酒精等的其中一種,用其塗抹患處。
6.把柑橘皮用火烤焦,研成粉狀,再用葷油拌勻,塗在患處。
7.用干紅辣椒粉、乾薑粉、大蒜等,按1:3:1的比例調制在一起,放入酒精內進行浸泡,48小時後再加入適量的樟腦,混勻塗抹在患處。
8.把大蔥、大蒜和生薑共同搗製成泥狀後,塗抹於患處

=================
■防治凍瘡六法

1、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莖100克,辣椒莖60克(缺時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約150克),共煎水趁熱浸泡患處,每日1次,連

用三次。

2、桂蘇陳洗法:取桂枝、蘇葉各50克,陳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鍾,去除葯渣,待葯液涼至40度左右,將患處浸入葯液約15-20

分鍾,每日3次。適於凍瘡初起,紅腫瘙癢,瘡面未潰者。

3、柏硝敷法:取芒硝、黃柏各適量。凍瘡未潰者,芒硝用量大於黃柏一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大於芒硝一倍。兩葯共為極細末,用時以

冰水或雪水調敷患處,每日換葯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潰破用葯比例,將黃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處。未潰破者5-6日為一療程,潰

破者10-11日為一療程。

4、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紅花3克,吳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內1-2周後,過濾去渣備用。用時取葯液外搽患處。連

用2-3天。

5、紅靈酒:取當歸、桂枝各60克,紅花、川椒、生薑各15-30克,細辛15克,冰片5-10克。上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

,紗布過濾,裝瓶備用。使用時將患部洗凈拭乾,用葯棉蘸葯液塗擦局部(未潰爛者),每天4-5次,連用5-7天。

6、當歸四逆湯熏法:取當歸、芍葯各20克,桂枝15克,細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薑各10克,大棗5枚。將葯入適宜容器內,加水500毫

升,加熱煮沸(文火)後5分鍾離火。用蒸氣熏凍瘡部位,待葯液降至適當溫度,將凍傷部位浸入帶有葯渣的葯液內浸泡15-20分鍾。每天兩次

。一劑葯可連續用4次。適用於學齡兒童的手足凍瘡。

■冬季寒冷防凍瘡

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病之一,在氣溫10℃以下的濕冷環境中易發生。凍瘡好發於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頰等處,可單側或雙側

發生。初起損害為局部性紅斑或暗紅帶紫色腫塊,觸之冰涼,有癢感,受熱後癢感加劇。重者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或白色漿液,破潰後形成

糜爛或潰瘍,自覺疼痛。

凍瘡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濕或鞋襪過緊影響局部血液循環所致。寒冷使皮膚血管收縮,局部缺血,代謝異常,久之血管麻痹擴張、淤血,

血漿滲出引起局部水腫,水皰形成,乃至組織壞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少運動、營養不良、貧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

是導致凍瘡的誘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紅斑狼瘡、硬皮病及類風濕關節炎等,亦可引起凍瘡。

發生凍瘡後,輕度、皮膚未破者,可外塗凍瘡膏;局部溫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葉等其中一種,加入水10—15倍煮沸過濾,待水溫至不

燙手時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鍾;

也可用豬油蜂蜜軟膏(比例3:7)外敷。凍瘡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軟膏、紅黴素軟膏外塗,並用無菌沙布包紮;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桿2兩、茄子桿4兩、辣椒3個用水濃煎,熏洗患處,每日1次,並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凍傷。在凍瘡患處塗蛋黃油,

效果更佳。

對於易生凍瘡及以往患過凍瘡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運動,多吃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食物,必要時可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



此外,還可用生薑片塗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時反復搓擦雙手、雙耳及面部,並堅持用熱水洗手、洗腳,以增強手、腳血液循環



■為什麼夏治凍瘡有道理

凍瘡如果在夏天就積極防治,當年冬天即可見效。這也是冬病夏治的具體體現。

1、選用成熟的紫皮獨頭蒜,剝去外皮,搗碎成泥,在陽光下曝曬至溫熱,將蒜泥薄薄地塗在冬天易凍傷的部位。每日塗3~5次,連續5~7

天。

2、取干紅辣椒5~7隻,加水煮沸成辣椒湯,待水不燙時泡洗易患凍瘡的部位,每日1次,連用5天。

3、取鮮芝麻葉在生過凍瘡的皮膚上搓擦20分鍾,讓葉汁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用水洗凈。每日數次,連擦1周。

4、生薑切片磨擦常患凍瘡處,每日1~2次,連擦1周。

5、紅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凍傷部位,每日1次,連用5天。

6、鮮茄根50克,水煎濃汁後待不燙時洗擦患處,每日1次.

