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妝品到底有多大利潤
看新聞就知道了,做假的化妝品1年百萬不是夢。如果遵紀守法,利潤50%以上都是廣告宣傳。
❷ 化妝品的利潤率大概有多少
就你現在說的情況 我先指出一個誤區 就是你不能簡單地將產品上標的日元價回格摺合成人民幣來算產品價答格 因為價格和當地的消費水平有關 在這我們就不多討論了
至於說化妝品成本的問題 我看過報道一般化妝品單品的成本只有價格的5%左右 最多是15% (已經包含廣告宣傳 明星代言之類) 所以是暴利 不過你也要知道每種好的產品都要經過多年研製 試驗的
還有一點就是 一般專櫃價格都是比較高 是廠家統一定價來保護自身利益
因為很暴利 所以不是專櫃的賣得便宜 薄利多銷 也是正常的 就像2樓說的 雅芳有人賣6。5折 有人賣8折 看你要賺多少咯 但其實這樣價格競爭反而擾亂了市場 你覺得叻??
❸ 化妝品用什麼做的。利潤有多大。
1、化妝品是由各種原料經過合理調配加工而成的復配混合物。利潤極大,僅內零售環節利潤就在容70%以上。
2、化妝品的原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根據化妝品的原料性能和用途,大體上可分為基質原料和輔助原料兩大類。前者是化妝品的一類主體原料,在化妝品配方中佔有較大比例,是化妝品中起到主要功能作用的物質。後者則是對化妝品的成形、穩定或賦予色、香以及其它特性起作用,這些物質在化妝品配方中用量不大,但卻極其重要。化妝品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種作用不同物質做為原料,經加熱、攪拌和乳化等生產程序加工而成的化學混合物質。
❹ 化妝品利潤一般是多少
你這范圍有點大,我做化妝品的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你。20%~60%這范圍居多(虧本的不算)
❺ 開個普通的化妝品店一年能賺多少
做生意沒有百分之百的賺錢,都是要靠自己去經營的,同樣的生意,有的人賺的滿盆金箔回,有的人虧得血本無答歸,都是經營方式不一樣導致的。當然,選擇行業和項目也是很重要的,選到了一個好的項目就起碼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看自己怎麼經營了。黃金回收是個不錯的選擇,市場穩定利潤高競爭小,這個行業以前入行很難,多是家族式傳承,外人很難入行,所以從古至今從業的人不多,但是從業的人都賺錢,不然也不會流傳這么久了。
❻ 開化妝品店一個月大概能賺多少錢
一般35平店4個牌子品類不沖突人流量大的地方開一個月2-3萬要品質好點
❼ 化妝品的利潤是多少
化妝品看開在什麼位置,拿貨價基本3折左右,但加上租金和員工工資就基本利潤在百分之30左右了
❽ 開一家化妝品店一個月最低一般能賺多少利潤
四個牌子品質好點的35平拿貨20-30萬一個月賺2-3萬品類要多不要雷同
❾ 化妝品一般利潤率能達到多少
例如日化巨頭寶潔1995年前後,在巨額廣告、人員高薪的情況下,其利潤率依然可以達到50%。但是隨著媒體費用、渠道費用的增加,現今,其平均利潤已經在30%以下,部分產品利潤甚至到了15%。
❿ 化妝品行業利潤怎麼算
幾乎所有人都認定化妝品行業是一個「暴利」行業。但化妝品行業的確「暴利」,但暴利的背後的確藏有玄機。
化妝品行業生產門檻低
以相宜本草為例。相宜本草生產大多都已經外包,自有工廠主要用於研發、試生產等用途,並不進行批量生產。公司的生產設備凈值僅為78.35萬元,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均質乳化機。2011年,相宜本草自有工廠生產產品僅為82.5萬件,以平均售價計,這些產品可實現銷售額約2400萬元。足夠使固定資產周轉率高達30次。與相宜本草有類似情況的還有美即面膜的情況。2009年,美即的工廠的設備凈值只有606萬港幣,但它生產面膜超過4000萬片。其收入卻貢獻了當年總營收3.7億港幣中的約80%。
化妝品行業原料也很簡單
美即面膜的生產原料只有有水、精華成分和無紡布。其中,精華的成分為化學綜合劑,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以及乳納酸。相宜本草的原料中最主要的是蠟類、油類、酯類及它們的衍生物類,占總生產成本的10%。其他還包括一些天然提取物、添加劑等。但是,化妝品的原料只佔了生產成本的一小部分。相宜本草只佔生產成本的28.52%。
化妝品最重要的成本通常在包裝上面。例如相宜本草的包裝材料成本就佔了總生產成本的55.57%,基本上是原材料的兩倍。2009年,美即面膜的包裝物料成本占總生產成本的41.6%,與原材料所佔比例成本相當。
化妝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無外乎是加熱、攪拌、乳化、冷卻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的生產周期都不長。美即面膜從製作到包裝成品的生產周期僅為八天,這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包裝上面。而參考自然美產品的生產流程,其最核心的幾個生產環節只需不到兩個小時。
上述包括原料、包裝材料、生產成本在內的總成本,構成了化妝品企業的銷售成本。但這些成本占化妝品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依然很低。相宜本草和美即面膜的銷售成本比例分別為19.7%和23.1%。相對應的這兩家企業的毛利率分別為80.3%和76.9%,可見其毛利相當之高。
這里毛利的計算還未考慮渠道成本。不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產品牌,基本上都沒有品牌自建渠道的。他們都是通過分銷商或者終端零售商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些市場主體還會分走相當大一部分的利潤。銷售成本、品牌利潤、渠道利潤最終構成了化妝品的終端零售價。這三部分當中,銷售成本所佔的比例較低,這也是人們抨擊化妝品暴利的主要依據。渠道的意義在於使消費者能夠直接接觸產品,但是商家在其中獲得了相當高的利潤。品牌商的利潤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於品牌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