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我蒸出來的饅頭是這樣子的,
這情況就是面沒發起來,既和發酵程度有關,也和發酵母和麵粉比例回有關,也和經驗有關,答
一般來說, 普通發面酵母用量為麵粉的0.5% 就可以了。 多少關系不大,多了發酵快,少了發酵慢,但是節約成本。
你這蒸出的只要熟了,也能吃,只是沒有那麼好而已,多熟悉幾次,應當能正常了。
㈡ 為什麼我做出來的麵包剛做好的時候很軟,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會變得很硬,像饅頭一樣呢是完全按照配方
你那是被風吹乾了哦,麵包店裡的麵包長時間在空氣當中存放也一樣會變乾的哦(´-ω-`)
㈢ 饅頭蒸好出鍋後為什麼會收縮
原因:1、開鍋後火過大
2、酵母
比例有問題
3、開蓋後淋上水了
4、面過柔軟
5、發酵時間過久
解決辦法:
1、冒氣後立刻轉微火,哪怕是不開鍋都沒有問題,沒開鍋只是因為看不到蒸汽並非真沒開,時間相應延長
2、發酵後留有一塊面肥放進冰箱留作下次發酵時使用,即老面饅頭,或採取一斤麵粉放3克
酵母
面團發酵後要用擀麵擀把面團擀麵片,逼出裡面的氣體,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可以一層一層撕出來吃,而且蒸好的饅頭不回縮,饅頭蒸好熄火十分鍾後再揭鍋蓋也是防止饅頭回縮的一種竅門
3、揉面(排氣)。這是饅頭成功的關鍵步驟之一。將發好的面團置於面板上,不停的用力揉面,至少500下(絕對的力氣活!要不咋會有「打出來的婆姨揉出來的面」一說呢)。或者用麵包機選揉(和)面檔,或廚師機3檔揉面5-7分鍾。揉面成功的標志是切開面團不見氣泡,也就是要將原本充滿空洞的發酵面團排氣,變成沒有空洞的「死」面團。
4、做型及二次餳發。這也是饅頭成功的關鍵步驟之一。將揉好的面團分成若干份揉成圓形置面板上進行二次餳發,餳發時間不少於30分鍾,最好也別超過50分鍾。
5、蒸制。我的經驗是開水下鍋,根據饅頭的大小旺火蒸制20-25分鍾,原則是時間寧長勿短。這里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在鍋外往蒸簾(蒸屜)上鋪屜布,以防止上層屜布上的冷水滴到下層的饅頭上,否則會導致下層饅頭表面不光滑或局部回縮。二是蒸制時間到後關火,蓋蓋等5分鍾左右再取出。
㈣ 為什麼蒸出來的麵包一部份都縮了
電飯煲蒸的是饅頭或者包子,麵包是烤出來的,你的麵包含水量太高了。
㈤ 麵包蒸出來為什麼都爛了
蒸的時間太久了,水分太大了,沒有鋪上紙,直接接觸,水分粘在麵包上,肯定會爛的,有可能是水太多了,水蒸發的時候沫過了麵包。
㈥ 為什麼我做的麵包會裂開
溫度太低,使烤的時間變長,表面就會很乾。可以調一調溫度,或者在烤之前或的烤時噴水。
水分不對。烤不同的麵包加入的水份是不一樣的,比如法國麵包的麵粉是100%,那水分是70%。普通sandwich loaf的水分是68%。
做麵包形狀的時候,就算面團太濕也不要利用太多粉來避免它太粘,用粉灑一些在桌子就可以,不要重復放太多粉,不然會讓面團吸收太多粉。那會導致烤的時候不夠水分蒸發而讓麵包太干。
整好型二次發酵的時候沒蓋好,或在烤箱發酵沒有放一杯熱水,造成麵包胚表面結皮,烤時膨脹造成表皮發裂。
麵包是用鮮酵母調制面團,經搓條、下劑、成形,最後烘烤而成。製作麵包的關鍵在於抓好選粉、發酵、烘烤三個環節。
1.選粉:
製作麵包的主要原料是麵粉,選粉是制好麵包的一個關鍵。一般選用含麵筋量25%以上的麵粉。用這種麵粉做出的麵包發性好,有彈性,質量松軟。
2.發酵:
製作麵包採用酵母發酵法。在調制麵包面團時,除使用液體鮮酵母外,還要使用油、糖、蛋等輔助原料。投料數量因品種不同而異。下面以一般麵包為例介紹其發酵方法。
