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00字左右的美容解剖學的學習心得
、什麼是‚心得體會"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心得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怎麼寫?心得體會的寫法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 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的心得
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 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華考範文網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認識,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全面性、系統性和深刻性。在表現手法上,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1、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3、要寫得有真情實感 不要矯揉造作地拼湊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紹文章內容,下半篇對照自己聯系實際來個自我批評,最後再來寫上幾句空洞的保證。我們要開放思路,在真正理解原文閃耀的思想火花和藝術力量中真切的感受會驟然產生。
4、寫獨特新鮮的感受 檢查式的讀後感不可取,要盡力寫出有新意的見解來感染讀者。例如王安石《讀孟嘗君傳》該文一反常人論調,說孟嘗君只是好做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所以真正有治國之才的士一個也沒得到。全文不到一百字,卻被譽為駁論文的‚千秋絕調‛。
(四)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臵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Ⅱ 美容人體解剖學的筆記摘錄
美容是來一種改變原有的有良行源為和疾病(面部),使之成為文明的、高素質的、具有可以被人接受的外觀形象有活動和過程,或為達到此目的而使用的產品和方法。醫學美容是指運用一系列侵入皮膚內的醫學手段,對人體的容貌與身體各部位進行維護、修復和再塑。生活美容是指專業人士使用專業的護膚化妝品和專業的美容儀器,運用專業的護膚方法和按摩手法,對人體的肌膚進行全面的護理和保養。生活美容可分為護理美容和修飾美容兩大類。
Ⅲ 美容解剖學的介紹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人的天性,是推動人類不斷進化的高雅文明行為。周酈楠、李福耀編著的《美容解剖學》完整全面地論述了美容學的要點,頗具參考價值。
Ⅳ 簡述學習美容應用解剖對我們美容專業有什麼幫助
那麼學習美容啊,用解剖對我們的美容肯定是有一定的幫助的,這個肯定是毫無疑問的
Ⅳ 藍熙美容的兒皮膚解剖學講解與分析你知道嗎
二。皮膚的分層,
皮膚由外向內可分三層,表皮層,真皮層 皮下組織 .另外皮膚還有一些附屬器官(皮脂腺,汗腺,毛發,指甲)
先說表皮
表皮是皮膚的最外層,覆蓋全身,有保護的作用,表皮的平均厚度為0.07到2毫米 表皮沒有血管,但有很多細小的神經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激,產生觸覺,痛覺,冷覺,熱覺,壓力覺等感覺.
現在說真皮,
真皮位於表皮深層,向下於皮膚組織相連,於後者無明顯界限,真皮由緻密結締組織組成其內分布著各種結締組織細胞和大量的膠原纖維彈性纖維,使皮膚既有彈性,又有韌性。結締組織細胞以成纖維細胞和肥大細胞較多。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的真皮較厚,約3mm以上,眼瞼等處最薄,約0.6mm。一般厚度在1—2mm之間。真皮可分為乳頭層和網狀層。 皮比表皮厚,主要有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含有大量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真皮位於表皮和皮下組織之間,主要由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網狀纖維和無定型基質等結締組織構成,其中還有神經和神經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膚的附屬器
現在說皮下組織,
皮下組織屬於間葉組織,主要組成成分為脂肪細胞、纖維間隔和血管。此外,皮下組織內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經、汗腺體以及毛囊(乳頭部)。脂肪細胞為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直徑約為94微米,打折可達120微米。胞質內充滿脂質、少數線粒體和較多游離核糖體,胞核擠向邊緣切變扁平。脂肪細胞聚集,想成大小不一的脂肪小葉,其間以纖維間隔為界(脂肪小葉間隔)。皮下組織內富有血管,由小葉間隔小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伸入脂肪小葉並圍繞著每個脂肪細胞。毛細血管基底膜於脂肪細胞胞膜緊密接觸,有助於血液循環和脂質的輸送。皮下組織分布於真皮和肌膜,上方於真皮、下方與肌膜密接,光不予體表,形成所謂脂肪層,占體重的18%。其厚度因體表部位、年齡、性別、內分泌、營養和健康狀態等而有明顯差異。