=====================
以下有幾個治療凍瘡的驗方,您可以不妨試試。

一、兔毛30克,燒灰備用。外用紅蘿卜煮水洗患處。兔毛灰用芝麻油調敷患處,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為細末,以芝麻油調敷患處,每日1次;

三、蜜糖除水凈蜜10克,熬豬油2克,拌成軟膏,外敷患處,每日1次;

四、黃柏20克,研為細末撒敷患處,每日1次,第2次用時,以淡鹽水洗凈再敷,連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備用,用熟菜油調敷患處,每日1~2次。

====================
13、冬天地里的辣椒秸、茄子秸適量,煮水燙洗。
14、直接用鹽開水燙洗。
15、用老樟樹鮮葉和枝條適量,搗爛後入鍋加水煎成濃汁,然後將凍瘡患處浸泡10-20分鍾,1-2次即痊癒。此法也可起到預防作用。
16、將青礬100克溶化於1500毫升水中,先將受凍部位置於熱水蒸氣上熏,待水溫後,再用葯液頻洗患部。第二次將此葯液煎開,同上法治療

,連用2-3天。本方適用於手、腳、耳廓未破之凍瘡,已潰爛者忌用。
17、芒硝、黃柏適量(未潰破者芒硝用量多於黃柏1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多於芒硝1倍)。共研細粉,以冰水或雪水(冷水欠佳)調敷患處,

每日換葯1次。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葯比例,將黃柏水煎,溶化芒硝外塗患處。
18、肉桂、冰片、樟腦各2克,炙乳香、炙沒葯各10克,分別研細後拌勻,配入適量凡士林調成軟膏,先以蘿卜湯或淡鹽水清洗潰爛面,再將

此膏塗於患處,2-3天1次。
19、辣椒(色青紫、味辣、去蒂)50克,苯酚2克,甘油50毫升。先將辣椒煎煮半小時,過濾取液50毫升,另將苯酚置於甘油中,兩液合並混

勻。用時先用30-40攝氏度溫水洗凈患處,並浸泡10分鍾左右,擦乾後將上葯塗擦於患處。本方適用於早、中期未潰破之凍瘡。
20、螳螂子適量。擠出汁液,塗患部。
21、辣椒、生薑各15克,白蘿卜30克。水煎沸20分鍾,洗患處。
22、凍山楂適量。燒熟後取肉搗泥,敷於患處。
麻雀腦子適量,塗患處。
23、鮮櫻桃適量,裝瓶密封,埋在地下。入冬取出塗擦患處。
24、甘草20克。水煎,每晚睡前燙洗患處。
25、柿子皮適量。炒炭研末,香油調敷於患處。
26、雞蛋黃適量。置勺中小為煉油,塗於凍傷潰爛處,用紗布包紮好。
27、蕎麥粉、麥粉各15克,硫磺24克。將硫磺研粉,與前2味混勻,撒於患處,紗布包紮。此方用於已潰破的凍瘡。
28、茄子根10個,花椒3克。加水煎湯,洗患處,每日數次。
29、活蟹1隻,蜂蜜適量。將活蟹燒存性,研為細末,以蜂蜜調勻,塗於患處,紗布固定。每日更換2次。
鮮山葯適量,蓖麻仁5粒。洗凈,共搗成泥。敷於患部。干後即換,每日數次。
30、老絲瓜、豬油各適量。將老絲瓜燒灰存性,用豬油調和,均勻塗於患處。
31、生肥肉1塊,泡於燒酒中。10日後可用,頻塗患處。
32、做豆腐用的鹵水,加熱後浸泡患處。每日2-3次。

=====================
凍瘡的防治

每到寒冬或初春,小兒容易生凍瘡,有時成人也難免。凍瘡好發於肢體的未端,如手、足跟、面頰、耳廓等部位。

往往在氣溫突然下降的幾天,帶孩子外出而又不採取保暖措施。皮膚受凍的早期變得蒼白,以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紫紅色硬塊,有癢和腫脹感

覺,如去抓癢易使表皮破損。局部皮膚受冷後血管收縮,循壞不良,血液瘀滯,組織缺氧,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滲出增我,局部出現水

腫、水皰。

在凍瘡的後期常有水泡,水泡潰瘍,糜爛、結痂,直到天氣暖和時痂皮才脫落痊癒。第二年冬天往往在原先發生凍瘡的部分又再發。凍瘡創

面易發生繼發細菌感染,貴破後不能碰水,如手背或足跟 有凍瘡潰破後不能經常洗手或洗 腳,對健康不利。預防凍瘡的措施主要為局部保暖

,尤其室處溫度0℃以下,外出時要戴好手套、護耳的帽子,穿上棉,戴上口罩等。每天要作局部皮膚(好發凍瘡之處)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暢

