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醫療事故怎麼打官司能打贏嗎
你好,這個醫療事故可能有點難度,如果覺得醫院存在過錯的,可以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② 醫療事故官司怎麼打
第一、如果涉嫌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話是必須先經過醫療事故鑒定,由衛生局組織協調後才交由警方處理的。
但是如果單純的民事賠償責任,是可以直接起訴的,具體是到門診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時效只有1年,注意及時起訴。
第二、關於賠償的問題,首先得說清楚醫生未對患者說明並對患者造成損害的事實,根據《侵權責任法》第55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不說明就是違法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7條,可以要求診所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項目。
但是必須拿出證據證明以上費用確實發生,比如病情加重後去別的醫院就醫的發票等等。
(2)異地美容醫療事故官司怎麼打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程序
1、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當事人可以向當地的醫學會提出申請,當事人在提交相關材料後,醫學會應該在45日內組織鑒定並得出鑒定結論。
這就是採取下一步行動的依據,當然,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可以申請上一級鑒定,但不能對鑒定委員會提起訴訟。
2、收集相關證據
當事人可以將醫院的就診記錄(病歷、發票、病情證明、診斷報告、手術記錄等等)作為證據固定下來。
3、向法院提起訴訟,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以下材料:
(1)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可以委託相關專業人士起草,也可以自行草擬,網路文庫裡面也有很多的模版可以參考。
(2)原、被告身份信息。被告信息個人難以調取,可以委託律師進行查詢。
(3)相關證據。醫療事故鑒定報告、醫院就診記錄等等。
4、開庭審理,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開庭前准備;法庭調查階段;法庭辯論階段;最後陳訴階段。
5、判決,開庭後,法院會在審理期限內進行判決,向原、被告及代理人送達判決書。
③ 整容失敗我想打官司,請問要收集哪些整容醫療事故證據
一、證據的收集和保存。
1、醫療機構相關資料是否有經營許可證等。
2、術專前照相。
3、保存每次屬的就醫資料。例如收據、掛號單、書面就醫記錄等。
4、簽訂手術協議書。
二、整形失敗後的索賠。
1、出現整形糾紛可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並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提出賠償手術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整個過程中的誤工費,評殘後可要求傷殘補助費。
2、如果院方未經核准登記,或者不具備相應資質,或者實施手術人員無醫師資格,應屬於欺詐行為,可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院方應雙倍返還手術費,並賠償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和傷殘補助費等相關費用。
3、整容失敗或毀容造成了相伴終生的精神痛苦,消費者可以要求院方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
④ 醫療事故找誰打官司,一般怎麼走司法程序
一、管轄法院的選擇
要起訴醫院,首先就要確定到哪個法院起訴,也就是法院管轄問題。一般來說,醫療糾紛訴訟都在區、縣層級的基層法院,除非把訴訟標的刻意提高到上千萬,才可能到中級法院立案,但這樣做得不償失,因為法院非但判不了這么多,當事人還要搭上不菲的訴訟費。
一般來說,醫療糾紛訴訟多歸醫療機構所在地法院管轄,這是法定管轄,當事人無法選擇,而當地法院與醫療機構的關系是大部分患方當事人所忌憚的。
