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生產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該怎麼處罰
可以去質量技術監督局投訴。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未經許可從事食品回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答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
⑵ 對化妝品三無產品國家按照什麼標准處罰
《化妝品標識管來理規定源》: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化妝品名稱或者標注名稱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化妝品標識未依法標注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或者生產者名稱、地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屬於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
⑶ 對不合格化妝品怎樣處罰
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生產或者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標准》的化妝品的,沒收產品及非法所得,並且可以處非法所得3倍到5倍的罰款。
按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五條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監督部門不僅可以撤銷產品的批准文號,還可以責令該企業停產或者吊銷《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停產和吊銷生產許可證,意味著該企業可能被臨時甚至長期逐出市場。
(3)怎麼處罰化妝品非法添加擴展閱讀:
不合格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1、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它是指接觸化妝品而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這是化妝品皮膚病最多見的類型,多發生在面、頸部。
一般來說,使用頻率較高的普通護膚品常常引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而特殊用途化妝品,如除臭、祛斑、脫毛類等,則常在接觸部位引起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2、化妝品光感性皮炎。它是指用化妝品後,又經過光照而起的皮膚炎症性改變,是化妝品中的光感物質引起皮膚黏膜的光毒性反應或光變態反應。
化妝品中的光感物質可見於防腐劑、染料、香料以及唇膏中的熒光物質等成分中,防曬化妝品中的遮光劑,如氨苯甲酸及其脂在化合物,也有可能引起光感性皮炎。
3、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它是指應用化妝品引起的皮膚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以色素沉著較為常見,多發生於面頸部,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和皮膚炎症同時存在,或者發生在接觸性皮炎、光感性皮炎之後。
4、化妝品痤瘡。它是指由化妝品引起的面部痤瘡樣皮疹。多由於化妝品對毛帶口的機械性堵塞引起,如不恰當地使用粉底霜、遮瑕膏、磨砂膏等產品,引起黑頭、粉刺或加重已存在的痤瘡,也可能造成行炎症。
5、化妝品行發損害。它是指應用化妝品後引起的毛發損害。化妝品損害毛發的機理多為物理及化學性損傷,可以是化妝的直接損害,也可能是化妝品中某些成分對毛發質的改變和斷裂、分*和脫色、質地變脆、失去光澤等,也可以發生程度不等的脫發。
6、化妝品指甲損害。它是指應用指甲化妝品所致的指甲本身及指甲周圍組織的病變。指甲化妝品大致分為三類:修護用品,如表皮去除劑、磨光劑等;塗彩用品,如各種顏色的指甲油;還有卸除用品,如洗甲水。
這些化妝品成分中多含有機溶劑、合成樹脂、有機染料、色素及有些限用化合物,如丙酮、氫氧化鉀、硝化纖維等,它們多數有一定的毒性,對指甲和皮膚有刺激性,並有致敏性,如原發性刺激皮炎可由甲板清潔劑、
表皮去除劑中的某些成分引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可由指甲油中的樹脂類、指甲硬化劑中的甲醛等成分誘發,光感性皮炎可由指甲油中的多種熒光物質引起,等等。
⑷ 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會怎麼處罰
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是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犯罪行為。
⑸ 化妝品的處罰依據什麼法律
根據2016年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規定(特別嚴重違法經營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化妝品;違法經營的化妝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元的,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並移交公安部門,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經營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化妝品的;
(二)經營未取得化妝品注冊證的特殊用途化妝品的;
(三)經營未經備案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的;
(四)經營含禁用原料、未經審查批準的新原料的化妝品的;
(五)經營假冒化妝品、偽造產地的化妝品、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注冊證的化妝品的;
(六)擅自更改化妝品使用期限的;
(七)自行配製或者分裝化妝品的;
有前款七項情形的,沒收用於違法配製或者分裝的化妝品、原料、包裝材料和設備。
第六十四條(嚴重違法經營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經營違法的化妝品;違法經營的化妝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元的,並處1000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000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一)經營不符合強制性標准、規范或者不符合經注冊、備案要求的化妝品的;
(二)經營超量或者超范圍使用限用原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三)經營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的;
(四)經營利用超過使用期限、廢棄、回收等不符合要求的化妝品或者原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五)經營利用不符合要求的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容器和包裝材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六)經營超過許可范圍的生產企業生產的化妝品的;
(七)美容美發等經營者未按照產品標簽和使用說明要求使用化妝品的;
(八)拒不履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作出的責令停止營業經營、責令停止銷售等決定的。
⑹ 違反《化妝品衛生規范》要怎麼處罰
