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眼瞼下垂怎麼化妝
眼瞼下垂最容易導致眼睛變小,看著也無神。
化妝重點就是讓眼睛感覺比較回突出點。
眼線的答部分都被眼皮擋住了,畫眼線的時候建議用跟棉簽按住眼皮,比較容易化。
但是很容易暈妝啦。
我以前也是眼瞼下垂,後來去醫院做了矯正手術。順便開了個雙眼皮,不過畢竟是做手術,雖然風險不是很大,還是要認真考慮!
但是做了之後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睫毛也不會再被眼皮給遮住,眼睛也變大了!
MM有需要可以交流一下!
『貳』 吊眼梢單眼皮怎麼化妝
你是想讓眼睛看起來沒那麼上調么?
可以用雙眼皮貼貼出雙眼皮之後(或者是維持單眼皮狀態),把眼線畫的下垂一點,眼尾三角區記得填滿,不然會顯得很奇怪。還有吊梢眼不要畫假眼頭。
『叄』 下垂眼如何畫眼妝 不同眼形眼妝全攻略
下垂眼化眼妝的步驟?都說眼睛是心靈之窗,眼睛是最能表達我們內容感情的工具,是我們和外界交流的橋梁,如果我們的眼睛沒有神采就會讓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大打折扣,所以眼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眼形來化眼妝,巧妙的遮蔽我們眼睛的缺點下垂眼如何畫眼妝垂眼角MM怎麼化眼妝?垂眼角會讓人看起來沒精神,她的優點是顯得天真可愛;缺點是給人陰郁的感覺。垂眼角MM化眼妝的兩種化法: 第一種:注意眼線和眼影都用在內眼睛,在內眼角加眼線,在內眼角加褐色眼影;而外眼角用褐色讓眼角提起來,這樣整個妝容就會更亮一些。第二種:眼瞼從內眼角起加眼影,在下眼瞼外眼角處畫出眼影和眼線,這就突出了天真。下垂眼如何畫眼妝下垂眼的怎麼畫上勾眼線?下垂眼也能微幅上揚30度。下垂眼的上勾眼線要比標准眼型更粗、眼線才不會在張開眼後被眼皮「吃」掉!做記號:用眼線液先畫出眼尾上勾眼線的角度與長度,約眼尾與眉尾的連線畫眼線:從眼線尾端往眼頭方向,沿著睫毛根部順眼型畫出上眼線增寬度:從眼線最尾端往回勾,點出要加粗眼線寬度,可張眼確認寬度填滿色:填滿整個需要加粗、加寬的上勾眼尾線條疊眼影:咖啡色眼影疊擦在眼線邊緣,柔焦眼線線條下垂眼如何畫眼妝大眼睛MM怎麼化眼妝? 對於大眼睛MM來說,眼睛是比較漂亮的,所以不用過於的修飾,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特點,要根據不同的大眼睛來修飾,大眼睛MM的優點是顯得明亮、華麗;缺點是給人「一本正經」的感覺,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人哦,要看你自己怎麼改造了。大眼睛MM化眼妝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要注意眼影的選擇,眼影選用褐色或灰色,這樣可以使眼睛清秀深邃,化眼線時上下眼線要整潔清秀,主要是強調色,色要和你的衣服顏色相符,這樣就突出了明亮、華麗的優點。 第二種:眼影顏色選擇還是用褐色,這次是要注意界線,界線要淺淡;眼線注意要細,下眼線可用黑色或帶花色的眼線筆染。這樣的化妝顯得質朴誠摯,可以避免「一本正經」的感覺。小TIips: 大眼睛MM眼影的塗抹方式可以選用漸層的方式,這樣可以突出眼皮部分的妝容立體效果,還可以加深眼部的深邃感,同時還可以增加美女的氣場哦!還可以用定型睫毛膏點在下睫毛處,這樣可以讓睫毛看起來濃密,同時還有讓眼睛看起來更明亮的作用。下垂眼如何畫眼妝吊吊眼,內雙眼皮MM怎麼化眼妝? 吊吊眼給人精明的感覺,不是很容易讓人親近,特點分析:優點是顯得靈敏機智、目光銳利;缺點是顯得冷淡、嚴厲,很容易給人造成犀利感的印象。吊吊眼,內雙眼皮MM化眼妝的兩種化妝技巧: 第一種:眼影的位置是注意點,內眼角上的眼影要高;外眼角眼影末端要細,加暖色;上眼線末端稍微朝下,下眼瞼眼角加眼影和眼線,這樣就使得嚴厲的目光變得和藹了。第二種:這種眼形的眼影不要界限分明,用灰色眼影使眼角細長,上下外眼角加眼線,眼影由下向上挑,這樣就發揮了銳利機敏的長處。小TIips: 有時這種眼形讓自己顯得沒有靈動的氣息,可以眼部用很自然大地色的眼影色系將漸層暈染開,眼部立體感就呈現出來了。利用眼線將眼部勾畫好眼線,眼尾水平延伸一點,並且包裹整個下眼周,最後直接塗上濃密感的睫毛膏,瞬間打造的精緻自然妝容。上妝後,氣質明顯提升了,更具有親和力,並且呈現出日系妝容的COOL感。下垂眼如何畫眼妝深眼窩MM怎麼化眼妝?深眼窩MM的眼睛有什麼特點呢?她們的優點是顯得整潔舒展;缺點是年輕時像「大人相」,年老時顯得憔悴,根據弱點來化解了。深眼窩MM化眼妝的兩種化法: 第一種:首先要上眼影,眼影要選擇亮色,而眉骨則選擇用發紅的褐色,化的時候注意亮色上方要加少許發紅的顏色(如紫色、粉紅色);深眼窩MM的眼線畫法要自然,這樣就變得豐滿厚實了。第二種:深眼窩眼睛有凹的地方,凹的地方用暖色(如紫色),眼線自然,這樣會顯得秀麗。下垂眼如何畫眼妝大小眼MM怎麼化眼妝? 大小眼這個感覺好像不是很普遍,其實有很多人都有大小眼的問題的,只是有些人更明顯一點。如何讓自己的雙眼看起來大小一致並更有神采呢?大小眼MM化眼妝的化法:首先使用雙眼皮貼,將眼睛的輪廓進行調整。其次用眼影給上眼瞼處做好漸層感,並且要根據左右眼不同的形狀來塗抹,讓眼睛看來更一致。 最後利用珠光的淺色眼影提亮眼角,讓眼睛更明亮。利用眼尾上揚的眼線,讓眼睛有拉長的效果,這樣還能提升下垂感的眼睛哦!刷上纖長感的睫毛膏,讓眼睛的輪廓更顯上揚。腫眼泡MM怎麼化眼妝?腫眼泡的MM眼睛看起來不美觀,給人以陰郁、遲鈍之感,所以我們要針對這個特點來改造。腫眼泡MM化眼妝的兩種化法:第一種:色調的選擇很重要上眼瞼塗冷色這樣顯得清爽,暗灰色眼影呈帶狀,眼線要細,這樣就給人一種冷靜的印象。第二種:還是要注意色調的變化,上下標的豎線區域塗亮色,上邊靠近眼睛的地方塗黑色或暗灰色,這樣顯得整潔深邃。小TIips: 腫眼泡MM畫眼線時要拉長眼尾,讓眼睛看起來更長。選擇大地色系的眼影,製造出自然感的大眼妝效,並且在眼頭處用淺色眼影做提亮,有開眼角的感覺哦。上下睫毛都採用濃密感超強的睫毛,瞬間能放大眼睛哦。小眼睛,單眼皮MM怎麼化眼妝? 小眼睛單眼皮的MM們總是對自己的眼睛不是很滿意,其實你是沒有看到它的有點啦!小眼睛的優點是顯得溫和、和藹可親;但是其缺點是平淡,不起眼兒。小眼睛,單眼皮MM化眼妝的兩種化法: 第一種:首先是眼影,要從上輪廓線起用暗灰或灰色在上面暈染,單眼皮MM們要注意,眼線要細長,上下眼線不交叉的哦,這樣可以像雙眼皮那樣漂亮啦。 第二種:就是眼影的顏色要深一些,加暗灰色眼影,但是外側要淡,還要注意界限不要分明,注意眼邊深眼線要略細,通過加深眼影以加強印象,就顯得更加溫柔親切了。小TIips: 對於單眼皮的MM們,可以先用美瞳累放大雙眼,放大瞳孔。之後打底眼瞼,要用眼影中的珠光打底,然後用墨綠色的漸變色眼影暈染開,再利用眼線勾畫出眼部輪廓,將眼尾處的小三角用眼線塗滿後,利用小煙熏的畫法暈染開來,再小的眼睛也可以締造出炯炯有神的大眼妝哦。
『肆』 仟姬美 吉米化妝品效怎樣
真的感覺是騙子,沒有效果,沒有效果。之前讓你先買一套,然後用著沒有版效果,又說你需要買別的權其他的產品,我沒有再買了。但也被騙了3000多,無處投訴呀。而且皮膚還被弄差了。千萬不能買。這什麼吉米老師的牌子,他壓根兒就不是吉米品牌的。
