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妝攻略 > 唱戲前是怎麼化妝的

唱戲前是怎麼化妝的

發布時間:2021-02-28 01:39:27

㈠ 唱戲的為什麼要化這么濃的妝呢

戲曲都是舞台劇,舊時欣賞戲曲,都是在10幾米20幾米之外.演員要通過面部表情來做戲,所以要畫專很濃的裝,突出自屬己的面部肌肉輪廓和五官輪廓.厚厚的肉色底彩一是為了遮蓋本身面部線條和顏色.也就是說如果只打底彩,你站在觀眾席上看到演員的臉就是一張大餅...沒有凹凸感.
然後就像在白紙上畫畫一樣,演員可以通過其他顏色的油彩,重新勾畫面部的輪廓,來彌補自己面部輪廓的不足,同時又通過色差,誇張輪廓,顯得凹凸有致,讓很遠的觀眾也能看清.
最後就是吊眉,眼線,嘴唇等,用以誇張自己的五官,吊眉看起來比較精神,濃郁的眼線為了凸顯大眼睛~~,方便做戲,在很遠的地方亦能看清演員的表情.
事實上這種裝只能在劇場里遠觀,近距離觀察確實不好看.
就像京胡一樣,10米之內聽可以聽出京胡的燥,但是京胡的穿透力極強,34十米之外仍能聽見其潤.
戲曲這種舞台藝術不適宜拉近景欣賞

㈡ 為什麼自古以來唱戲的要化妝

戲曲都是舞台劇,舊時欣賞戲曲,都是在10幾米20幾米之外。演員要通過面部表情來做戲內,所以要畫很濃容的裝,突出自己的面部肌肉輪廓和五官輪廓。厚厚的肉色底彩一是為了遮蓋本身面部線條和顏色。也就是說如果只打底彩,你站在觀眾席上看到演員的臉就是一張大餅,沒有凹凸感。化妝會呈現更好的舞台。

㈢ 唱戲的女生是如何化妝的,化完竟然這么美

Point 1 眼影 & Point 2 睫毛
選用米色抄~棕色襲的眼影,給眼瞼恰到好處的修飾即可。打造明亮圓潤的杏眼,根根卷翹向上的睫毛打造是至關重要的。
Point 3 眼線 & Point 4 眉毛
在眼瞼邊緣細細勾勒棕色眼線,自然提升眼眸神采。為了不跟鏡框搶戲,選擇較粗的淡色眉。
Point 5 腮紅&唇妝
腮紅注意要適當提高位置,不要被鏡框遮住咯。唇部則選擇啞光質感產品。
Point6 SOS
為了預防眼鏡留下的痕跡,可以選擇質地較厚實的遮瑕膏,用指腹蘸取塗抹。

㈣ 唱戲扮妝的步驟是啥還有勒頭的步驟

勒頭是京劇化妝手法,用布帶子把頭勒緊,把眼睛吊起來。是為了塑造角色的型、性。
有人講京劇扮相和頭面已走到了形式美的盡頭,再也不能發展了,否則會影響對人物的創造。的確,近年來也有些泛形式美的趨勢,但是京劇的扮相是有它的規律的。它應該是烘雲托月式的手段,有利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符合人物身份的穿戴規則,達到塑造戲曲人物的目的。

1、旦角扮相的規則:傳統戲的內容,大都是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市井庶民的生活。依據歷史、服裝頭飾產生了京劇旦角扮相的程式。如:青衣,在京劇中大都是正旦,扮相要端莊大方,眉眼的勾畫要清秀,以鴨蛋形為一般標准。整體效果要雍容華貴,基本以戴點翠和銀丁頭面為主,根據人物、情節的變化決定頭飾的變化,以戴紅絨花、鳳頭桃為表示結婚、喜慶;以左戴茨茹葉為守寡、喪夫;右邊留甩發為表示流浪、發配、瘋癲的精神狀態,還有個別青衣戲挽縷子。