三。皮膚的作用
1、保護作用(含角質層,透明層)
2、感覺作用(有感覺神經末梢)
3、調節體溫的作用
4、分泌和排泄的作用(汗腺和皮脂分泌汗和皮脂)
5、吸收的作用(角質層通過吸收水份和營養,讓毛囊孔和汗腺吸收後到真皮層)
6、代謝的作用
Ⅵ 美容解剖學的目錄
緒論
第一章總論(1)
第一節現代人體美(1)
一、畫家的人體美標准(1)
二、人體的黃金分割定律(1)
三、人體曲線美(4)
四、比例學說(6)
五、人體測量學家的人體美標准(7)
第二節人體的體型(7)
一、體型的分類方法(8)
二、健美體型的基本標准(10)
三、影響體型的因素(10)
第三節人體的測量(19)
一、概述(19)
二、常用人體測量點(20)
三、常用人體測量法(24)
第二章皮膚和皮下組織(36)
第一節皮膚(36)
一、概述(36)
二、皮膚的結構(36)
三、美容手術的切口方向選擇原則(41)
四、皮膚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42)
五、皮膚的附屬器(43)
六、皮膚的再生(48)
七、皮膚的生理功能(49)
八、皮膚的類型(50)
九、健美皮膚的判斷依據(51)
十、皮膚的性別差異(51)
十一、皮膚解剖生理的年齡變化(51)
第二節皮下組織(53)
一、皮下組織的結構(53)
二、皮下組織的功能(55)
第三章頭頸部(57)
第一節顱的整體觀(57)
一、顱的前面觀(58)
二、顱的側面觀(59)
三、顱的上面觀(59)
四、顱的後面觀(60)
第二節頭型(60)
一、頭型的分類(61)
二、頭型的美學觀察(62)
第三節腦顱部(62)
一、額頂枕區的層次結構(63)
二、顳區的層次結構(64)
三、顱頂部的血管和神經(66)
四、頭發(70)
第四節面部(73)
一、面部的分區(73)
二、面型(73)
三、面貌(76)
四、影響面型和面貌的解剖學因素(78)
五、面部的層次結構(79)
第五節額面部(102)
一、境界(102)
二、分型(102)
三、額的突出度和傾斜度(103)
四、額面部的美學觀察(104)
五、額面部美容整形的應用解剖(105)
第六節眼(106)
一、眼眶(106)
二、眉區(111)
三、眼瞼(117)
四、眼球的美容解剖學(136)
五、眼的類型(140)
六、眼的美學(141)
第七節鼻(144)
一、外鼻(144)
二、鼻腔(161)
第八節耳(165)
一、耳郭的形態(165)
二、耳郭的位置(166)
三、耳郭的傾斜度和外展度(167)
四、耳郭的結構(167)
五、耳郭的血管和淋巴迴流(169)
六、耳郭的神經(170)
七、耳郭的類型(171)
八、耳郭的測量(176)
第九節頜面部(177)
一、上、下頜骨(177)
二、顳下頜關節(183)
三、提頜肌(186)
四、唇頦部(189)
五、頰部(192)
六、腮腺咬肌區(197)
七、牙解剖簡介(199)
八、頜面部的美學觀察(204)
九、頜面部常見異常和畸形(206)
第十節頸部(207)
一、頸部的分區(207)
二、表面解剖(208)
三、頸部的層次結構(210)
四、頸前區(214)
五、胸鎖乳突肌(217)
六、頸部美容學(219)
七、常見頸部畸形(219)
第四章軀干(221)
第一節軀干形體美的結構基礎(221)
一、脊柱(221)
二、胸廓(223)
三、骨盆(227)
四、肩部(230)
五、肌肉和皮下脂肪(230)
六、軀乾的圍度(232)
七、軀干形體美觀察(232)
第二節乳房(234)
一、乳房的一般形態(234)
二、乳房和乳頭的位置(234)
三、乳房和乳頭的分型(235)
四、乳房的分區(236)
五、乳房的解剖結構(236)
六、乳房的血管(237)
七、乳房的淋巴迴流(239)
八、乳房的神經(240)
九、乳房和乳暈各徑線的測量(241)
十、乳房體積的測量(242)
十一、乳房美容學(243)
十二、乳房的年齡變化(244)
十三、乳房的異常(245)
第三節腹前外側部(247)
一、腹前外側壁的層次結構(247)
二、腹前外側壁的血管和神經(250)
三、臍部(252)
四、腹部美學觀察(254)
五、腹部常用手術切口(256)
第四節軀幹部的皮瓣和肌皮瓣(257)
一、胸部皮瓣和肌皮瓣(257)
二、腹部皮瓣和肌皮瓣(259)
第五章上肢(263)
第一節上肢的形態及結構特點(263)
第二節肩臂和肘腕的美容學(264)
一、肩部的美容學(264)
二、臂部的美容學(267)
三、肘部的美容學(267)
四、前臂的美容學(268)
五、腕部的美容學(269)
第三節手(270)
一、概述(270)
二、手的形態(271)
三、手的姿勢(280)
四、手部皮膚和淺筋膜(282)
五、掌腱膜(283)
六、手的血管(285)
七、手的神經(290)
八、手弓(293)
九、手的美容學(294)
十、手部常用手術入路(295)
十一、手部美容外科要點(297)
十二、手部常見畸形(298)
第四節上肢皮瓣(299)
一、臂部皮瓣(299)
二、前臂皮瓣(302)
三、手部皮瓣(305)
第六章下肢(307)
第一節概述(307)
一、下肢的形態及結構特點(307)
二、常用體表標志(307)
三、頸干角(309)
四、神經和血管幹體表投影(310)
第二節下肢的美學觀察(310)
一、臀部的美容學(310)
二、大腿的美學觀察(312)
三、膝部的美學觀察(313)
四、小腿的美學觀察(314)
五、足的美學觀察(315)
第三節下肢皮瓣和肌皮瓣(318)
一、皮瓣(318)
二、肌皮瓣(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