『伍』 唱戲扮妝的步驟是啥還有勒頭的步驟
勒頭是京劇化妝手法,用布帶子把頭勒緊,把眼睛吊起來。是為了塑造角色的型、性。
有人講京劇扮相和頭面已走到了形式美的盡頭,再也不能發展了,否則會影響對人物的創造。的確,近年來也有些泛形式美的趨勢,但是京劇的扮相是有它的規律的。它應該是烘雲托月式的手段,有利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符合人物身份的穿戴規則,達到塑造戲曲人物的目的。
1、旦角扮相的規則:傳統戲的內容,大都是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市井庶民的生活。依據歷史、服裝頭飾產生了京劇旦角扮相的程式。如:青衣,在京劇中大都是正旦,扮相要端莊大方,眉眼的勾畫要清秀,以鴨蛋形為一般標准。整體效果要雍容華貴,基本以戴點翠和銀丁頭面為主,根據人物、情節的變化決定頭飾的變化,以戴紅絨花、鳳頭桃為表示結婚、喜慶;以左戴茨茹葉為守寡、喪夫;右邊留甩發為表示流浪、發配、瘋癲的精神狀態,還有個別青衣戲挽縷子。
青衣戲在大頭的梳理上,首先依照演員的條件來決定。大頭梳的高、低、薄、厚、長、短的參照系數要結合演員的頭型、身量比例來意會。梳出的頭不撅不翹,和演員的頭相符貼,有整體的感覺,當然大簪別的位置要准確,梳理後的鑒賞標准要象演員自己的頭發做的一樣。大頭梳理後的下一道程序是戴頭面,標准有三:劇中人物年齡、身份;悲、喜劇;行當。如:悲劇人物,雖然有的戲戴點翠頭面,但也絕不是滿天飛翠,還應讓觀眾看出頭飾的布局和造型。一般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潑的少女或大家閨秀,所以顏色上要鮮艷奪目、光彩照人,她們大都梳抓髻大頭,帶辮子,抓髻的長短要根據演員的個頭來決定,總起來說要適度,利於表演。頭要梳得比青衣小些,頭上抓髻還要打網子花,表示出她們未出閣的少女身份。少女頭面的選擇多以雙光水鑽為主,滿頭亮光閃閃,加上小鳳桃子的點綴,十分明快亮麗。有些花旦戲還戴一個耳挖子,形成一個「半邊翹」,即半頭草花,半頭頭面,也能產生一種「非工整的協調」,而後被人們沿襲下來形成一種程式。
武旦、刀馬旦,她們在劇中多扮演行俠仗義的英雄,表現形式也大多以武打為主,所以在裝飾、戴頭面上以少而輕為基本原則。大頭要求小而緊襯,無論做任何高難度技巧也不至於忝頭。其要領是:勒頭要勒的位置准確,尺寸、筋勁掌握適度,研究演員的頭型和技巧難度,考慮勒頭的高低、松緊,這種尺度仍然是靠經驗和感覺來判斷的。繼而,網子的大小要合適,底口要緊,在這種基礎上梳出的頭既刮凈又不會散。然後就是關鍵的水紗了,水紗的底口也要吃緊,這樣包出的頭,任演員跌打翻撲絕不會忝頭的。另外正面人物要插面牌、綉球,反面人物要插茨菇葉,右插絨球。反映神鬼戲中的武旦則要打綵球、戴額子,其顏色要與服裝相配套。綵球要扎得花瓣均勻,綢子不歪不斜,三個球的尺寸相對應。還有的武戲要根據人物身份在頭上捻犄子,方法是左右手各一根,在頭上反復相系,留出兩個犄角,以顯示人物干練、素樸的性格和身份。
彩旦,她們在劇中多扮演詼諧、逗哏、幽默的角色,當然正反面人物都有,我們要依據人物性格、年齡、身份來決定顏色和頭飾,基本上正面人物的彩旦梳平三套螞蟻鬏,反面人物梳蘇州撅,帶紅辣椒,網子的顏色及小裝飾因人物而定。
2、旗頭扮相要求:旗頭,在京劇中應用少,但它的梳法,旦角化妝師要必須掌握,它是難度較大的一種技術。旗頭,來源於清朝,旗人婦女的頭飾,搬上舞台的梳理技術是把生活原型適當加大,也更加藝術化了。如把旗人婦女的兩把頭改成青緞子製成,燕尾也是經藝術加工後,現於舞台上的樣子。燕尾的生活依據是限制旗人婦女頭部動作以顯示她們的莊重,到了舞台上美化了脖子的暴露部分,在表現人物的氣質上也是一個良好的手段。梳頭的要領是:首先打准旗頭座的位置,既不能前傾也不能後仰,待旗發梳好後不能出現鼓包,用胳膊一量沒縫、板平才稱符合標准。除正面規定的三花外,其它的裝飾、首飾要根據角色的身份和演員的條件飾戴。另外,清裝旗頭只有上朝時才戴穗子,這恐怕是遵從當時生活、宮廷規矩而設的程式吧。
3、古裝頭的產生和應用:古裝頭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的創舉。它始於繪畫《麻姑獻壽圖》,後梅先生又借鑒歌舞扮相,與戲曲頭面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的梳妝、扮相形式,在當時反應強烈,突破了戲曲舞台僅梳大頭的單一模式。
古裝頭,主要是製作頭套,當然要求長短、大小合適,而後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按角色年齡、身份和演員條件梳理出各種發髻和後邊梳一至兩個馬尾式發型來。一般來講,有身份的人物梳正髻為主;丫環、待女多梳偏髻。發髻的名稱有:一頭沉、二郎擔、五梅花、鳳看烏雲、偏月多種。頭上多以插戴小飾品為主。
總之,頭發的梳理,頭面飾戴的原則應是烘雲托月式的。要突出演員的扮相,角色的性格,人物的身份,而更重要的是利於塑造人物,表達情感,這是我們化,妝藝術所在。不能本末倒置地戴滿頭珠翠,梳得亂似塗鴉,就起不到為表演服務的作用了。
隨著歷史的發展、藝術的進步,中國戲曲藝術也應產生自身的與社會發展同步的活力。化妝藝術也絕不是什麼單純技術性的工作,它是舞台美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和燈光、服裝、布景有著重要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燈光技術的進步,給戲曲藝術的化妝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課題,戲曲表演藝術的現實主義精神在逐步顯現,也給化妝藝術帶來了新的挑戰。是保留傳統亘古不變,還是隨潮流而動,都是我們所研究的新問題。我想,戲曲藝術只有保留它的民族性,才能顯示它的世界性,我們要把前人的財富完全繼承下來才可能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
參考資料: http://www.shidaiguocui.com/class_search.php
『陸』 京劇 化妝方法
生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生角(包括末角)由於年齡和性格的不同,老生、武生、小生(包括娃娃生),在面部化妝上是有所區別的。
老生(包括武老生)多扮演正派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中年人物(像藺相如、鄒應龍)面部化妝應端莊鄭重,氣宇軒昂。臉上略敷脂粉,畫眉抹彩,掛黑三髯。
扮演老年人物(如宋士傑、張廣才),臉上不宜過多的塗抹脂粉,須容顏老邁(掛白髯)。扮演老的英雄武將(像黃忠、蕭恩),面部化妝應於蒼老中帶有英雄氣概(掛白髯或參髯)。
小生扮演的是青年人(像付朋、張君瑞、許仙),臉上敷脂粉,描眉畫眼。面部化妝應眉目清秀,容顏俊美。
武生扮演的是青年英雄武將(像趙雲、武松、高寵),臉上略塗脂粉,印膛抹紅彩,眉眼吊的較高。使得眉宇之間,顯露出勇敢頑強的英雄氣概。