青衣戲在大頭的梳理上,首先依照演員的條件來決定。大頭梳的高、低、薄、厚、長、短的參照系數要結合演員的頭型、身量比例來意會。梳出的頭不撅不翹,和演員的頭相符貼,有整體的感覺,當然大簪別的位置要准確,梳理後的鑒賞標准要象演員自己的頭發做的一樣。大頭梳理後的下一道程序是戴頭面,標准有三:劇中人物年齡、身份;悲、喜劇;行當。如:悲劇人物,雖然有的戲戴點翠頭面,但也絕不是滿天飛翠,還應讓觀眾看出頭飾的布局和造型。一般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潑的少女或大家閨秀,所以顏色上要鮮艷奪目、光彩照人,她們大都梳抓髻大頭,帶辮子,抓髻的長短要根據演員的個頭來決定,總起來說要適度,利於表演。頭要梳得比青衣小些,頭上抓髻還要打網子花,表示出她們未出閣的少女身份。少女頭面的選擇多以雙光水鑽為主,滿頭亮光閃閃,加上小鳳桃子的點綴,十分明快亮麗。有些花旦戲還戴一個耳挖子,形成一個「半邊翹」,即半頭草花,半頭頭面,也能產生一種「非工整的協調」,而後被人們沿襲下來形成一種程式。
武旦、刀馬旦,她們在劇中多扮演行俠仗義的英雄,表現形式也大多以武打為主,所以在裝飾、戴頭面上以少而輕為基本原則。大頭要求小而緊襯,無論做任何高難度技巧也不至於忝頭。其要領是:勒頭要勒的位置准確,尺寸、筋勁掌握適度,研究演員的頭型和技巧難度,考慮勒頭的高低、松緊,這種尺度仍然是靠經驗和感覺來判斷的。繼而,網子的大小要合適,底口要緊,在這種基礎上梳出的頭既刮凈又不會散。然後就是關鍵的水紗了,水紗的底口也要吃緊,這樣包出的頭,任演員跌打翻撲絕不會忝頭的。另外正面人物要插面牌、綉球,反面人物要插茨菇葉,右插絨球。反映神鬼戲中的武旦則要打綵球、戴額子,其顏色要與服裝相配套。綵球要扎得花瓣均勻,綢子不歪不斜,三個球的尺寸相對應。還有的武戲要根據人物身份在頭上捻犄子,方法是左右手各一根,在頭上反復相系,留出兩個犄角,以顯示人物干練、素樸的性格和身份。

彩旦,她們在劇中多扮演詼諧、逗哏、幽默的角色,當然正反面人物都有,我們要依據人物性格、年齡、身份來決定顏色和頭飾,基本上正面人物的彩旦梳平三套螞蟻鬏,反面人物梳蘇州撅,帶紅辣椒,網子的顏色及小裝飾因人物而定。

2、旗頭扮相要求:旗頭,在京劇中應用少,但它的梳法,旦角化妝師要必須掌握,它是難度較大的一種技術。旗頭,來源於清朝,旗人婦女的頭飾,搬上舞台的梳理技術是把生活原型適當加大,也更加藝術化了。如把旗人婦女的兩把頭改成青緞子製成,燕尾也是經藝術加工後,現於舞台上的樣子。燕尾的生活依據是限制旗人婦女頭部動作以顯示她們的莊重,到了舞台上美化了脖子的暴露部分,在表現人物的氣質上也是一個良好的手段。梳頭的要領是:首先打准旗頭座的位置,既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待旗發梳好後不能出現鼓包,用胳膊一量沒縫、板平才稱符合標准。除正面規定的三花外,其它的裝飾、首飾要根據角色的身份和演員的條件飾戴。另外,清裝旗頭只有上朝時才戴穗子,這恐怕是遵從當時生活、宮廷規矩而設的程式吧。

3、古裝頭的產生和應用:古裝頭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的創舉。它始於繪畫《麻姑獻壽圖》,後梅先生又借鑒歌舞扮相,與戲曲頭面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的梳妝、扮相形式,在當時反應強烈,突破了戲曲舞台僅梳大頭的單一模式。

古裝頭,主要是製作頭套,當然要求長短、大小合適,而後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按角色年齡、身份和演員條件梳理出各種發髻和後邊梳一至兩個馬尾式發型來。一般來講,有身份的人物梳正髻為主;丫環、待女多梳偏髻。發髻的名稱有:一頭沉、二郎擔、五梅花、鳳看烏雲、偏月多種。頭上多以插戴小飾品為主。

總之,頭發的梳理,頭面飾戴的原則應是烘雲托月式的。要突出演員的扮相,角色的性格,人物的身份,而更重要的是利於塑造人物,表達情感,這是我們化,妝藝術所在。不能本末倒置地戴滿頭珠翠,梳得亂似塗鴉,就起不到為表演服務的作用了。
隨著歷史的發展、藝術的進步,中國戲曲藝術也應產生自身的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活力。化妝藝術也絕不是什麼單純技術性的工作,它是舞台美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和燈光、服裝、布景有著重要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燈光技術的進步,給戲曲藝術的化妝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課題,戲曲表演藝術的現實主義精神在逐步顯現,也給化妝藝術帶來了新的挑戰。是保留傳統亘古不變,還是隨潮流而動,都是我們所研究的新問題。我想,戲曲藝術只有保留它的民族性,才能顯示它的世界性,我們要把前人的財富完全繼承下來才可能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
參考資料: http://www.shidaiguocui.com/class_search.php