(1)投料標准 麵粉5公斤(以富強粉為好),白糖1.5公斤左右(熱天1.5公斤、冷天1公斤),油750克左右(豬油、素油均可),雞蛋750克左右,鮮酵母120~150克,清水2.5公斤左右(熱天2公斤、冷天3公斤),其餘如鹽、香精、飴糖水少許。
(2)調劑方法 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發小酵。將麵粉數量的三分之一,加清水500克左右,再放入鮮酵母揉勻,靜置發酵2小時(有的發3~4小時),發起後即為小酵面。
3.烘烤:
掌握烘烤麵包生坯的火候也是制好麵包的關鍵。烘烤麵包有煤烤爐、電烤爐、遠紅外線烤爐。通過烤爐對麵包生坯進行高溫烤制。製品不僅可由生變熟,而且會形成表面金黃,組織膨鬆,香甜可口,富有彈性等特色。火候運用「先低、後高、再低」的不同火候,可以烤制出合乎質量要求的麵包。其它烤爐的溫度,也可根據這種變化來適當控制。
㈦ 為什麼我做出來的麵包那麼硬
1、根據平時做麵包的經驗來看,烤好後表面硬梆梆,非常干硬的麵包,發酵問題佔了99.9999999%。從製作難度上來說,公認的排序方法是:餅干<蛋糕<麵包麵包為什麼最難製作,原因就在於發酵。
2、影響發酵的因素實在太多,大到環境溫度、濕度,小到配方里細微的不同,甚至麵粉的不同,都會對發酵產生一定影響。
3、面團一般來說需要發酵2次,也就是最開始的一次和烤制前的一次,由於不清楚所做的是哪種麵包,我不好妄下斷言,但是一般來說普通麵包,第一次發酵需要發到手指戳面團不回彈並且面團不會像氣球泄氣一樣攤下去,一發就算好了。體積大約是原來的2-2.5倍。
4、而最後一次發酵則要發到面團體積明顯增加(一般來說是1.5-2倍)後,進入預熱好的烤箱對於酵的判斷必須要用到手和眼,以及切合自身的經驗。所以說別怕失敗,要多做幾次,這樣可以積攢更多的經驗。
(7)為什麼我蒸出的麵包刀瘦身擴展閱讀
1、麵包特別硬除了發酵不好以外,和面和的而不好也有關系。
2、和面的方法有直接法、中種法、老面法、湯種法、低溫冷藏發酵法。聽上去還蠻復雜的,以後會專門介紹,每次你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就可以了。
3、直接法做的麵包比較容易老化,不過對於新手來說,可以先用這種方法練習,等完全掌握了麵包的技巧後,再考慮其他方法。
4、在面團中加入芋頭、山葯、紅薯、麥片等食材,也是可以讓麵包柔軟濕潤的。
㈧ 為什麼刀切蒸了之後會縮水,而且會變硬
製作松軟的饅頭關鍵是發酵。酵母菌可以使面團的澱粉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糖、回醇和酸等,答並且放出二氧化碳氣。所以面團一定要發至兩倍大。
加熱方法如果不適當,比如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由於受熱不均勻,蒸汽遇冷會變迅速成水滴下來,饅頭還沒發起來表面就被燙熟,形成死面饅頭。如果饅頭涼水下鍋,蒸汽會逐漸從四周給饅頭均勻地加熱。饅頭裡面的二氧化碳氣受熱膨脹,便脹出許許多多小空泡,使饅頭又松又暄。
㈨ 為什麼我發面蒸出來的饅頭總是硬邦邦的
這是因為饅頭沒發好,也就是說,在面內部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
傳統的饅頭發面,都是版用一權小塊面引子(其它也就是一塊富含酵母菌的面團)和在面中(現在蒸饅頭可以用酵母粉和面,或者使用自發粉),然後要在比較合適的溫度下(應稍稍溫暖一些的環境),進行發酵。發酵的過程中,酵母菌大量繁殖,並使面團中布滿的微小的氣泡。(為避免饅頭發酸,在上籠屜時還有和一些鹼面,以中和發酵後的酸味)。
在高溫蒸氣的熱量下,微小氣泡膨脹,使饅頭呈現出,軟乎暄騰的狀態。
饅頭沒有膨脹,主要原因是其中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或者根本沒有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