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的梅花針怎麼用
梅花針療法(皮膚針)
梅花針又名皮膚針,小兒外或七星針。該療法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了。在《靈樞經》里「毛刺」,「揚刺」的描述跟梅花針治療有許多相似之處。梅花針式樣有好幾種,由於針數多少的不同,名稱也各異。古人把5根針捆成一束,很象梅花的樣子,稱梅花針;將7根針捆成一束的叫七星針。此外,由於刺得淺,所謂「刺皮不傷肉」,又稱皮膚針。此療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有效、適應范圍廣等優點,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
梅花針療法治病的機制是什麼
祖國醫學認為「有病之於內,必形諸於外」。人體內部臟腑有病,可在外部體表上表現出來。因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五臟六腑,四肢五官,皮毛筋骨,肌肉血脈,各有其不同的生理活動,相互關聯,共同維持機體的統一平衡。這種有機的配合,主要是依靠人體的經絡系統來實現的。一旦病邪侵入人體,通過經絡傳入臟腑;反過來,臟腑有病,也可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此療法是通過刺激人體某一部位,達到調整機體,治療疾病的目的。雖然所刺部位不一定是經穴,但由於十二經脈、十五別絡及皮部絡脈的絡屬關系,故刺激這些部位同樣可達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其療效的產生,主要是通過皮部經脈、經絡與內臟互相聯系的關系來實現的。
梅花針療法有哪些適應證與注意事項
一般針刺適應的范圍,均可用梅花針治療。多用於治療感冒、頭痛、急慢性氣管炎、關節痛、皮膚麻木、腰肌勞損、失眠、高血壓、痛經、脫發、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多發性神經炎、三叉神經痛、小兒麻痹以及多種皮膚病。但對於急性傳染病、皮膚燙傷和潰瘍則需禁用。
進行治療時,應先選擇好施針部位,將針具及皮膚以75%酒精消毒。持針有一定講究,握針不能過緊或過松,過緊了會使腕關節肌肉緊張,影響靈活運動,過松又會使針身左右擺動,引起出血。其手法要求用腕力彈刺,如雞啄食一樣,用手腕的彈力,把針尖叩刺在皮膚上,隨即借著反彈力作用,把針仰起,如此連續叩打。刺時落針要穩准。針尖與皮膚呈垂直接觸,提針要快。不能慢刺、壓刺、斜刺、和拖刺。頻率不宜過快或過慢,一般每分鍾叩打70~90次。叩打的強度可根據病情、體質、部位選擇不同的手法。通常選用輕、中、重3種手法。頭部、眼圈、小兒及體質較差的患者宜輕刺。操作時,腕力輕,沖力要小,叩打到皮膚略有潮紅為度。壯年皮膚肌肉結實的部位及痛甚處宜重刺,叩打時,腕力易重,沖力大;叩打到局部皮膚明顯發紅,並可有輕微出血的程度。中度刺激介於輕重之間;叩打到局部潮紅、丘疹,但不出血的程度。
梅花針叩打的部位分常規部位、重點部位和局部。常規部位是背部,脊柱兩側,自胸椎起至骶部為止,各縱刺1~2行,第一行距脊椎棘突1~2厘米,第二行距棘突3~4厘米。許多病都把叩打這些部位作為常規部位。重點部位是指患某些病症時,在脊椎兩側或一定經穴上出現的反常病理反應,它是疾病性質和發展的重要指征,也是決定治療部位和檢驗療效的標志。最常見到的陽性物和陽性反應如結節物、條索狀物、泡狀軟性物及局部的酸、麻、脹感。如慢性肝炎病人可在肝俞穴附近摸到結節或條索狀物,肺結核病人可見肺俞穴或中府穴有明顯壓痛。所謂重點叩打部位,就是在這些異常反應區進行重刺或密刺。局部叩打即平常所說的「阿是穴」,即病情反應在哪裡,就在哪裡叩打。如胸部疾患,宜沿肋間橫向叩打;乳部疾患須繞乳房環刺;頭部疾患則可由前額至後枕進行縱刺,也可沿經絡或神經分布叩打。
梅花針治療出現暈針時如何處理
在治療過程中,偶爾也可出現暈外現象,暈針的原因,多是初診,害怕扎針,精神緊張,或治療部位較廣,刺激強度過大,或由於患者過度疲勞,或是飢餓所引起。
暈針發生時,患者感到頭暈,眼花,惡心,嚴重時臉色蒼白,脈搏細微,手腳發涼,血壓下降,甚至失去知覺。
出現上述症狀時,應立即停止針刺,輕的卧床休息片刻,喝些溫開水或糖水,就能恢復;嚴重的可用梅花針重刺骶部或後頸部,或叩打人中、合谷、足三里、湧泉等穴位,可促其蘇醒。
2. 臉部放血有什麼用