但是,歷經多家醫療機構診治,特別是跨省市的,選擇法院管轄就需要講究。誇張一點說,有時法院管轄的選擇就決定了案件的勝敗。
筆者到上海執業之前在江西執業,曾接到一起股骨頸骨折引起的醫療糾紛案。患者骨折後在縣醫院保守治療後,效果不佳轉入上饒市一家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醫師說最佳治療期耽誤了。出院後患者准備起訴當地縣醫院,筆者接案後,建議其把上饒市的醫院一並起訴,從而可以在上饒市立案,避開縣法院的管轄。但原告從內心來說是感激那家做手術的上饒醫院的,不忍心將其推上被告席。筆者向他解釋,這只是訴訟上的策略,最終說服了他。縣醫院接到訴訟文書後,表示願意支付補償與原告和解。
筆者前段時間接到外地患者咨詢,他在外地醫院治療腎結石失敗,到上海的醫院找專家看,專家指出是當地醫院手術失敗,於是在當地醫學會申請鑒定,結果是不構成醫療事故。該患者問筆者該怎麼辦,筆者建議他把上海醫院和當地醫院一起告,這樣就可以在上海立案,從而可以在上海鑒定,當地醫院的保護網就破了,勝訴把握相對來說也就大了。
以上是從選擇法院管轄角度考爭取打贏醫療官司。
二、案由的選擇
由於對鑒定的態度以及法律適用的有所不同,醫療糾紛還存在案由的選擇問題,但各地法院對此有不同的處理。
在上海,不管選擇什麼案由,醫療糾紛一般都必須由醫學會鑒定,且都適用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在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北京,既可以選擇醫療事故也可以選擇醫療過錯作為案由。
事實上,醫療糾紛涵義並不明確,案由選擇還是有文章可做的,有時還能決定案件的勝負。
有一位老太太骨折後到上海某醫院做植入髓內釘固定術,後來又做了三次手術,遺留下患側膝關節功能喪失等後遺症。患者認為醫院在醫療上存在過失,醫院則認為手術得當。為了得到賠償,患者滯留醫院達六年之久。患者家屬找到筆者,看過材料後,筆者建議她不要在醫院手術有無問題上糾纏,而應該看當初植入的產品質量有無問題,進而改打產品侵權官司。雖然在病歷記錄中沒有發現植入物有斷裂的記錄,但仔細閱讀X光片子,發現髓內釘的一個螺釘有斷裂,而且病歷上相關植入物的資料也不齊全。另外筆者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因為醫院告知髓內釘是進口的,且可終身保留,家屬在第二次手術取出髓內釘後,特地要求醫師拿給他們看一下,醫師卻說已經丟掉找不到了。果不其然,筆者代理患者提起產品侵權之訴後,醫院由於不能證明產品的正規來路而不得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爭取避開醫療鑒定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實踐中在患者心目中往往欠缺公信力和權威性,提起醫療訴訟後,患者方一般都反對由醫學會進行醫療鑒定。
在實行醫療糾紛雙軌制的地方,繞開醫學會鑒定問題不大,但在規定醫療糾紛一律進行醫學會鑒定的地方(比如上海),醫療鑒定似乎避無可避。但深究起來其實還是有空子可鑽,這就是挑病歷的毛病。
因為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如果醫院的病歷不真實,醫學會不得進行鑒定。根據舉證規則,醫療侵權糾紛,醫院負有舉證責任。醫學會不鑒定,意味著被告舉證不能,被告就要承擔民事責任。
接到醫療糾紛案子,一般原告前期的證據保全工作已經完成,該復印的已經復印,該封存的已經封存,接下案子要做的工作,就是從病歷上看能否找到讓法官、醫學會接受不能進行鑒定這一觀點的蛛絲馬跡。這樣的工作有一定難度,不是說找到病歷塗改、簽名不一致這樣的證據,法官、醫學會就一定會不鑒定,因為還牽涉到是否 「實質性修改」的問題。筆者就曾遇到經過司法鑒定說病歷做了修改的案子,醫學會照樣鑒定。
作為代理人,律師的工作是要把病歷不真實與爭議焦點相結合,說明病歷不真實很可能影響到鑒定的進行。
比如有一起案件,患者死亡而且已經進行屍檢,結論對患方不利。筆者接案後,反復閱讀病歷,發現護理記錄與醫師病歷記錄存在諸多不一致之處,護理記錄中護士簽名筆跡前後不一,通過前後病歷對比發現本來不在班的護士在護理記錄上也有簽名。法官向涉案護士調查,在事實面前她們不得不承認造假,醫學會了解這些情況後致函法院終止鑒定,法院判決醫院承擔完全民事責任。
如果在管轄法院、案由和醫學會鑒定方面都無法 「另闢蹊徑」,那就只能圍繞醫學會的醫療鑒定尋找突破口。
四、仔細閱讀病歷資料
病歷資料毫無疑問是醫療訴訟中的證據之王,能夠找出病歷資料的不真實處從而阻斷醫方的舉證之路,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上策,但這種機會不是每起醫療糾紛案件都可以遇到的。
