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的減肥一開始減的都是水分 後來才是脂肪 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所謂的減肥一開始減的都是水分 後來才是脂肪 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我總覺得這個說法是以訛傳訛,沒有科學依據
2. 減水到多少才會減脂
很多人認為減肥不僅要限制食量,而且還要控制飲水。
日本歌手西城秀樹因為在減肥的過程中限制飲水,所以引起腦梗塞而死亡。控制熱量攝入是可取的,但是他沒有相應地補充水分。
減肥中做劇烈運動、洗桑拿都會因水分流失過多而引起脫水,這也非常容易引發腦梗塞。血液中有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成分,水分一旦流失,血液很容易凝固。腦梗塞正是由於血液凝固而引起的,所以由於勉強減肥而造成極端缺水時易引發腦梗塞。據說西城秀樹感到身體不適時,也沒有補充水分,而是堅持洗桑拿。最後不但沒有減肥,還導致了脫水症狀。
通過將水分排出體外來減輕體重,如果減輕的重量超過本人原體重的3%就很危險。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如果將1.8公斤以上的水分排出體外就會引起脫水症狀,還可能形成血栓。西城在減肥時將每餐的熱量控制在400千卡,這本身就是非常危險的。肥胖的人可以將每天的熱量降低到1200千卡以下,而瘦人過分地控制飲食的話則十分危險,因為節食通過食物獲取的水分量也減少了。
也許有人有這樣的經歷,開始減肥時,2公斤左右的體重很容易減掉,但之後就變得很難。這是因為實際上減少的重量都是水分。減肥並不是減少食用食物的總量,而是在考慮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只減少脂肪量,同時認真做有氧運動才會有效。誤認為脫水就是減肥的想法十分危險。真正的減肥是燃燒脂肪,使熱量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再排出水分。僅僅減少體內的水分對於減肥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為了保持皮膚的潤澤,同時又不損害身體健康,應該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即使在減肥期間,每天也有必要攝取1.5~2升的水。
摘自《水決定健康》
3. 減肥開始多少水份
人體內最多的就是水分,不科學的減肥瘦的快的不是脂肪而是水分,不要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不是一天吃胖的,也不會一天瘦下來
4. 運動減肥需要多大的運動量,剛開始減的是水分嗎
運動減肥常會出現越減越肥的表現,或因運動不當出現胸悶、氣急、昏厥乃至猝死。不恰當的脂肪抽吸術不但損害了相關組織血管、神經、淋巴管,使受損部位功能缺失,循環障礙,重者還會出現人體重要臟器的脂肪栓塞。
適當減肥首先應從健康飲食做起:蛋白質、脂肪、碳
「跟著感覺走」是自我調整的最實在的依據,每個人身體的功能承受能力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日也有差異,運動後感覺良好便予以保持,感覺疲勞或不適便應減少運動量甚至休息。特別是少年兒童,更加要注意,若不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運動量則會損害身體。
5. 減肥是不是一開始都是把身體里的水分減去了才開始減脂肪
水肯定是有一部分被減掉,但運動肯定會燃燒脂肪和增長肌肉,之後肌肉就可以溶解一些脂肪,所以還是得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