放血就中醫角抄度而言,的確具有美容襲功效,但美容放血和一般放血方式不同。放血促進美容的原理,也是基於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因此改善臉部膚況;鄒瑋倫醫師表示,尋求美容放血的人士,青春痘及斑點的問題多有改善。
放血是採用極細微的梅花針,在臉部取主治穴道針刺,拔針時稍微用力,此時穴位可能會排出極微量的血,所以也被稱為放血美容。
(2)皮膚針什麼用擴展閱讀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治療方式,有出血體質、血友病和暈血者一般是禁止使用的,另外孕婦也不宜這種治療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最後提醒,除急救外,其他需要放血的病症建議找醫生或在專業指導下操作,以免因不當的方式加重病情。
3. 皮膚針怎麼用
【操作方法】 針具及叩刺部位用酒精消毒後,以右手拇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握專住針柄,無名指、小屬指將針柄末端固定於小魚際處,拇中二指夾持針柄,食指伸直壓在針柄上,針頭對准皮膚叩擊,運用腕部的彈力,使針尖垂直地刺入皮膚後立即彈出,如此反復叩擊,以叩至局部皮膚略見潮紅或隱隱出血為度。注意叩刺速度要均勻,並可根據病情需要循經叩刺、穴位叩刺或局部叩刺。
【注意事項】
1.注意檢查針具,發現針尖鉤毛或缺損,針鋒參差不齊者,須及時修理。
2.針具及針刺局部皮膚應消毒,以防感染。叩刺後皮膚如有出血,須用消毒干棉球擦拭乾凈,保持清潔。
3.操作時針尖須垂直上下,用力均勻,避免斜刺或鉤挑。
4.局部皮膚有創傷及潰瘍者,不宜使用。
4. 水光針有什麼作用
水光針的作用:
1、真皮層直接補充水分,讓肌膚100%的水潤彈。
2、使皮膚晶瑩剔透,氣色佳。
3、雙重美白因子直入真皮抗氧化,一白到底。
4、祛除面部細小皺紋改善光老化年輕貌美,嫩得很。
5、從內至外、從深至淺,提亮膚色有光澤有亮度。
6、痘痘的天敵,緊致縮小毛孔使皮膚細膩零毛孔。
7、刺激皮膚生成新的膠原蛋白帶走斑點緊致無暇。
(4)皮膚針什麼用擴展閱讀:
水光針近年越來越火,成為眾多女性美膚首選。然而,不少女生都會對水光針有一定的誤解。其實,並非如此。
誤解一:水光針可以自己在家裡注射。
不能。水光針注射原本就是醫療美容範疇,它同注射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一樣。必須選擇專業醫生進行操作,否則出現差錯後果將不堪設想。
誤解二:水光針成分越多效果越好。
不一定。每個人的皮膚情況不同,只有搭配出最適合自身皮膚的針劑,水光針才能發揮最好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水光針復合配方針劑火爆的原因。水光葯物的配比不是越多越好,我們應針對患者皮膚問題給予對症治療。而使用最少的葯劑解決顧客最真實的問題,這才是水光針注射的根本。
誤解三:水光針能一次解決祛斑,祛魚尾紋。
不準確。雖然水光針各種萬能,但對於黑頭、斑、深層皺紋、痘坑都沒有特別效果,只有淡化斑痕、祛除細紋的輔助作用。
有人會說水光針中肉毒素就有除魚尾紋等動態紋路的作用呀。是的,這是沒錯,不過水光針注射在真皮層,並不是注射至肌肉層,所以水光針中的肉毒素祛除深度動態紋的效果並不顯著,只能淡化細紋。
誤解四:水光針注射後,三天不能洗臉。
不會。上午注射的晚上可以洗臉,下午注射的建議第二天早上洗臉。術後3天內建議化淡妝,3天之後可以正常化妝。水光針注射之後運動等日常生活都不會有影響。
5. 梅花針有什麼功能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
梅花針 梅花針是祖國針灸醫學遺產的一部分,對於很多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梅花針為叢針淺刺法,是集合多支短針淺刺人體一定部位和穴位的一種針刺方法,是我國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針法的發展,臨床應用極為廣泛。首先,要掌握一套熟練的經絡檢查法,要善於用拇指的指腹在患者體表反復循按,觸摸、推壓,找出病區及鄰近部位和脊柱及其兩側的陽性反應處,如條索狀物、結節狀物、泡狀軟性物等,或是酸、痛、麻木等感覺異常處。檢查時要有耐心,注意詢問患者,觀察患者的表情,找出陽性反應處時應立即打上標記,以免在叩刺中遺忘或再次尋找浪費時間和精力。因為這些陽性反應處是非常重要的叩刺治療部位。