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立秋了什麼護膚品比較好用
秋天需要多多補水,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護膚品都用補水保濕的就可以了
B. 立秋時節我們適宜做什麼事情
立秋時節,幾場秋雨,氣溫大大下降
此時,這種涼爽舒怡的天氣正是鍛煉專身體的黃金季節屬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是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01爬山:加強心、肺功能
適合人群: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
02慢跑:增加能量消耗
適合人群:中年人(亞健康者更為有效)
03冷水浴(5-20℃):增強免疫力
適合人群:無疾病、身體狀況正常的人群。
立秋飲食--有講究
1、多吃酸性食物----補肝氣、收斂肺氣
2、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易上火
3、多吃魚----脂肪低,有降糖、護心、防癌作用
4、適量食用高蛋白食物(如肉類)----會增加腸胃負擔
5、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飲食應注意養肺
C. 立秋後,補血養氣是關鍵,每天多做這幾件事,會美容養顏又健康
立秋之後天氣依然非常的炎熱,為了能夠達到消暑清涼的效果,很多人依然非常喜歡吃一些冰激凌,冷飲等。在大熱天里小麗不喜歡去吃飯,所以在她的桌子上總會有各種各樣好吃的小零食,剛開始的時候,小麗對於這樣的生活真的是非常享受,但是不久之後她卻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虛弱了,經常會出現頭暈眼花月經不調的情況,這讓她十分的懊惱。
3、補血氣的「好助手」:「姨媽茶」
很多女性會存在身體虛弱的情況,而氣血不足也會對子宮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說一定要及時的補養氣血,平時泡水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紅棗,枸杞桂圓等食材泡成茶不僅可以暖胃,而且還可以補氣血。
D. 立秋後吃什麼東西最美容養顏防治百病
大豆:大豆對於女性來說是非常好的食品,其中含有的維生素E可以延緩皮內膚衰老、防止
色素沉著
,此外大容豆里的卵磷脂還可以延緩女性的衰老、推遲更年期的來臨。
蜂蜜:蜂蜜含有大量易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及糖類,對於皮膚是絕佳的保養品,此外秋天多食用蜂蜜還
可潤
肺去燥,從內養外。
E. 立秋之後,堅持吃哪些食物即美容養生又滋潤身體
小心秋燥傷身,教你吃5種食物即美容養生又滋潤身體:
1、蜂蜜
銀耳是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它本身具有不錯的養生效果,常與紅棗,枸杞,木瓜,薏米,山楂等食物一起煲湯熬粥來喝。銀耳具有生津潤肺的功效,對預防秋燥很有幫助,如果感覺口乾舌燥、心煩意亂,那麼喝一杯碗銀耳粥或者湯,那麼會有一種得到滋潤的感覺,身體會變得比較的舒服。因此,立秋之後吃點銀耳是很不錯的選擇。
此外,立秋之後天氣逐漸的乾燥起來,那麼人就容易被燥邪侵體,在秋季多喝水,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潤燥的作用,讓我們免受秋燥之苦,減少吃冰涼食物的次數了,要多吃溫熱的食物,這樣才能夠養好我們的脾胃,脾胃好,對預防秋燥也是有幫助的。
F. 立秋怎麼養生 立秋養生小常識
立秋要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預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等功能,很適宜有內熱,出現肺熱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結的人食用。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狀。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療效。
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
秋燥易傷肺,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同時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食酸以收之。
另外,在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氣血,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立秋要祛暑降溫
立秋後,盡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措施有三: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例如:西瓜、梨、黃瓜、葡萄等,其性味寒涼,多食可能傷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立秋後少吃秋瓜
立秋之後還要謹記「秋瓜壞肚」。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立秋要預防感冒
立秋後,白天炙熱的氣溫到了晚上,就會開始變得清涼起來,因此,早晚溫差過大容易引起頻發感冒等。專家提醒,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
有些朋友習慣於在家赤膊睡覺,再加上空調溫度設定太低,夜晚睡眠時寒氣侵體,體質下降,誘發感冒、肩頸疼痛等疾病。專家表示,立秋過後,天氣將逐漸轉涼,提醒廣大市民在居家環境中不宜24小時空調全開,尤其是夜間,盡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另外,出門當心淋雨,容易引起身體不適。提醒出門時最好隨身攜帶雨具,或備件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立秋還須防治「空調病」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 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狀。