娃娃生扮演的是少年兒童(像薛丁山),面部化妝和小生差不多。不過,為了表現兒童的容貌特徵,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面部美飾,凡是未成年的兒童,多在額間畫一紅圓點,叫做「點額」。)
生角的髯口——我國古代以長髯為美,戲曲角色扮演的中年或老年人所掛的髯口(又名「口面」),更要長一些。這種須髯的誇張,和角色的表演動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幾百年來,先輩藝人運用髯口創造了理髯、推髯、抖髯、甩髯、吹髯等表演程式(髯口功)對於誇張人物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幫助。
生角的髯口,由於年齡和生理上的不同,分為「三髯」和「滿髯」兩種。三髯是三綹長須,有「黑三」、「參三」和「白三」三種。像《打嚴嵩》的鄒應龍,《群英會》的諸葛亮,抖掛黑三。老年人物,像《盜宗卷》的張蒼,《空城計》的諸葛亮帶參三。《連營寨》中的劉備,《捉放曹》的呂伯奢都帶白三。「滿髯」是連髯落腮,非常豐滿。生角一般只掛「參滿」和「白滿」。像《打漁殺家》的蕭恩掛參滿,《碰碑》的楊繼業掛白滿。
另外有「五綹髯」,是扮演關羽所戴。(也有戴黑滿的)。「二濤髯」比滿髯稍短,大都扮演院子、中軍。現在已不多見。
此外,劇中人有當場變髯口的,像《文昭關》的伍子胥,因為過不去昭關,焦急萬分,把胡須愁白了。由黑三改掛參三,再改掛白三。
近幾十年來,不少新編的歷史劇,採用了改良髯口。但在傳統劇目中是很少戴用的。
旦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中的旦角(婦女角色)由於年齡、身份以及性格的不同,大致有正旦(青衣和閨門旦)、花旦(包括花衫、貼旦、小旦)、老旦、武旦、刀馬旦、彩旦(丑旦)之分。
近四十年來,京劇的旦角化妝有著很大的變化。在從前,正旦和花旦的面部化妝是有所區別的。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婦女,臉上略敷脂粉。扮演貧窮女子,大都穿青褶子,頭上不戴珠花,臉上不抹脂粉,或抹的很淡。花旦扮演的是性格活潑的青年婦女或輕佻潑辣的女角色,臉上必須濃妝艷抹。(頭戴珠花,穿花衫、花裙或花襖、花褲)。這兩種不同的化妝手法,既有生活上的區別,也有性格上的區別。(正旦、花旦又名青衣、花衫,就是由於角色的裝扮不同而得名的。)
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審美觀點也有所變化。從前的旦角化妝,現在看來已經不夠美化了。近四十年來,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著很大的藝術創造,在發型上和頭飾上也是如此。許多著名的旦角演員,參考了古代婦女的面部美飾,根據不同的劇中人物,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典型形象。不過,也有些旦角演員,單純地追求扮相的美化,不論扮演什麼角色,也一律是濃妝艷抹,這樣是不適宜的。要知道,青衣、花旦、武旦的面部化妝,現在雖然大致相同,但由於角色的年齡、性格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在藝術造型上,還是應該有所區別的。為了對京劇旦角的面部化妝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現在按照不同的角色略述如下:
正旦——多扮演正派的中年或青年婦女,面部化妝應容貌端正。扮演貧窮婦女(像趙五娘、秦香蓮)臉上雖塗抹脂粉,但不宜過重。扮演閨門婦女(像杜麗娘)眉眼畫的必須清秀,臉上的脂粉要略重一些。
花旦——所扮演的人物是比較廣泛的:有活潑天真的少女,像《春香鬧學》的春香,《小放牛》的村女。有輕佻風騷的婦人,像《烏龍院》的閻婆惜。也有性格潑辣的婦女,像《打灶分家》的李三春。這一些角色的面部化妝大都濃妝艷抹。但在眉眼的描畫上,應根據不同的人物性格有所區別。扮演少女,須在印膛上塗一紅點。
武旦、刀馬旦——扮演有武功的女角色(像孫二娘、穆桂英)面部化妝與花旦略同,但在眉眼吊得較高一些,以表現嫵媚中帶有英武氣概。(由武旦扮演的神怪角色,像《四洲城》的水母,《無底洞》的白鼠精,面部化妝相同。)
老旦——扮演老年的婦女,像《太君辭朝》的佘太君,大都是本色臉,不敷脂粉。但青年演員扮演的老旦角色,如果臉上不化妝,看起來很不像;須在額間、眉角和鼻窩略畫出幾筆皺紋,就能夠刻劃出老年婦女的面貌。
彩旦——由丑角應工,又名丑旦。多扮演封建社會「三姑六婆」一流的反派婦女(像《能仁寺》的賽西施),但也扮演一些滑稽詼諧的婦女(像《四進士》的萬氏)。面部化妝由於性格的不同,有塗脂粉的,也有不塗脂粉的。但大都在額角或腮邊點一顆黑痣。
凈角面部化妝的方法
京劇的凈角,有正凈(銅錘、老臉、黑頭)付凈(架子花臉)武凈(武花臉和武二花)之分。扮演的角色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面部化妝各有不同。演員扮演某一劇中人物,必須按照一定的譜式抅畫,叫做臉譜。(老生和武生抅臉的也包括在內)。
臉譜是一種誇張人物形貌的化妝手段,這種具有圖案意味的面部化妝,是運用寫實的和象徵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
戲曲臉譜和我國古代的歌舞面具,百戲的塗面,有著演變和發展的關系。人物臉譜,最早只有紅、白、黑三種與膚色相近的顏色,眉眼的描畫比較簡單,基本上是接近於寫實的。像關羽面紅,誇張為紅臉。包拯面黑,誇張為黑臉。只有裝神扮鬼或扮演綠林人物才五彩塗面。經過幾百年來的演變與發展,臉譜的構圖和色彩多相互摻雜,逐漸有形貌的誇張,成為顯示人物性格品質的化妝手段。這種特殊的面部化妝藝術,是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意圖的。它體現了封建社會中,人民對於劇中的人物的愛憎分明的情感和態度。但是,臉譜裡面也混雜著一些非現實主義的東西,我們還沒有探討出一個比較正確的解釋。現在只能按照老藝人們相傳的說法,對京劇臉譜的構圖和色彩的表現,略述如下:
京劇臉譜的構圖——京劇臉譜是在徽劇和漢劇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戈、梆子的表現手法加以變化和發展的。在譜式上,有「整臉」「粉白臉」「揉臉」「十字門臉」「三塊瓦臉」「花臉」「碎花臉」「歪臉」「象形臉」等不同的抅法。
「老臉」又名「六分臉」「兩膛臉」。多扮演正直果敢的老年武將,它們的面部化妝特徵,主要是兩道白眉的誇大,以表現劇中人物的老邁蒼勁。有紅臉,黑臉,紫臉,粉紅臉之分。紅臉像《群英會》中的黃蓋,黑臉像《北詐瘋》的尉遲恭,紫臉像《二進宮》的徐彥昭,都屬於兩膛臉的抅法。
抅「三塊瓦」臉的多是英雄武將(正反面人物都有)。「三塊瓦」的抅法主要著重於眉、眼、鼻窩和肌肉膚色的誇張。像《失街亭》的馬謖,抅油白三塊瓦臉;《鐵龍山》的姜維,抅紅三塊瓦臉;(均掛黑滿髯)老年人物多眉眼下垂,像《嘉興府》的鮑賜安,抅油白老三塊瓦臉。(掛白滿髯)
抅「十字門」臉的多是年老的英雄武將,像《草橋關》的銚期(掛白滿髯),《牧虎關》的高旺(掛參滿髯)。由於扮演的人物不同,眼瓦和鼻窩也略有變化。
另外,像張飛、牛皋的「花十字門」臉,項羽的「花兩膛臉」,是在「十字門」臉和「花兩膛」臉的基本譜式上變化而成的。