沒有這樣的機會怎麼辦?只有老老實實地仔細閱讀病歷資料,找出醫方的漏洞,從而有針對性地查找權威醫學文獻資料,准備醫療鑒定陳述材料。
筆者曾代理患者嚴某與上海某醫院醫療損害賠償一案,就是通過仔細閱讀病歷資料發現問題,一起訴,醫院方就認輸了。
患者因賁門癌住院,術前腎功能化驗結果正常,術後卻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患者認為醫院的手術出了問題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但醫方認為患者急性腎功能衰竭是手術的並發症,且術前告知書中提到了,否認醫療行為存在任何過錯,雙方協商不成。
初看病歷資料,似乎官司很難打贏。但筆者不死心,靜下心來再仔細閱讀病歷資料,從三測單、醫囑單、入院錄、手術記錄,化驗單一字不漏地讀。
術前化驗單顯示患者尿化驗正常,但術後才出現尿蛋白且逐漸加重。是否與用葯有關?醫院術後給患者使用的葯物是 「亦清」。
查找 「亦清」的正式葯品名稱是: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鈉注射液。問題於是真相大白,患者的腎功能損害是葯物引起的。 「亦清」 (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鈉注射液)屬於氨基甙類抗生素,具有腎毒性。在患者產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後,醫方還不知道 「亦清」屬於氨基甙類抗生素。
醫師被美妙的名稱所蒙蔽,根本沒有追究其屬於哪一類。如果知道的話,就不會在發現患者已經出現輕度腎功能損害後,還繼續使用一周才停葯。
五、悉心選擇文獻資料
以前有報道說一老農鑽研醫學書籍終於打贏醫療官司,事實上很多醫療官司的患方當事人都有查閱醫學資料的經歷。醫療文獻資料在打醫療官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是說每個沒有醫學背景的人都能用醫學研究資料作為證據的。
即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閱讀了一定量的醫學文獻資料,但是資料上的說法可能莫衷一是,甄別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是為什麼醫療官司需要具有醫學背景的律師的原因之一。
在最近的一起醫療官司中,患者因聽神經瘤而入住上海某醫院手術,由頗有名氣的醫師操刀,但手術後患者出現顱內出血昏迷而轉入另一家醫院做腦外手術,留下偏癱的後遺症。患方與醫方交涉,醫方說術前已經告知了術後有可能發生顱內血腫,不存在違反醫療常規的地方,交涉無果。
筆者悉心尋找文獻資料,一篇資料上說聽神經瘤手術中出血都是術者操作不當引起的,該文作者是本市知名專家,筆者由此論證醫方存在醫療過失,醫院方後來同意協商解決。
六、注重鑒定程序權利
很多患方不信任醫學會的鑒定,從心理上排斥這一程序。其實,對醫學會鑒定的程序性權利患方要予以高度重視。
在辦理高某在上海某醫院進食窒息死亡一案中,屍體解剖證實患者是食物窒息死亡,專家討論的結果是醫療意外。在進入鑒定程序後,有個鑒定專家組成的環節。醫學會認為患者在精神病醫院死亡,精神病專家為主要人選。但筆者認為,患者雖然是精神病人,但治療的是感冒高熱,且醫方請了綜合性醫學院醫師會診,死亡與精神疾病沒有太大關系,以精神病專家為主顯然對患者方不利,於是筆者代理患者方要求鑒定專家應該以普通內科為主,結果定性為醫療事故。
此外,鑒定程序中還有申請鑒定專家迴避權、鑒定時陳述權等,均應認真對待。
七、從不利鑒定找漏洞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對患者方不利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不利的鑒定結論出來,如果能夠爭取司法鑒定的話當然更好。如果沒有可能重新進行法醫鑒定,也不要完全認為一點希望也沒有,要盡量從不利的鑒定中找出漏洞。
常見的方法是,利用法官與鑒定專家對過失與因果關系的認知不同,從鑒定分析意見中尋找突破口。在醫學會鑒定初期,鑒定分析意見中經常有醫方 「不足」、 「缺陷」等用語,法官就是把這些用語轉換成法律上的過失。這一招被鑒定專家識破後,醫學會鑒定分析意見就很少露出 「狐狸的尾巴」,很少有 「但書」的情形出現。這樣需要從鑒定報告的鑒定分析意見,以及前面的 「診治概要」的字里行間找出鑒定的破綻。
⑤ 怎麼和美容院打官司 我在一家美容院的介紹下到另一個美容整形醫院做了幾個部位,總消費了49萬,現在不
你是在哪個機構做抄的?襲?不滿意是失敗還是什麼情況,如果不是失敗或者是醫療事故,只是自己單方面不滿意,醫院沒有任何責任呢?或者有沒有什麼合同書!