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二是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湯。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調病」。三是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 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易開空調。必要時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
立秋運動要適量
立秋後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著點。相同的環境,相同的運動強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於年輕人。受傷、受損、心腦血管意外等發生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年輕人。所以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不適合中老年人。
像游泳、太極拳這些運動項目還是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的。尤其是太極拳,柔中帶動,重心轉移的流暢有助於肌肉的協調和平衡的訓練,是很好的運動。注意運動前要有5至10分鍾的暖身運動,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鍾的緩和運動。總之,這個季節進行運動要注意幾點: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立秋起居要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G. 快立秋了,我們對於保健養生要怎麼做呢
8月7日,是立秋的日子。
飲食方面貼秋膘除秋燥,啃秋怎樣挑選西瓜,立秋後要注意滋陰養肺,運動健身減肥,強身健體,炎炎夏日已過,皮膚美白補水要跟進!下面就跟隨經驗小編一起看看立秋的養生習俗吧。
當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你對本文總結的習俗有什麼不同見解嗎,你有哪些獨特的養生習慣和方法呢,不妨通過評論告訴我們哦!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而秋季又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俗語:早上立了秋,晚上涼悠悠。此外,今天又剛好是末伏頭一天(庚日),立秋逢庚日叫做"伏包秋",這種現象很少見(30年4次),諺雲: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死牛。因此,今年立秋以後應該比較涼快。
-----------------【伏包秋的習俗】----------------
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老牛。」若想知道立秋後到底是熱是涼,須看立秋的時候是「伏包秋」還是「秋包伏」。俗諺雲:「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所謂「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說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於末伏規定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況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後,俗稱「秋包伏」。由於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說,「伏包秋」在立秋後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熱得時間較短,所以說「伏包秋,涼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後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熱得時間自然就長,所以說「秋包伏,熱得哭」。
-----------------【立秋的習俗】----------------
秋是肅殺的季節,預示著秋天的到來。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養生,凡精神情志、飲食起居、運動鍛煉、皆以養收為原則。
飲食養生:貼秋膘、止咳潤肺
1
滋補紅燒肉的做法
(1)原料:五花肉1000g ;大蔥2根;大蒜4瓣;桂皮1片;八角2粒;老薑1塊;冰糖2湯匙(30g);老抽2湯匙(30ml);料酒2湯匙(30ml);溫水1大碗
(2)豬肉切成大塊,保證每塊都有皮和肥瘦肉;蔥切長段,姜切大片。
(3)鍋燒熱,碼入肉塊用中火煎炸,肉中的油脂會逐漸滲出。過程中可不斷翻動,肉塊煎至每個面都成金黃色,盛出備用。
(4)倒掉鍋內豬油,只保留一點底油,將冰糖倒入,燒至溶解呈黃色,即可先熄火,記住不能燒焦。將煎好的豬肉入鍋拌均勻,使每塊肉均勻沾滿糖色。
(5)蔥段、薑片、大料、桂皮和大蒜入鍋,加入料酒、老抽和沒過肉面的溫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滾,調小火燉40分鍾,肉熟爛、湯汁收濃即可。
2
止咳潤肺--川貝冰糖燉雪梨
(1)原料:雪梨1個,冰糖25克,川貝少許;
(2)雪梨洗凈削皮切開去核掏空,成一個梨盅;
(3)梨盅里放入幾粒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簽固定『
(4)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鍾即可
END
啃秋:怎樣挑選西瓜
1
啃秋又叫咬秋,搶秋膘等等,主要意思就是在立秋這一天吃些東西來補,城市裡的人在立秋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那麼怎樣才能挑選到好吃又甜的西瓜呢。
2
聽聲音,耳朵離西瓜近點,用手掌輕拍西瓜或者用一個手指彈西瓜,如果是熟瓜將會發出「嘭嘭」的聲音,如果是生瓜會發出「當當」聲音,如果是過熟的瓜會則是「噗噗」的聲音。還可以把西瓜放在耳邊,用兩手輕輕的擠壓,熟瓜會發出裂的聲音。
3