「粉白臉」又名「奸臉」,是把白色塗滿臉部,用黑筆抅畫出眉、眼、鼻窩和面部的肌肉紋理,以刻劃劇中人物奸險狡詐的性格。像《宇宙鋒》的趙高,《捉放曹》的曹操,都畫白奸臉。
「揉臉」又名整臉,是用紅、黑、紫等色揉臉部,然後抅畫出眉、眼、鼻窩和肌肉紋理。像關羽的揉紅臉、余千的揉紫臉等。以本來膚色抅畫黑白紋理的也屬於揉臉。(像姜子牙)
性格魯莽勇敢的英雄武將和綠林人物,多抅「花臉」「碎花臉」。花臉的譜式和色彩比較復雜,多綜合「三塊瓦」「十字門」的抅法加以變化,以一種色彩為主,其餘為副色。像李逵的黑花臉(均掛黑扎髯),馬武的藍花臉,程咬金的綠花臉,典韋的黃花臉。(均掛紅扎髯)
「半截臉」又名「元寶臉」,譜式是眉眼以下抅臉,上露肉腦門。像《鍘美案》的馬漢,抅元寶臉。
「歪臉」是面部五官的反常描畫,多形容面部凶惡或容貌醜陋的武角色。兇悍的像《祝家莊》的祝彪;醜陋的像《打瓜園》的鄭恩。
「象形臉」多用於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送悟空(猿猴臉)《百草山》的孔雀明王(鳥形臉)、《芭蕉扇》的牛魔王(牛臉),把鳥獸形象賦予人格化,抅畫在演員的臉上,仍然具有鳥獸形象的感覺。
另外,像僧人、老道、太監都有一定的譜式,如《五台山》楊五郎、《野豬林》魯智深的和尚臉(掛虯髯);《蜈蚣嶺》王飛天的老道臉(掛黑扎髯);《黃金台》伊立的太監臉(光嘴岔)構圖多由三塊瓦變化而成。
京劇臉譜的色彩表現——臉譜的色彩表現,最早是面部膚色的誇張。像面色赤紅,誇張為紅色臉(如關羽)。面色黝黑,誇張為黑色臉(如包拯)。後來,臉譜由形貌的誇張,演變為顯示人物品質的化妝手段,紅色臉就成為忠誠人物的色相;黑色臉就成為正直人物的色相;白色臉就成為奸詐人物的色相。這種觀念形態的表現,是把寫實的 和象徵的藝術手法結合在一起,來顯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角色一出場,從劇中人物的藝術造型上,就給觀眾明確的人品概念——正義的或邪惡的;善良的或醜陋的。它長期被廣大的觀眾所熟悉所感受。按照相傳的說法:紅臉大多表現忠誠正義的人物,像關羽的揉紅臉,黃蓋的紅老臉;姜維的紅三塊瓦臉。黑臉大多表現正直或魯莽勇敢的人物,像包拯的黑臉,牛皋的黑花十字門臉,李逵的黑花臉。白臉大多表現奸險狡詐的人物,像趙高、曹操、秦檜的白奸臉。紫臉大多表現沉勇果敢的人物,像常遇春的紫三塊瓦臉。黃臉大多表現性格殘暴的人物,像典韋的黃花臉。花臉和綠臉大多表現勇敢頑強的人物,像單雄信的綠花臉、馬武的藍花臉。此外像金銀兩色多用於神怪化妝。
以上的色彩表現,是指京劇而言。各種劇種對於臉譜的色彩,各有其不同的表現手法。像京劇中的黃蓋抅紅老臉,贛劇中的黃蓋就抅紫老臉。京劇中的專諸抅紫三塊瓦臉,秦腔的專諸就抅黑白花臉。京劇中的徐彥昭抅紫老臉,河北梆子的徐彥昭就抅黑老臉。
京劇臉譜的形象符號——在京劇中有一些神話臉譜和人物臉譜,在臉上抅畫了形象符號。神話臉譜,像北斗星的腦門畫七星,表示他是天上的星宿。趙公明兩頰畫金錢,表示他是財神。人物臉譜,像趙匡胤眉心畫紅色跑龍,表示他是真龍天子。姜維腦門畫太極圖,表示他知陰陽,善八卦,通曉兵法。包拯腦門畫月牙,表示能晝斷陽,夜斷陰。楊七郎腦門抅虎字,表示他是黑虎星下凡。另外,也有在臉上抅畫兵器符號的。像典韋善使雙戟,就在眉心畫雙戟形。這一些形象符號,除神怪臉譜外,大都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是不符合臉譜化妝的真正意圖的。這是由於先輩藝人們的思想意識和創作方法,受到舊時代的種種局限,因而使臉譜混雜著一些極不健康的東西,是應該予以剔除的。
臉譜的抅畫要有創造性——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演員根據對角色的體會,在表現手法上是可以有個人創造的。像郝壽臣先生和侯喜瑞先生都是以演曹操著名,但兩人的曹操臉譜,卻各有不同的神色。侯喜瑞先生的《戰宛城》曹操,臉上一團狡詐氣。郝壽臣先生的《群英會》曹操,卻在狡詐中帶有得意之色。這兩個曹操臉譜,結合著表情動作,都把曹操當時的心理狀態刻劃的活靈活現。所以,凈角的面部化妝雖然有一定的譜式,但又不能夠刻板的照譜描畫。好的演員能夠根據自己的臉型,結合面部表情和肌肉活動,把臉譜畫活了。這樣,不但不妨礙演員的表情,而且能夠幫助演員的表情。只有創造性掌握這一化妝手段,才能塑造出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來。
凈角的髯口——凈角所掛的髯口,有長髯有短髯。長髯有滿髯、扎髯、加嘴髯,頜下髯、劉唐髯。短髯有一字髯、虯髯等數種。
滿髯,較生角所掛的滿髯要長要厚。有黑滿、參滿、白滿和紫滿。像《群英會》的曹操,《別姬》的項羽,《失街亭》的馬謖,都掛黑馬髯。《宇宙鋒》的趙高,《牧虎關》的高旺,都掛參滿。《群英會》的黃蓋,《二進宮》的徐彥昭,都掛白滿。《甘露亭》的孫權,掛紫滿。另外有一種劉唐髯,是黑滿髯兩旁雜有兩縷紅須(插紅耳毛),是扮演赤發鬼劉唐所用。
扎髯又名開口髯,是露出嘴部的髯口,扮演勇猛的武角色所戴。有黑扎、紅扎、參扎、白扎等四種。(參扎和白扎已不多見)像《長坂坡》的張飛,《鬧江州》的李逵,都掛黑扎髯。紅扎髯具有很大的誇張性,大都扮演性格猛烈的武角色和神怪角色。像《取洛陽》的馬武(抅藍花臉),《鎖五龍》的單雄信(抅綠花臉),都掛紅扎髯。神怪角色像《鬧天宮》的溫天君(抅綠金花臉)《芭蕉扇》的牛魔王(抅紅金花臉)都掛紅扎髯。原掛黑扎髯的角色,像張飛的《造白袍》劇中因為年紀已老,便改掛參扎髯。(參扎和白扎在京劇中已經不多見)
頦濤髯(又名海下濤)是把胡須掛在頦下,露出嘴部。像《鬧天宮》的巨靈神掛黑色頦濤髯,《界牌關》的王伯超掛白色的頦濤髯。
京劇凈角所掛的短髯,常見的有一字髯、虯髯。一字髯簡稱一字,有黑一字、紅一字、白一字(白一字髯已少見)。像《金沙灘》的楊延德,《鍘美案》的馬漢,應掛黑一字髯。《太行山》的王英(抅黃花臉),掛紅一字髯。《金山寺》的法海,老扮相應掛白一字髯。虯髯是曲卷的短須,扮演有武功的和尚所戴,像《野豬林》的魯智深。
丑角面部化妝的特點
丑角在戲曲舞台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這一個行當所扮演的人物是多方面的:有滑稽風趣的老人,也有天真活潑的兒童(像《小放牛》的牧童)。有為非作歹的官吏(像《打麵缸》的大老爺),也有唯利是圖的商人(像《連升店》的店主)。有仗勢欺人的奴才(像《打嚴嵩》的嚴俠),也有陷害良善的小人(像《一捧雪》的湯勤)等等。這一些正面的或反面的人物,如果用其他的行當扮演,一般是難於充分的把劇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刻劃出來的。丑角塑造這些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品質的劇中人物,無論在扮相上,在表演上,都有著鮮明的藝術特徵。
丑角的面部化妝(臉譜)一般是運用白色塊面的伸張或縮減,集中在描畫出眉、眼、鼻、口各部的神態。(也有塗畫黑臉的)。這種具有漫畫手法的化妝藝術,和丑角的表演風格是密切結合的。
『柒』 戲劇里旦角的妝該怎麼畫
先買來白色臉譜,然後再去買大的圓罐水彩顏料、水彩畫筆一套,勾線筆一支,買齊後就可以開始畫你喜歡的京劇臉譜啦!