1.行政法規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八條:生產化妝品所需的原回料、輔料以及直答接接觸化妝品的容器和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准。
2.第十二條:化妝品標簽上應當註明產品名稱、廠名,並註明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編號;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應當註明生產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的化妝品,還應當註明批准文號。對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妝品,說明書上應當註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項。
3.第二十七條:生產或者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標准》的化妝品的,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並且可以處違法所得3到5倍的罰款。
行政處理:
1. 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2.罰款。
沒收產品及違法所得,並且可以處違法所得3到5倍的罰款。
⑺ 企業生產食品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劑該怎麼處罰
罰款具體多少視情況而定(你查下食品安全法),由質監局進行處罰,食品生產加工都是由質監局進行檢查、執法。食品流通環節由工商局負責,餐飲服務由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⑻ 經營不合格化妝品的處罰條例是什麼
根據2016年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第六十三條規定(特別嚴重違法經營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化妝品;違法經營的化妝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元的,並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貨值金額10000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並移交公安部門,企業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經營未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化妝品的;
(二)經營未取得化妝品注冊證的特殊用途化妝品的;
(三)經營未經備案或者檢驗的進口化妝品的;
(四)經營含禁用原料、未經審查批準的新原料的化妝品的;
(五)經營假冒化妝品、偽造產地的化妝品、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注冊證的化妝品的;
(六)擅自更改化妝品使用期限的;
(七)自行配製或者分裝化妝品的;
有前款七項情形的,沒收用於違法配製或者分裝的化妝品、原料、包裝材料和設備。
第六十四條(嚴重違法經營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經營違法的化妝品;違法經營的化妝品貨值金額不足1000元的,並處1000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000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
(一)經營不符合強制性標准、規范或者不符合經注冊、備案要求的化妝品的;
(二)經營超量或者超范圍使用限用原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三)經營超過使用期限的化妝品的;
(四)經營利用超過使用期限、廢棄、回收等不符合要求的化妝品或者原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五)經營利用不符合要求的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容器和包裝材料生產的化妝品的;
(六)經營超過許可范圍的生產企業生產的化妝品的;
(七)美容美發等經營者未按照產品標簽和使用說明要求使用化妝品的;
(八)拒不履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作出的責令停止營業經營、責令停止銷售等決定的。
⑼ 對違規銷售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怎麼處罰
《食品安全法》
第三十四條
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三)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四)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五)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六)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七)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製品;
(八)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九)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一)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
(十二)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第六十條
食品添加劑經營者采購食品添加劑,應當依法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如實記錄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七十條
食品添加劑應當有標簽、說明書和包裝。標簽、說明書應當載明本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六項、第八項、第九項規定的事項,以及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用量、使用方法,並在標簽上載明「食品添加劑」字樣。
第七十一條
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生產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標簽、說明書的內容負責。
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應當清楚、明顯,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應當顯著標注,容易辨識。
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與其標簽、說明書的內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銷售。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二條到第一百二十六條
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
詳見《食品安全法》
⑽ 商家非法添加防腐劑、保鮮劑等,會被判刑嗎
商家非法添加防腐劑、保鮮劑等,如果未造成嚴重後果的會進行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本法條要求,非法添加防腐劑、保鮮劑、造成嚴重後果的,除處以罰金外,還可能會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最高可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