稱重量,如果是同樣大小的兩個西瓜,熟的那個西瓜會比較輕。而且熟瓜放入水中會浮起來,而生瓜則會下沉。
4
觀形狀,要選擇表皮光滑、紋路明顯、體型勻稱的西瓜,而那種尖頭歪腦的西瓜則肯定不好吃。特別要注意西瓜的屁股部位,以四周飽滿,中間凹陷較深為宜。而頭部的瓜藤則以綠色的為佳,其他如黑褐色、黃色都不好吃。
5
摸表面,皮滑而且硬的瓜一般較好,而那種軟軟粘粘的表皮則不好。
6
看西瓜果肉,果肉以淡紅色帶沙瓤含水分多的最好吃,夾白的西瓜不好吃,西瓜熟爛之後程大紅色也不好吃。
7
看西瓜籽的多少,一般籽多的西瓜不好吃,而且來回吐籽太麻煩,但是完全無籽的瓜也不太好吃。建議選哪種籽量偏少的西瓜。
END
立秋飲食養生的注意事項
1
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2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3
肺與秋氣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葯、藕、平菇、番茄等等;
4
另外有三類人群要格外需要注意:
第一,脾虛患者。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慾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第三,老年人及兒童。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慾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和丸、香砂養胃丸等。
END
立秋運動健身養生
1
注意安全不損傷:
秋天氣溫下降,時常陰雨連綿。肌體在這種環境下會引起血管收縮,關節活動能力減弱,極易造成肌肉、關節、韌帶的損傷。專家提醒,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時間長短和內容可以因人而異,一般應該做到身體微微有些發熱比較好。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適當,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2
注意受涼不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較大,加上烈夏過後,貪涼飲冷,脾胃受損,運化失常,濕邪內蘊,受到風邪,容易使人患上了夾濕型感冒。
在運動時,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3
注意補水不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對於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准則。
4
注意適量不過度: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5
推薦立秋後宜做的三種運動:
一是跑步,跑步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工作。
建議:每次不少於40分鍾,速度以中速或慢跑為主。
二是爬山,立秋後早晚溫差大,空氣溫度隨著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遞減,這時爬山,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另外,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煉效果更佳。
建議: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溫度的目的。
三是羽毛球,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它的運動效果也不錯。據有關數據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運動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
建議:運動前准備活動至關重要,以免受傷。
END
立秋後的美容護膚
1
外出時盡可能戴帽子、撐陽傘、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衣褲,以保護肌膚。每次晴天外出時,都應塗防曬品,而且應每隔2—3小時擦一次。而游泳時也應塗防曬品,並且還應使用防水且防曬指數較高的防曬品。
2
只要從事過戶外活動,無論日曬程度如何,回家後都應先洗澡,並以按摩的方式輕輕擦拭全身,先用溫水,再用冷水沖淋,並全身抹些護膚露。 暴曬後,如有條件可用毛巾包著冰塊來冰鎮發紅的被灼傷皮膚以減緩局部燥熱,並盡量少用手抓,否則將會加劇曬後斑的產生。
3
曬後還可取用家中鮮蘆薈,刮出中間的蘆薈物質敷在肌膚上,有鎮定和美白的作用。
4
水是美容聖物,早晨醒來應及早空腹喝涼白開,如在水中加片檸檬,則美容效果更明顯。晚上睡前30分鍾也請喝一小杯水,讓細胞充分吸收,可有效防止皺紋生成。
5
多吃黃瓜、草莓、西紅柿、桔子等,因為其含有大量VC,能有效幫助黑色素還原,協助美白,增進免疫力。
6
充足睡眠,有效緩解生活壓力,多聽音樂,也是美白的好幫手。 少抽煙、少喝刺激性飲料,保證睡眠,可保持肌膚柔嫩光潤。遠離人工添加劑,少吃油炸食品,慎用激素和避孕葯,這些都會直接導致黑色素沉著和雀斑生成。
END
立秋養生八字訣:潤燥、補肺、養陰、多酸
潤燥首選蓮藕: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補肺首選杏仁:杏仁最好與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溫熱時喝;和豬肺一起燉湯,也有滋養緩和之效。當然,當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適當吃一些。甜杏仁和烤過的大杏仁在超市和農貿市場都能買到,苦杏仁一般在中葯店出售,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養陰首選蜂蜜: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在涼拌西紅柿等冷盤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錯;蜂蜜也可和時令水果相拌,味道鮮美;
多酸首選葡萄:葡萄最好整顆吃。葡萄也可以和酒釀、糖桂花等一起熬制酒釀葡萄羹;煮甜粥的時候放一些也不錯。另外,自製家釀葡萄酒,也很美味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