先將一個白色臉譜塗上一層白色顏料,這樣石膏粉就不會擦下來。
我們再來做第二步:先確定中線,要保證畫的臉譜左右對稱。然後選擇你要畫的京劇臉譜圖案,這次我畫的是敖廣。用鉛筆畫出臉譜線條,一定要左右對稱哦。
第三個步驟是看看你選擇的臉譜所需要的顏色,擠到調色盤上,用勾線筆醮顏料勾線。顏料不能太濃,也不能太淡,如果太淡太濕的話顏料馬上會流掉。勾線可不是件輕松的事兒,不小心畫出來的就是狗狗啃的邊了,想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將線條內的顏色全塗完後再用顏料將邊給修平。
勾線完了就是大片地塗上顏色,最後邊上的紫色勾線是我的指導老師雲立媽媽幫忙的,她說因為這是第一次學畫,幫我忙,以後全部要我自己畫了。呵呵,最後等待臉譜顏料全部幹了就大功告成。
臉譜的色畫方法,基本上分為三類:揉臉、抹臉、勾臉、破臉。
揉臉:是用手指將顏色揉滿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紋理輪廓,是一種象徵性的臉譜。
勾臉:是用毛筆蘸顏色勾畫眉目面紋,填充臉膛色彩,成為五光十色的圖案。有的貼金敷銀,華麗耀炫,光彩奪目。
抹臉:是用毛筆蘸白粉把臉的全部或一部分塗抹成白色,表示這一類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種飾偽性臉譜,又稱粉臉。
破臉:是指左右圖形不對稱的臉譜,揉、勾、抹三種中都有破臉,是一種以貶意為主的臉譜。
畫臉譜步驟:(1)在准備好的臉譜底板上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2)用鉛筆勾畫臉譜圖案,勾畫譜式時注意左右對稱(歪臉除外);(3)塗色,先從白色入手,將所有白色塗滿;(4)再塗彩色,要從淺入深地順序塗;(5)最後著墨色。
『捌』 誰能教教我怎麼化妝呀!我是新手!呀
輕松學化妝之眼影
眼影是一個對色彩感要求比較高的工作,必須依照自己的年齡,身份,服飾以及具體場合來進行恰當的搭配。好的眼影顏色搭配,不僅能突出眼部的特點,更能增加眼部立體感,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現在市面上的眼影有粉狀,膏狀,筆狀和液體狀幾種。下面我將側重講講粉狀眼影的使用。
使用粉狀眼影的時候會用到三種大小的刷子:粗刷,中刷和細刷。大面積的地方,比如整個眼瞼,使用粗刷能使眼影分布均勻,且能製造出朦朧的效果。小片的地方比如眼周圍適合選用中刷,眼角處則適合使用細刷。眼窩處則應根據實際的寬度選擇中刷或是細刷。
畫眼影的基本步驟如下:從眼瞼尾部的睫毛根部開始上色,由眼頭至眼尾方向抹開。一次上色應該淡一些,通過多上幾次來達到效果。再順著眼睛的幅度將眼影染開,最後將淺色眼影刷在眉骨上。
通常情況下,靠近上眼線的地方要用深色眼影,依照顏色的深淺過渡慢慢從眼部由下向上逐漸變淺,直到眉部,眉部的顏色應該是最淺的。刷眼影的時候應該注意比眼線略微長一些。
單色的眼影是最簡單的塗法。用單色眼影能造型的可能很小,基本只是單純起到給眼部上色的作用。
多色眼影的搭配,按照色彩來分,可以分為近似色法和對比色法。按照塗法來分,可以分為表現結構的塗法和起裝飾作用的塗法。不管那種塗法,都應該遵循下面的顏色分布方式:
主色:眼部最基本的顏色,畫在眼皮折上下,不超過眼皮折的1/2。
副色:應該比主色淺一些,從眉下部1/3處或是眼尾至眼頭1/2開始畫。
柔色:比副色更淺,畫在眉骨和眉毛的1/2,1/3處。
下面分析一下幾種東方人最常用的眼影顏色。
棕色屬於中性色調,很容易與皮膚搭配,顯得自然大方,不會出錯,但是也很難出彩。
粉紅色屬於明亮色調,有調和性,柔和,嫵媚,有強調眼部明凈的效果。
紫色是一款很能強調東方人膚色和眼形的顏色,具有神秘感,可使眼部顯得嫵媚,不過皮膚黑的人要慎用。
藍色屬於對比色,具有跳躍性,不適合大面積使用。可做裝飾色用在內外眼角及眼皮折里,起到點綴的效果。
黃色屬於柔和色,比較容易使用。可用做逆陰影色,用於表現眼睛的結構,也可用做裝飾色。
綠色屬於中性色,有跳躍性,適合塗在眼皮折或小面積使用,有清新感。
根據東方人的膚色而言,白皙的皮膚適合任何色彩,而粉紅色更能襯托出皮膚本身的光彩。偏黃的皮膚比較適合棕色,橙色。而健康的小麥色更適合金棕色,綠色,橙色等比較亮的色彩。
就年紀而言,年輕的女孩適合用含有亮粉的淺色系列,切忌使用多種顏色,使用單色系,可以體現出其青春活潑的性格。成熟女性也可以使用粉紅色系,會顯得相對年輕。也可以用比較深的顏色,比如紫色,藍色,金棕色等,會顯得成熟,性感。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睫毛就是窗簾了。塗睫毛膏,是讓這個窗簾變得更美麗的重要一筆。
塗睫毛膏之前,得先裝備好相關的工具:化妝棉棒,干凈的睫毛刷,睫毛梳,睫毛夾和睫毛液。
挑選睫毛夾的時候最好能試一試,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眼睛弧度的,至於質地,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
至於睫毛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的功能和顏色。東方人的一般准備兩種顏色的睫毛膏就可以了。毛發顏色深的,准備黑色和透明色;毛發顏色 淺的,用咖啡色和透明色。彩色的睫毛膏適合年輕嬌艷的小女孩或盛妝場合,平時可以在用了本色睫毛膏以後適當刷在睫毛尖上,增加效果。使用加密的睫毛膏的時 候一定要謹慎,使用不當的話會給人很不自然的感覺。不管什麼顏色和功能的睫毛膏,最好還是要能防水。
好了,一切准備好了以後,該給睫毛上睫毛膏了。
先用化妝棉棒沾化妝水輕輕擦乾凈睫毛,再撲一點散粉在上面。
然後用睫毛夾夾住睫毛根部,停留幾秒鍾,再向尖部移動,,每間隔5毫米左右夾緊停留一下,直到睫毛尖部。
接下來打開你的睫毛膏,注意不要直接拉出來,動作要慢,到開口處旋轉一下,將多餘的睫毛膏去掉,然後把化妝鏡放在低一些的位置上,雙眼向下,開始塗。塗的時候,要從根部由內向外塗。先塗一層透明的睫毛膏,再塗有顏色的。
刷上睫毛的時候,睫毛刷和睫毛成平行狀,用「Z」字刷法。不要一次塗太多,刷完一層,等幹了以後再刷第二層。一般情況下,刷兩層就行了,刷太多,睫毛會太重,在眼部會形成陰影,使其看起來好象有黑眼圈。
刷下睫毛的時候,睫毛刷和睫毛成垂直狀,下睫毛刷一層就夠了。
刷的過程中,要不斷用化妝棉棒清潔沾在皮膚和眼皮上的睫毛膏,有沾上的睫毛,要用干凈的睫毛刷或是睫毛梳梳開。
刷完以後不要眨眼睛,至少等10秒,睫毛膏幹了以後再眨。
刷好了的睫毛不適合在用睫毛夾夾它了。因為這時候睫毛已經變硬了,再夾就很容易斷。
輕松學化妝之唇膏
唇部是面部活動量最大,表情豐富的部位。同一個人,對於唇部的輪廓使用不同畫法和顏色,就會產生多種多樣的表情,給人以各種不同的感覺。東方人特別注重唇部的化妝,好些平時不怎麼化妝的MM,也會備有一兩只唇膏,以備不時之需。
要想畫出一個漂亮的唇型,先得知道標準的唇型是怎麼樣的。我就從下面三個方面描述一下標准唇型:
1 整個嘴型的長度:雙眼直視,由眼珠內側向下畫一條垂直線,兩嘴角應該在這兩垂直線上。
2 嘴唇的厚度:一般情況下下嘴唇應該比上嘴唇厚,上唇約為5-8毫米厚,下唇約為10-13毫米厚。
3 唇峰的位置:應為兩鼻孔的正下方。
接下來我要講一講最基本的唇部化妝步驟。
先用一塊小化妝海綿沾少量粉底遮蓋住原來的嘴唇輪廓,並塗在唇上可以使唇膏上得更均勻,並能更持久。
再用唇線筆勾畫出理想的唇線。畫唇線的時候,先畫上唇,再畫下唇。上唇由唇中向上呈弧形,描出唇峰,再描至唇角,兩邊分開畫,注意中間的連接。下唇先從距離手較遠的唇角開始畫至唇中,再從較近的一邊唇角畫至唇中與另一邊的唇線會合。
畫唇線的時候,唇線筆或唇刷要平放用它的尖端和邊沿來畫。最好一筆華成,畫得細一些,左右要對稱,顏色應比唇膏的顏色略深或同色。