即梅花針治療的首選部位。陽性反應物的多少與病情的輕重多成正比,多則病重,少則病輕。我們的臨床經驗證實,叩刺後隨著陽性反映處的減少和減小,疾病就隨之逐步減輕,陽性反應處徹底消失後,疾病就痊癒了。如慢性氣管炎,在第一胸椎至第八胸椎兩側及腰部有條索狀物及壓痛,頜下有結節,如慢性胃炎在第五胸椎至第十二胸椎兩側有結節,條索狀物及泡狀軟性物,如慢性盆腔炎在小腹、腰、骶、腹股溝有結節及條索狀物,堅持長期叩刺這些疾病的陽性反映處後,均能使其逐漸消失而達到治癒的目的。若陽性反應物較多,病屬頑固,需耐心長期叩刺方可治癒。 三棱針 用於刺破出血的醫針。多用不銹鋼製成。針柄呈圓柱狀,針身至針尖呈三角錐形,刃尖鋒利,分大、中、小三型,臨床可根據不同病症及病人形體強弱,適當選擇用針型號。用三棱針刺破浮絡、孫絡,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有疏經通絡、活血化瘀、開竅清熱、消腫止痛的功效。 治療方法 有點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種。①點刺法。用針迅速刺入體表,隨即將針退出的一種方法。多用於指、趾末端穴位。針刺前,先將三棱針和針刺部位嚴格消毒,並在針刺部位上左右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後右手持針,拇食二指挾持針柄,中指緊貼針體下端,裸露針尖,對准所刺部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隨即將針迅速退出,令其自然出血,或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以利出血,最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②散刺法。即在病灶周圍進行多點點刺的一種方法。根據病變部位的大小,可刺10~20針,由病變部位的外緣環形向中心點刺。針刺深度根據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本法還可與拔罐療法配合,一般在本法應用後,再局部拔罐,以加大出血量。③挑刺法。用三棱針刺入治療部位皮膚,再將其筋膜纖維挑斷的方法。針挑前先用左手按壓施術部位的兩側,使其皮膚固定,右手持針,將腧穴或反應點的表皮挑破,深入皮肉,將針身傾斜並輕輕地提高,挑斷部分纖維組織,然後局部消毒,覆蓋敷料。 三棱針治療取穴與毫針治療取穴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相同處是根據中醫的臟腑、經絡、氣血理論辨證施治,也要遵循腧穴的近治作用、遠治作用、特殊作用來選穴、配穴。不同處是三棱針以放血為主,進針的部位不一定在十四經穴上,有的是離穴不離經。主要是選取穴位處或穴位附近瘀阻明顯的血絡。有時選取的穴位從經絡循行方面來看,與病變部位並無直接關聯,但在實際經驗方面卻是行之有效的。 注意事項 臨床使用三棱針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局部皮膚和針具要嚴格消毒,以免感染。②熟悉解剖部位,切勿刺傷深部大動脈。③一般下肢靜脈曲張者,應選取邊緣較小的靜脈,注意控制出血。對於重度下肢靜脈曲張者,不宜使用。④點刺、散刺時,針刺宜淺,手法輕快,出血不宜過多。⑤施術中要密切觀察病人反應,以便及時處理。如出現血腫,可用手指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出,仍不消退,可用熱敷以促其吸收。如誤傷動脈出血,用棉球按壓止血,或配合其他止血方法。⑥虛證、產後及有自發出血傾向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牽引 康復方法之一。用特製的牽弓滯和裝置,對人體某部位進行牽拉練習。目的是增大椎體間隙和椎間孔,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和椎動脈的扭曲,緩解肌肉痙攣,使凸出的椎間盤復位。常用的有治療頸椎病的頸椎牽引、腰椎間盤突症的骨盆(腰椎)牽引以及改善和增進四肢關節功能的功能牽引。其裝置可利用重錘、彈簧秤或旋緊螺旋桿作牽引力的非機動牽引床,或使用電子裝置自控的機動牽引床。 如果依照關節來分,牽引可分為脊椎或四肢關節的牽引。在臨床上,脊椎牽引較常被使用;而脊椎牽引中,又以腰椎牽引及頸椎牽引最為常見。
滿意請採納
熱衷於為網友服務的我為你解答!