通。鞋子不要太緊,以免影響足 及卟跟 血液循壞。 加強體格鍛煉,應自夏季開始用冷水洗臉、洗腳。逐步提高處周血管對寒冷刺激的適應能

力。對沿未潰破的凍瘡,可用溫水洗後外敷凍瘡膏。

☆花椒150克入白酒30毫升中浸泡7天,去渣,生薑6克切碎絞汁,取生薑汁與甘油同入酒中拌勻,用干凈棉花蘸葯外塗患處,每日2~3次。適

用於凍瘡未潰破者。

☆生地榆30克,地丁15克,芫花、甘草各10克,加水煎湯,趁熱浸洗患處,洗後用玉紅膏油紗布敷患處,每日2次。適用於凍瘡已潰破者。

☆蘿卜葉250克,橘皮100克,放鍋內加水1000毫升,煎煮20分鍾,葯液溫後浸洗患處,每晚1次。適用於凍瘡未潰破者,一般連用3~4次即

愈。

☆杏仁10個,芝麻15克,花椒10克,分別炒香,研末,然後混勻,用香油調塗患處,每日換葯1~2次。

☆櫻桃20~30粒,浸於高粱酒中浸泡10天,用其外擦患處。可以止癢,緩解凍瘡。

☆芫花、甘草各15克,加水煎成200毫升,趁熱浸洗患處,每次20分鍾,每日2~3次,浸洗後的葯液繼續加溫可應用2~3天,療程3~6天。

適用於各期凍瘡。

☆芒硝、黃柏各適量,凍瘡未潰破者,芒硝用量大於黃柏1倍;已潰破者,黃柏用量大於芒硝1倍。兩葯共研為細末,以冰水或雪水調敷患

處。局部症狀輕微者,可按未潰破者用葯比例,將黃柏水煎化芒硝外洗患處,每日1次。未潰破者療程4~7天,已潰破者療程8~11天。
參考資料:醫學網路

=
如何預防、治療凍瘡

凍瘡發生於嚴寒季節,一般在氣溫5℃以下發生,至春季氣候轉暖後自愈,但入冬後又易再發。許多人一旦患凍瘡後,每年一到冬季就復發。凍

瘡以幼兒、小學生最多見。手足、耳廓部位最易發生。症見局部皮膚發涼,出現暗紫紅色或紫藍色斑片,按之柔軟。嚴重時出現水皰,破裂後

形成糜爛或潰瘍。遇熱後自覺癢、灼熱感及疼痛。遷延不愈者有硬結。重凍瘡可遺留疤痕,對冷過敏。

凍瘡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皮膚血管對寒冷過敏有關,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及遺傳因素有關。經常接觸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長時間

生活在我國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濕環境中的人易患本病。

潮濕可加速體表散熱,故冬季濕度大的地區,凍瘡發生率較高。此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血循環不良、手足多汗、缺乏運動、營養不良

、貧血及一些慢性病常為凍瘡的發病誘因。

預防凍瘡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乾燥、鞋襪不宜過緊,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熱水浸泡。易受凍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以保護皮膚

。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葯物,如10%樟腦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間用辣椒煎水局部燙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潰瘍時應用5%硼酸

軟膏、紅黴毒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等塗搽並包紮。同時內服末梢血管擴張劑如煙酸。中醫治則為溫經、通絡、活血化瘀

,方用當歸四逆湯或陽和湯加減。

凍瘡治癒的關鍵是擺脫濕冷環境和溫冷作業,保持凍瘡局部溫暖和乾燥,否則易復發。較好的治療方法有:

(1)堅持用40℃水溫浸患處。

(2)硫酸新黴素霜劑或呋喃西林霜劑外用,有效率達85~95%。

預防凍瘡復發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濕,室內溫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對濕度50%左右。

(2)保持鞋襪、鞋墊、手套乾燥。汗腳者不宜穿膠鞋,並用止腳汗粉。

凍瘡的注意事項及防治驗方:

對於此病要防患於未然,應經常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並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盡早戴手套,鞋襪要溫暖寬松,以保持手足干

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平時應經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進手足血液循環,每年復發凍瘡的