畫好唇線以後,再用唇刷將顏色塗在整個唇部。也可以直接用唇膏上色,不過用唇刷的話顏色會顯得均勻潤澤唇型更清晰。注意上唇膏的距離應該比唇線的距離向內1毫米左右。
畫完以後,用化妝紙吸干油脂,再畫一次,會比較持久。
整個唇部化妝的過程中,保持唇部的放鬆,分開做微笑狀,可以用手指靠在下巴上,保持手的平穩。
好了,唇部的基本化妝就先說這些了。下次將講一講怎麼修正不同的唇型。
今天講一講怎麼樣通過唇線筆和唇膏修正唇的形狀。
前面我已經講過了什麼樣的唇型是標準的唇型,下面,分析一下不同唇型的修正方式。
唇薄而小:整個唇的輪廓線應適當做擴張,修正的重點應該在下唇線上。在原唇線向外面1毫米處畫一條新的唇線,下唇膏的顏色應比上唇膏色濃一些。上唇的唇峰描成曲線,唇中間用淺亮的顏色,這樣會使整個唇顯得豐滿。
唇大而厚:用粉底線對原有的唇線加以掩蓋,用較淺的顏色在原唇線向內1毫米處畫一條新的唇線,上下唇交界的點應畫得比原唇線近一些。用接近唇色的自然色唇膏,不適合用亮光唇膏。
唇峰不明顯:先得確定好唇峰的位置(前面已經講過了理想唇峰的位置),在用唇線筆描出需要的唇峰,注意塗唇膏的時候可以塗厚一些。
嘴角下垂:想改正下垂的嘴角之將唇角向上提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首先,得將整個上唇向 上提,且唇峰應該提高,並使嘴角向上擴畫1毫米,使其上揚且向外畫一些(注意不能擴畫過大,應注意與下唇的協調)。唇線應該畫得重一些,上唇的顏色要濃, 下唇的顏色要淺,並用亮色唇膏強調中間。
上揚唇:與嘴角下垂的畫法相反,注意放低唇峰和嘴角的位置,以改善兩端上揚的缺點。
嘴型凸出:上唇峰應該畫得比原唇峰位置外移的距離大些,兩唇峰之間的最低點可略低於原位置,這樣就可以減低嘴唇凸出的程度。注意唇線不要勾畫得太清晰,以免感覺離人很近加重突出感。選用中性色彩的唇膏。太鮮艷的口紅,會使人從視覺上感覺到嘴更突出。
嘴角下陷:畫唇線時注意把嘴角處抬高,選擇較柔和的唇膏,貼近唇線處用略深色的唇膏,裡面用淺色唇膏。注意畫好後,用基礎粉底色遮蓋下陷的嘴角。
唇膏的色彩,基本上可以分為下面幾個系列。
紅色系:屬於暖色系列,表現感強烈,給人華麗,高貴的感覺,適合個性積極,熱情的人使用。
桔色系:同樣也屬於暖色系列,顯得明朗健康,適合個性活潑,開朗的人使用,能表現出青春和活力。
玫瑰色系:屬於冷色系列,顯得親切柔和,給人典雅秀麗的感覺。亮一些的適合古典艷麗的人,顯得明艷照人。暗一些的適合年紀較輕的人,顯得溫柔清純。
咖啡色系:屬於冷色系列,很適合東方人表現成熟穩重,適合於個性穩重成熟的人,不過也會顯得保守。這個系列的顏色差距比較大,選擇的時候要慎重。
下面,再說一說各種膚色所適合的唇膏顏色。
膚色白晰:適合用玫瑰色系,可以使皮膚顯得紅潤健康,具有透明感。
膚色偏黃:適合用咖啡色系。冷色系的口紅有修飾膚色的作用。不適合用紫色,粉紅色,會使其皮膚顯得更黃。
膚色偏小麥色:適合用桔色系,紅色系,強調健康活力。
膚色晦暗:適合用紅色系,高明亮度的色彩可以增加面部的光彩,使其顯得亮麗,鮮艷。
輕松學化妝之眼線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明眸善睞是很多愛美女性的追求。但是,東方人的眼部輪廓大多都不明顯,因此,一個好的眼妝,會使整個面部看起來更精神。
習慣上,我畫眼妝喜歡先畫眼線,再畫眼影,再染睫毛膏。那麼,我就依照這個順序開始講吧。今天就先講講怎樣畫眼線。
市面上的眼線筆大致可以分為鉛筆狀和液體狀兩種。對於初學畫眼線的人來說,我覺得最好先學使用鉛筆狀眼線筆,等熟悉了手部動作以後,再開始使用 眼線液。眼線液畫出的的效果會更深一些,線條更明顯,眼線筆則顯得柔和一些。眼線的顏色有很多種,不過我個人覺得,咖啡色系和灰色系亞洲人用起來最自然。 皮膚白皙的人比較適合用咖啡色系,而皮膚較黑,或是想製造濃妝效果的時候,用黑色的眼線效果不錯。桔紅,紅色,和金色都是東方人適合的眼線顏色,不過就更 要注意和衣服,眼影等的色彩搭配。
眼線的標准畫法是:只畫眼皮的摺皺處,先畫上眼線,從內眼角開始畫,緊貼著睫毛根部的外沿描至眼尾。內眼角的線條要細而淺,外眼角的線條要粗而 重,眼尾可適當延長並上揚。下眼線應從外眼角畫到內眼角,只畫眼長的2/3,或是只畫眼頭和眼尾。上下眼線的比例為7:3。注意在眼尾處應有小的分開,不 要畫成一個框。
畫眼線時,眼睛向下望,可以清楚看見整個眼瞼,用左手輕按住下眼瞼,右手握筆,再用眼線筆沿著睫毛根,慢慢地一線畫過。如果畫壞了,用化妝棉棒沾上少量卸妝液修改,千萬不要用手去塗。
眼線的粗細長短,可以改變一個人眼睛的形狀,並起到修正眼部缺陷的作用。比如在眼線的中心部位畫粗一些,眼睛就會短一些,大一些;在眼尾將眼線 適當延長,眼睛就會狹長一些;下眼線比上眼線畫粗一些,眼睛的位置就會被降低,現在面部更活潑;上眼線畫得更強調一些,會起到抬高眼睛位置的作用,顯得成 熟穩重些。
下面講一講幾種缺陷眼形的修正方式:
1 吊眼,也就是上揚眼,這種形狀的眼睛畫上眼線的時候不能上揚,應該盡量拉平,下眼線的內眼角處在睫毛內則畫眼線,外眼角畫粗一些。
2 下垂眼,這種形狀的眼睛上眼線應該畫得前細後粗,不到眼尾即開始用上揚畫法,下眼線則前粗後細。
3 兩眼距離太遠,畫眼線的時候則重點應在眼頭。內眼角畫深且粗一些,可以適當畫出內眼角,並稍向下彎一些,眼尾不要拉長。
4 兩眼距離較近,畫眼線的時候則應適當向外側拉長,不要畫到內眼角處,從內眼角的1/5處開始,由細到粗地畫。
5 單眼皮,畫眼線的重點應在下眼線。從外眼角開始描下眼線,逐漸加寬,至1/2處停止,眼線應略微延伸出眼尾。可以不畫上眼線,或用點畫法在上睫毛根部畫,不要刻意強調上眼線。
6 浮腫眼,這種眼睛畫眼線的時候應該畫粗一些,上眼線從眼尾2/3處開始用上揚畫法。
7 內雙眼,不適合畫太粗的眼線,在眼尾1/3處畫一條細細的眼線就可以了。
8 兩眼大小不對稱,這種形狀眼睛的化裝重點應在小的那個眼睛的描繪上,用較粗的眼線可以產生放大的效果。
輕松學化妝之腮紅
通過上腮紅,可以給面色生氣,使眼唇色彩顯得協調自然,同時也可以使面部顯得有立體感。
市面上的腮紅有有膠狀、霜狀、粉狀及液狀等種類,但是,最廣泛被使用的還是粉狀刷式的腮紅。
塗腮紅的時候,除了要因人而異,還要根據不同的妝型配合不同的腮紅。動作要輕,不要塗得過多過重,以看不到腮紅染開的輪廓為好。塗腮紅的位置與 顏色都要與整個面部協調。腮部的形狀一般是縱向較長,略為隆起的。按照這一特點再仔細看自己的臉型,頰的位置適宜在眼和唇的中間,掌握好位置,顏色就容易 配合了。
一般塗腮紅的方法是:先在手背調好需要的腮紅顏色,再以向上的手法從面頰部刷至太陽穴下鬢角,再從上到下順著下頜線輕掃,直至均勻。
刷腮紅的整體形狀是以顴骨為中心,不要超過鼻尖。刷在兩頰的腮紅可使臉部顯得高揚,有生氣,但刷於鼻尖以下部位,會使整個面部顯得下沉,比較老氣。因 此,刷腮紅的時候,應該不要超過眼睛中間或接近鼻子的地方。除非臉部太豐滿或太寬闊,腮紅才可接近鼻子處,以達到使面部顯得修長的效果。而臉型比較瘦的 人,腮紅則應刷在較外側部位,會使臉顯得寬大一些。
好了,先說了腮紅的基本塗法,下次講一講不同臉型所適合的腮紅塗法。
上次我們談到了腮紅的基本塗法,今天我就要具體講一講不同臉型所適合的腮紅塗法。
標准臉型:適合標准腮紅刷法或是刷成橢圓型。這里解釋以下什麼是標准腮紅刷法,即腮紅不超過眼中及鼻子下方,由顴骨向太陽穴處向外向上刷。
長臉型:由顴骨至鼻翼向內打圈,刷在面頰較外側,可象耳邊刷,不要低於鼻尖,以橫刷為宜。
圓臉型:由鼻翼至顴骨向外打圈,靠近鼻側,不要低於鼻尖,不要刷進發際,面頰應刷高些,長些,用長線條拉刷直到太陽穴。
方臉型:由顴骨頂端向下斜刷,面頰的顏色應刷深些,高些,或刷長。
倒三角臉型:顴骨部位用深色顏色腮紅拉刷,顴骨下方用淺色腮紅橫刷,使臉型顯得豐滿。
正三角臉型:面頰刷高些,長些,適合用斜刷法。
菱形臉型:從耳際稍高處向顴骨方向斜刷,顴骨處的顏色應該深一些.