㈤ 古時候唱戲的怎麼卸妝

古時候唱戲的時候,化妝品不是現在的油彩,所以卸妝不會那麼麻煩的,應該用水洗的··

㈥ 誰知道唱戲的戲子用什麼原料化妝的呀,是大白粉嗎呵呵

以前的時候,化妝顏料都是用鉛粉、胭脂、松煙、墨及甘油(或蜜糖之類)等水化妝的顏料。近年已多採用油化妝,油化妝的顏料和話劇所用的化妝顏料相同。

㈦ 唱戲是怎麼變臉的。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 「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復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 「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干凈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㈧ 唱戲 戲班子,化妝用的那些叫什麼那有買

戲曲化妝品包括:

1. 化妝筆 需要6支左右化妝筆,其中黑、棕、紅是三種必備的化妝筆色,一支斜的眉刷,一支尖的眼線液筆,兩支油畫筆,一紅一黑,一支圓頭筆,千萬別沾了顏色,3支大刷子

2. 眉筆 一支紅的,一支黑的,一支棕的,還需要備眉剪、鑷子、和貼雙眼皮的膠。

3. 眼影 ,顏色有紅、粉紅、再淡點的粉、象牙白、黑、灰6種。如果是單人用化妝品,最好再配修容餅。

4. 粉底 粉底小生用151的花旦用140或141的;提亮色用130的,00號是遮暇用的。

5. 其他 兩把梳子(一長一短)、凡士林油一瓶、VB6膏一盒、橄欖油一瓶、大的假睫毛起碼一雙、小毛巾一塊、粘睫毛膏(娥佩蘭的)一瓶、粘頭套一個、95%的酒精棉.

㈨ 怎麼樣描寫戲子唱戲和化妝《要唯美的寫法和文字》

他的嗓子從清亮的童聲,越來越變的甜美寬柔,演的人也越來越活,追捧他的人越來越多。

㈩ 唱戲人渚塗在臉上的那玩意叫什麼

叫化妝油彩。

一般由各抄種色料與油脂成分混合制備而成,其色調豐富明亮,色澤均勻一致,膏體細膩、穩定,具有優異的塗展性、遮蓋力及附著性。另外,通透性好、對皮膚安全、無刺激也是對此類產品的基本要求。

(10)唱戲前是怎麼化妝的擴展閱讀:

底色由紅、白色的化妝油彩調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淺要根據舞台燈光的強弱、人物的年齡、身份而加以區別。拍底色的順序是先腦門、鼻子、下巴後拍兩頰、兩腮和脖子。

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勻。還要注意眉眼、鼻窩、嘴角、眼角等細小部位要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膚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塗腮紅時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據臉型的特點加以變化,起到彌補缺陷、美化臉型的作用。如圓型臉可把腮紅上下拉長;長型臉可把腮紅向橫向拉寬。

閱讀全文

與唱戲前是怎麼化妝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5歲乾性皮膚起痘用什麼護膚品 瀏覽:290
深海娜美皮膚多少錢 瀏覽:532
正品減肥多少錢 瀏覽:837
蒙妮坦美容養生館靖南店怎麼樣 瀏覽:417
蘭州哪裡有白癜風醫院 瀏覽:50
做隆鼻哪裡整形醫院比較好 瀏覽:590
怎麼測試皮膚的年齡呢 瀏覽:516
植藻水能量化妝品多少錢一瓶 瀏覽:350
贛州市皮膚病哪裡最好的醫院 瀏覽:741
晩上吃什麼水果減肥 瀏覽:824
上海美容紋眉多少錢 瀏覽:506
汽車美容店換機油要什麼證 瀏覽:196
八大處整形外科醫院住哪裡 瀏覽:612
化妝生產許可證號在哪裡 瀏覽:212
中性皮膚適合用哪個護膚品比較好 瀏覽:192
舟山婦科醫院怎麼樣 瀏覽:928
皮膚敏感期擦什麼護膚品 瀏覽:755
水劑類化妝品包括哪些 瀏覽:921
珠海整形醫生方明技術怎麼樣 瀏覽:567
無錫整形哪裡好擅選瑪利亞重點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