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照射以往患凍瘡的部位

8. 怎樣治療凍瘡最有效

如何有效的防治凍瘡
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皮膚瘙癢為特徵,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對於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治療方面,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在中醫學上來說,由於凍瘡患者大多體質陽虛,故氣血運行不暢,凝滯脈絡,久而久之肌膚便會失去養分,導致陰寒久伏於脈絡,因此,凍瘡會反復發生。而在夏季治療凍瘡,正是中醫學的一大特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曾提出「春夏養陽」治療法則。根據中醫陰陽四時消長變化論,人體陽氣春夏多生發而旺盛,秋冬多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凍瘡得以恢復。
陽虛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陽氣隆盛的影響,使人體陽氣在夏季處於節律變化的高峰,體內凝寒之氣,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膚毛孔容易擴張,如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反之,在冬季人體處於陽氣年節律變化的低谷值,即使補之,療效亦難盡如人意。李斌醫師表示,由此可見,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旺陽升之勢,體內陽氣有隨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配合活血化瘀葯物乘其勢而治之,以求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溫陽之氣內存,陽氣充足則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
治療方式: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9. 醫治凍瘡的方法

治凍瘡的良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回局部,每天6~答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實戰經驗,效果明顯。。。

10. 如何治療凍瘡

凍瘡是人體對寒冷的過敏,注意減少在寒冷空氣中暴露身體就行了.以下是參考~
凍瘡是冬天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有兩億人受到凍瘡的困擾,其中主要是兒童、婦女及老年人。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里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欲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眾所周知,手腳和耳廓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末梢部分,亦是凍瘡的好發部位。深秋以後,氣溫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內的血流也隨即變得緩慢。當溫度低於10攝氏度時,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靜脈迴流不暢,從而發生凍瘡。也有部分患者是因為血管先天性變異、血管狹窄導致血流不暢而誘發凍瘡的。因此,預防凍瘡應針對其發病機理,提前採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攝氏度的水和一盆45攝氏度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鍾,然後再浸泡於高溫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

服、擦葯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醯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塗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於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後可用),每日擦2-3次。也可取中葯三七、紅花、赤芍、雞血藤等各適量,水煎取液,局部擦洗。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鍾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鍾,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葯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

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皮膚,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蘿卜

將蘿卜切片,用電爐或
炭火等熱源烘軟,貼在凍瘡患處,繼續烘烤,距離與熱度感覺舒適為度,過不了幾分鍾凍瘡處有發癢的感覺直至腫消失。

白菜

白菜、茄子根等量洗凈後煎濃湯,趁熱洗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

山楂

將山楂1枚置於火爐上燒熟變軟,稍冷後搓成泥狀塗患處,同時將患肢置於火爐上方烘烤,邊塗邊輕揉患處皮膚,直到楂泥變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療3-5次。
治凍瘡的良方哦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鍾,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局部,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局部皮膚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傷濕止痛膏貼敷局部治療皮膚紅腫、自覺熱癢或灼痛的一度凍瘡,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溫水將患處洗凈,擦乾後將葯膏緊貼在患處皮膚上,一般貼24小時可痊癒,如未愈可再換貼幾次。皮膚破潰或過敏則不宜貼敷。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葯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葯葯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凈後,直接撒雲南白葯葯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傷濕止痛膏的妙用治凍瘡:傷濕止痛膏可用於未破潰的凍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癢痛,先用熱水洗凈局部擦乾,然後貼上膏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8.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凈,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局部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黃瓜時,用瓜蒂反復擦常發生凍瘡的部位,只要堅持經常,保證不再復發。

10.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11.凍瘡初起時,用熱醋塗抹, 醋干後, 再行塗抹, 一日數次, 可見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鍾,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皮膚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閱讀全文

與皮膚科如何醫治凍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5歲乾性皮膚起痘用什麼護膚品 瀏覽:290
深海娜美皮膚多少錢 瀏覽:532
正品減肥多少錢 瀏覽:837
蒙妮坦美容養生館靖南店怎麼樣 瀏覽:417
蘭州哪裡有白癜風醫院 瀏覽:50
做隆鼻哪裡整形醫院比較好 瀏覽:590
怎麼測試皮膚的年齡呢 瀏覽:516
植藻水能量化妝品多少錢一瓶 瀏覽:350
贛州市皮膚病哪裡最好的醫院 瀏覽:741
晩上吃什麼水果減肥 瀏覽:824
上海美容紋眉多少錢 瀏覽:506
汽車美容店換機油要什麼證 瀏覽:196
八大處整形外科醫院住哪裡 瀏覽:612
化妝生產許可證號在哪裡 瀏覽:212
中性皮膚適合用哪個護膚品比較好 瀏覽:192
舟山婦科醫院怎麼樣 瀏覽:928
皮膚敏感期擦什麼護膚品 瀏覽:755
水劑類化妝品包括哪些 瀏覽:921
珠海整形醫生方明技術怎麼樣 瀏覽:567
無錫整形哪裡好擅選瑪利亞重點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