輕松學化妝之修眉
眉毛對於臉型的表現力非常強,而天生一副好眉毛的人又很少,所以大多數人的眉毛都是需要後天修正的。
開始修眉毛之前,得准備好修眉的工具:
眉鉗,小鑷子,眉刷,眉筆,眉剪,修眉刀,鏡子,棉球,酒精,潤膚品等。
修眉毛的步驟如下:
1 先用眉刷刷干凈眉毛後,再用棉球沾上酒精或是有收縮性質的爽膚水清潔眉毛及其周圍皮膚。
2 用沾了溫水的棉球或是熱毛巾捂住眉毛,使這個部位的皮膚變得松軟。
3 用眉筆畫出合適的眉型,留在輪廓線以外的眉毛都是多餘應該拔去的。
4 調整眉毛的長度,用眉剪修整過長和向下長的眉毛。注意眉尾應該短一些,越靠近眉頭應該越長。從眉毛中部到眉尖,不要剪得太短。
5 用眉鉗和小鑷子把多餘的眉毛都拔掉,修理出形狀來。為了減輕疼痛,可以先塗一些潤膚品。拔的時候要拉緊眉部皮膚,一根根順著眉毛的生長方向,向外或是向上拔。
6 用修眉刀將眉毛周圍的細毛和多餘的毛都剃掉。
7 用爽膚水拍打眉毛及其周圍皮膚,以收縮毛孔。再塗上潤膚品保護。
8 用眉刷刷雙眉,定好形狀。
上面的步驟說起來好象很簡單,其實好多人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感覺很難修出一個滿意的眉毛。這是因為修眉的過程中,還得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做適當的調整,有時候還需要適當的畫眉。下面,我就將講一講怎麼適當調整不同的眉毛。
1 眉頭:從鼻翼處開始垂直上升,與眉毛相交處是眉頭的位置。
2 眉峰:在將眉毛分成三等分時佔2/3或從鼻翼開始向黑眼珠外線延長時的連接處。
3 眉尾:從鼻翼開始沿著外眼角45度直線交叉處正是眉尾的位置。
4 眉峰的寬度應占眉頭的1/2。
現實生活中,當然不會每個人都長這么一副標准眉,都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下面講一講各種常見眉部缺陷的修正方式。
1 眉毛過於平直:可將眉頭與眉尾處的上緣修去少量,再將下緣修去,使眉毛形成柔和的幅度。
2 眉毛高且粗:可將眉毛上緣修去,使眉毛與眼睛之間的距離拉近。
3 眉毛太短:可將眉尾修得尖細柔和,再用眉筆將眉毛畫長些。
4 眉毛太長:可修去眉毛長的部分,眉尾不要修得粗鈍,適合修眉毛的下緣,使之逐漸變得尖細。
5 眉毛稀疏:可用眉筆描出短羽狀的眉毛,再用眉刷輕刷,使其柔和自然,不宜將眉毛畫得過於平直。
6 眉毛太彎:可修去眉毛上緣,以減輕眉拱的幅度。
7 眉頭太近:可修去鼻樑附近的眉毛,使眉頭與內眼角對齊。
8 眉頭太遠:可利用眉筆將眉頭描長,以縮小兩眉之間的距離。
各種修眉的基本要領就講完了,下面將講的是各種臉型與眉型的搭配。
先說說各種眉型的表現特徵。
1 箭型眉:眉型沒有角度,眉尾比眉頭高,適合臉型較短、較寬的人,可以拉長臉型,使臉型削瘦,給人理智,堅定的印象。適合下垂眼,象圓臉型與稜角型臉。
2 水平眉:顧名思義,就是整體上為一條直線的眉型,會使臉部顯得較寬,適合長臉型和面部比較窄的人,可緩和臉型過長,給人古典,優雅的印象。
3 上揚眉:眉頭與眉尾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類似標准眉,眉尾較短,在眉峰處強調帶角或圓弧的眉峰。這種眉型給人有個性,干練的印象,適合圓型、有角度的臉型。
4 下垂眉:眉尾下垂,眉尾低於眉頭,眉尾的長度比眼尾長些。這種眉型給人柔弱的印象,只適合臉型瘦小的人。
5 弓形眉:在眉峰處弧度加高、彎曲,給人成熟,爽朗的印象,適合於額頭較寬的臉,是適合菱型臉,逆三角型臉的人的眉形。
6 短眉:眉型較短,長度與眼睛相當,眉尾稍往上翹,個人青春動感的印象,比較適合逆三角型臉。
看了上面眉型的分析,下面就可以知道各種臉型適合怎麼樣的眉型了:
1 圓臉型:如果描水平眉,會使臉更大更短;如果描下垂眉,會使臉更短更圓,因此圓臉適於描上揚眉,使臉部相應拉長。眉毛可以描畫出眉峰來。眉峰如果在眉中的 話,會使眉型顯得太圓,所以眉峰的位置可以是靠外側1/3外,眉峰型狀不要太銳利,這樣會和臉型差別太大,畫出的眉型略為有上揚感就可以。眉間距可以近一 些,眉型不應太長。
2 方臉型:適合短眉型,可以是略為上揚的,不可以太細太短,眉間距不要太窄,在眉毛1/2處起眉峰,眉峰圓潤,眉頭略粗。
3 長臉型:適合長眉型。如果描上揚眉會使臉更長,描水平眉則可以使臉顯得短一些。眉型可以是粗粗的方方的形如卧蠶,這樣會使眉毛在眼上顯得有分量。在眉毛2/3處起眉峰,眉峰應平一些,眉間距短而寬。
4 正三角臉型:適合長眉型,不適合描有角度的眉。眉型要大方,小氣的眉毛會更強調下半部寬大的份量。眉毛不宜過細。在眉毛2/3處起眉峰,眉頭略粗。
5 倒三角臉型:不適合描有角度的眉型,下垂眉或大弧形的眉也不適合。下垂眉會使額頭顯得更長,大弧形的眉會強調狹窄的額頭。只適合描柔和的和稍粗的水平眉, 這樣可以使額頭顯得窄一些,縮短臉的長度。眉型要有一些曲線感,可略細一些,不要太粗厚,眉間距不宜太寬。在1/2處起眉峰,細一些,眉型不宜太長,眉峰 要圓潤。
6 菱形臉:適合長眉型,眉型應該顯得輕松自然,不可以是那種眉頭很低粗,眉尾高翹而細的眉型。在眉毛1/2加0.5cm處起眉峰,眉峰的角度最好呈明顯的三角形。
輕輕鬆鬆學化妝----畫眉
修好了得眉毛,一般還需要畫一畫才能更自然。現在就講一講怎麼畫眉毛吧。
一般來說,畫眉毛的方法有一下三種:
1 用透明的睫毛膏刷在眉毛上;
2 刷眉粉;
3 用眉筆畫。
前面兩種辦法適合不太熟練的人。不管用哪種方法,一定要注意順著眉毛的生長方向來畫眉毛。
眉毛的顏色也可以起到改變形象的作用。不過,一般人們還是根據自己的毛發和眼球的顏色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眉毛顏色的。
一般來說,黑色,灰色和褐色是適合大多數東方人的眉毛顏色。黑色會有果斷,古典的感覺。灰色顯得優雅,自然。褐色比較現代。
畫眉毛的第一步是要找出眉峰。一般來說從眉尾1/3處應該是眉峰處。從這個地方開始,逐步往前細細的畫。因為眉尾1/3處是整個眉毛較稀疏與不 明顯的部分,因此顏色可以較深或較飽和。而前面2/3的眉毛通常較為濃密,因此在畫的時候,可以用眉粉殘留的顏色,或是以較輕的力度畫過。這樣眉毛整體的 顏色才會一致,千萬不要一味地從頭畫到底。