6. 使用皮膚針針灸的話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使用皮膚針時針具必須消毒好,最好選擇像雲龍這樣的大品牌產的,出廠時滅菌相專對完善,針尖必須屬平齊、無鉤,叩刺時必須垂直叩打,叩刺後局部有出血者,須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以免感染,局部皮膚有潰瘍或破損不宜使用,等等。
7. 梅花針怎麼用
方法
叩刺法
叩刺法有壓擊法和敲擊法,壓擊法即拇指和中指、無名指掌住針柄,針柄末端靠在手掌後部,食指壓在針柄上。壓擊時手腕活動,食指加壓,刺激的強度在於食指的壓力,適合於硬柄針。敲擊法即 拇指和食指捏住針柄的末端,上下顫動針頭,利用針柄的彈性敲擊皮膚,刺激的輕重應根據針頭的重量和針柄的彈力,靠顫動的力量來掌握,適合於彈性針柄。根據患者體質、病情、年齡、叩打部位的不同,有弱、中、強三種強度。叩刺部位須准確,每叩刺一針之間的距離約在0.3-1.0cm之間。一般每日叩刺一次,連續治療7-10日為一個療程,如系慢性頑固性疾病,可持續多治療幾個療程,療程之間可間隔3-5日。刺血拔罐法治療各種痛症療效特佳,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出血量須適當,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叩擊技巧
梅花針叩刺時要靈巧地運用手腕部彈力,使針尖叩擊到皮膚後,由於反作用力迅速彈起,僅在表皮上一擊而起,急刺速離,要有彈性,彈跳著連續有節律地叩刺,要做到平穩,准確和靈活,叩刺速度要均勻,要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勻地亂刺。如持針不牢,提針慢或針尖帶鉤,都容易產生拖刺,容易劃破皮膚,形成「一」字形的傷痕,並使患者產生刺痛和畏針。針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將針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復操作。防止針尖斜著刺入和向後拖拉著起針,這樣會增加病人的疼痛。
注意正確選配治療部位
第一種方法是局部施術法,如斑禿,可直接叩刺脫發處,很快就能長出新發;神經性皮炎可直接叩刺皮損部位,風濕性關節炎直接叩刺疼痛關節,均可收到佳效。 第二種方法是辯證循經叩刺法,臨床根據病屬何經則取該經的循行部位叩刺治療。第三種方法是取患部前後相對應的部位施術。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可叩刺腫大的甲狀腺後,再叩刺項部的相鄰穴位:如膽囊炎,叩刺膽囊區皮膚後,可叩刺其背部相對應穴位,如膽俞。第四種是遠近配伍施術法。叩刺局部後,再叩刺背部脊柱及其兩側和相關經絡循行部位。如頭痛,除了叩刺頭痛部位和頸椎及其兩側外,還可以叩刺相關經絡的循行部位,如前頭痛、側頭痛、後頭痛和頭項痛要分別叩刺手是陽明經、少陽經、太陽經及厥陰經肘膝以下的經絡循行部位。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除了叩刺和十二指腸的體表投影部位以外,還可叩刺腰背部第七胸椎至第一腰椎之間及其兩側,最後再叩刺足陽明胃經膝關節以下的循行部位,收效極佳。
8. 梅花針治療真的好用嘛
如果是真性近視不管用! 如果是小孩子假性近視按摩一下也管用
9. 如何使用皮膚針治療頭痛
皮膚針又稱「梅花針」「七星針」,是以多支短針組成的,用來叩刺人體一定專部位或穴位的一種針具。一般分屬為循經叩刺、穴位叩刺和局部叩刺3種,叩刺部位0.5%碘酊消毒,以右手拇指、中指、無名指握住針柄,食指直按針柄中段,針頭對准皮膚叩擊,運用腕部的彈力,使針尖叩刺皮膚後,立即彈起,如此反復叩擊。
在阿是穴與循經選腕、踝關節以下腧穴叩刺,一般可用中等偏重的強度叩刺,若久痛入絡,氣滯血瘀者,阿是穴宜重叩至微出血為度。
使用梅花針取穴脊柱兩側,以頸椎、骶椎為主,頭部阿是穴。
取穴太陽、印堂、風池、天柱、攢竹、上星。急性頭痛每日扣刺1~3次,慢性頭痛或體質較弱的患者,隔1~2日1次,一般8~12次為一療程,停5~7天,如未愈再進行下1療程。
三叉神經痛也可使用梅花針治療,取穴為頸後、脊椎兩側、耳顳前、頜下、眼前和口周圍。
10. 用皮膚針敲頭會不會掉發
掉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1、精神壓力過大。長期充滿壓力的生活容易導致精神長期緊專張或是壓屬抑,從而容易使頭部的局部微循環發生障礙,長期如此,則會造成頭發的病態性脫落。
2、新陳代謝失衡。平衡的新陳代謝結構能為頭發及頭皮層提供充分的營養,維持頭發的正常的生理生長過程。但是如果新陳代謝系統失衡破壞,就會導致大量的頭發脫落。
3、內分泌失調。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維持在正常的狀態。當人體的內分泌失調例如當雄性激素荷爾蒙失調後,就很容易引起頭發的脫落。
4、外界對頭發的直接傷害。電燙、染色、捲曲或拉直都容易對頭發造成損害,頻繁進行會使頭發失去光澤和彈性,甚至會引起脫發。還有陽光下長時間的暴曬,非常不利於毛發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