1、醫療事故有獨特的法律上的鑒定: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30號)《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已於2002年7月19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討論通過,現予以發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你可以查看了解
2、但由於目前行業內的規范不完善。如果你需要去維權,需要首先跟當地的衛生部門的行政部門發起整形失敗的申請鑒定,其次邀請一個該專業領域的律師幫助你起草文件,同時你需准備好充足的就醫的證明與證據。最後如果法院受理,你需要去指定 的機構做專業鑒定,作為法律上的維權依據。一般時間久、耗費精力,且個人與機構的官司,並沒有這么簡單
3、綜上所述,我的建議是,拿著你的憑據,找到你的醫院,要求修復或者是賠款。
在道義上譴責,並且如果有需要可以在第三方的類似微博、微信、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輿論中施加壓力,告訴大家真實情況。醫院迫於公關壓力,也會妥善處理此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知道能不能發上,發上了希望給個採納!當然也可以追問我
⑥ 打醫療事故的官司都有哪些流程,麻煩嗎
1、這個屬於醫療事故。由於醫生疏忽導致傷情惡化。可以採取訴訟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
2、但是醫療事故一個非常非常難打的訴訟,時間很長,過程很復雜。
3、如果你需要打醫療事故官司,還是建議你找一個專業的律師,因為在所有的侵權案件中,醫療事故可以稱為最難打的官司。
4、如果你自己做,你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先不要打草驚蛇。你現在去問醫院他們肯定不會承認。第一步你應該注意的就是保留證據,最重要的證據就是醫院的內部病歷資料(注意不是你受傷的病歷卡),而是醫院內部的一整套你的治療病例,包括你每天的觀察情況。這個你可以要求醫院列印,但是現在很多醫院都不願意,他們一聽到要做醫療訴訟就會更改病例。所以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向醫院提出封存病歷資料,如果醫院拒絕,你不要離開(千萬不要離開,防治醫院更改),立馬報警,然後讓警察處理,一起封存(豐農村以後就不能更改了)。
5、上面這步是針對你個人最重要的一步,因為這個你的行為可以決定勝負。病例封存以後就是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了」這個鑒定。這個鑒定有你們共同向醫學會組織申請。這一步是你整個訴訟中最重要的一步,這一步假如堅定下來是醫療事故,可以說你就贏了。所以鑒定期間醫生會查看你的病歷資料、對你進行詢問,這個時候你記住一定要實事求是說出全部病情以及發展情況。
6、如果上面兩部都OK了,那麼恭喜你,你基本勝訴了。這就是整個訴訟中你要注意的最重要的兩步!!
⑦ 怎麼打醫療官司
1、發生醫療糾紛時立即要求院方封存病歷保存證據。專2、找專業人員分析整個治療過程屬,重點確認治療過程中有無醫療過錯。3、分析醫療過錯是否造成患者損害,醫療過錯與患者損害之間知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4、根據過錯及損害情況計算要求賠償的數額。5、數額較小的醫療糾紛直接找醫院協商解決,案情復雜賠償數額大的案件可以到當地醫調委協商解決或者直接到醫療糾紛發生地所屬當地法院直接起訴!6、法院起訴後首先要對雙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認證,如果雙方都認可證據的真實性,下一步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鑒定結果出來後法院會根據鑒定結果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再根據相關法律與具體情況作出裁定!
⑧ 怎麼打醫療事故官司,律師辦理醫療糾紛案件操作指引
很多前期取證要做,哪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