用眉筆畫眉毛的時候要注意,不可以硬梆梆的塗。要把眉筆修尖,一筆一筆的畫,每一筆都要與自身的眉毛相似,筆與筆之間要有適當的間隔,使整雙眉毛像許多短毛重疊而成的樣子,才會顯得有立體感。
看看鏡子中的自己,兩個眉毛形狀是否一致?然後再塗上一層乳液或是透明睫毛膏以保持形狀。
輕松學化妝之粉底修正臉型
在中國人的審美眼光中,所謂的鵝蛋臉應該是標準的臉型。可是,每個人的臉型都各有不同,而鵝蛋臉型的人則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化妝的時候都需要有針對地修正自己的臉型。
修正臉型,得通過面上各個部位的化妝修飾而達到整體的效果,今天先講一講通過粉底來修正臉型。
用粉底修正臉型的基本原則是用幾種顏色深淺不同的粉底,來製造出面部立體的陰影。下面先說說修正臉型的過程中最基本用到的粉底的三種顏色。
1 膚色,也就是你皮膚本身的顏色,或是你用在臉上打底的最基本的粉底顏色。
2 淺色,比皮膚或是打底的粉底色淺1到2號的顏色,用在想要掩飾凹陷的地方時。
3 深色,比皮膚或是打底的粉底色深1到2號的顏色,用在想要掩飾凸出的地方時。
接下來我將要針對最常見的七大類臉型,分別談談該怎樣修正臉型。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臉型嗎?看看下面對號入座吧。
1 標准臉型。這種臉型又叫鵝蛋臉,其特徵是額頭比較飽滿,顴骨不明顯,臉型長短寬窄都適宜。由上額至下巴可以等分為三部份:(1) 發際下至眉頭;(2) 眉頭下至鼻頭;(3) 鼻頭下至下巴。
這種臉型修正起來最簡單,只需要在面頰部稍微加上深色的粉底並在鼻粱和額頭上稍微加上淺色處理,便能增加臉型的立體效果,使臉型更明顯,輪廓更完美。
2 圓臉型。圓臉型是中國人種最常見的一種,其在特徵是下巴和發際線都呈圓形,面部給人扁平感。這種臉型太寬太圓,不具有立體感。能給人可愛的感覺,但也會顯得不成熟。
這種臉型的修正重點在於腮部和額頭兩邊。用長條形加深色粉底在這兩個部位,而下巴和額頭中間用淺色粉底修正,臉型呈橢圓形,使其感覺修長一些,顯得有立體感。
3 方臉型。方臉型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國」 字臉。這種臉型的線條較直,上額寬大,面頰也寬大,下巴卻顯得短小。看起來方方正正的,缺乏溫柔感不夠女性化。
修正這種臉型的方法比較類似圓臉型。在寬大的腮部和上下額兩邊用深色粉底,額頭中間和下巴加淺色粉底,修正臉型呈橢圓形,使臉型顯得修長,表現出溫和的一面。
4 長臉型。長臉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目」 字臉型。它的特徵是臉部比較狹長,上額頭於下額等寬,有的表現為額頭長,有的表現為下巴長。給人的感覺是寬窄不明顯,不夠柔和。
修正這種臉型,應該在額頭和下巴部位加深色粉底,在腮部用淺色粉底,修正臉型的長度,使其變得適中,看起來會顯得秀氣一些。
5 正三角臉型。顧名思義,這種臉型的特點就應該是上窄下寬,額頭狹小,腮部卻寬大,屬於比較少見的臉型。這種臉型給人比較呆板的感覺,但也顯得沉著大方。
為了彌補這類臉型的缺陷,應該在腮部較寬的地方用深色粉底,使之看起來有凹陷感,達到收縮視覺的效果。再在狹窄的額頭和下巴部位上淺色粉底,使之飽滿突出。修正後的臉型變得柔和,又能突出該臉型自身的特點。
6 倒三角臉型。也就是瓜子臉,這種臉型具有上寬下窄的特點,額頭寬,下巴尖,下半部份臉顯得較瘦,整體顯得比較尖。會給人憂傷的感覺,也顯得柔弱,楚楚動人。
修正這種臉型,應該在額頭,下巴,顴骨以上部位用深色的粉底顴骨一下部位,腮部消瘦的地方用淺色的粉底,使整個面部看起來較豐滿,明朗,顯得秀美。
7 菱形臉。這是一種很有特點的臉型,額頭窄小,腮部消瘦,顴骨較高,下巴較尖。整個臉型顯得尖銳。
修正這種臉型的重點在於,用深色的粉底顏色過高的顴骨和過尖的下巴,並在額頭和腮部用淺色的粉底,使之顯得豐滿。這樣,整個面部看起來就會比較柔和。
輕松學化妝之修容
化妝最重要的是強化臉部的優點,呈現出更美的一面,其次是彌補掩飾臉部的缺點,使之隱藏不明顯。
化妝的第一步即是修容,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粉底。粉底可以改變皮膚的顏色並掩飾臉部的缺點,從而強調臉部的輪廓,增加臉型的立體感,
『玖』 吊眼,不整容,不化妝,有什麼辦法
不化妝、不整容的話沒什麼好的辦法改善,只能通過化妝和整容,
吊眼即向上斜的專眼睛屬。外眥角高於內眥角,眼軸線向外上傾斜度過高,外眥角呈上挑狀。正面觀看呈反「八」形,顯得靈敏機智,目光銳利,但也有冷淡、嚴厲之感。
這種眼睛不容易老,不容易起皺紋,不容易下垂。人隨著年齡增長,眼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垂,吊眼的人就會慢慢趨於「正常」了。
吊眼適合留長發,化裸裝,不要塗眼線,睫毛膏就可以了。不要過多地按摩,手法不好反而會產生皺紋的。
(9)吊角眼怎麼化妝擴展閱讀:
吊眼的化妝技巧:
畫眼線到眼尾處不要繼續上揚,平拉出去即可。這種眼睛特別要畫的是下眼線。注意暈染眼影的時候,眼尾上端就別往高處暈染,這樣會導致眼睛更上揚,一定要壓著畫。
特別要暈染的地方應該是下眼尾處。然後過渡到前端。這樣從視覺上來看,吊眼就不那麼上揚了,會平直很多。
另外,內眼角用強調色和淺亮色,外眼角用偏暗的陰影色,下眼尾部位也用相應的強調色,描畫上眼線時內眼角略粗一些,外眼角略細,下眼線側重於眼尾的描畫,描畫的略粗一些,從眼尾畫至眼部的1/2處。
『拾』 戲劇里旦角的妝怎麼畫
旦角化妝的整個過程一般包括以下五個步驟:
1、准備階段:
(1)首先換上彩褲,穿上水衣。
(2)洗臉。用香皂洗去臉上的油漬和污垢。
(3)梳理頭發。用發帶(有的用毛巾)將頭發向上向後方攏起,以防頭發搭在臉額部位影響到面部化妝。
(4)在臉上上一層底油(擦一層普通的凡士林或者潤膚霜即可),一定要均勻。
2、面部化妝:
(1)拍底色。用嫩肉顏色的油彩在面部打勻粉底,也可以使用白色油彩加少許紅油彩勾兌成均勻的嫩肉色作為粉底,均勻地拍打在臉上。眼窩、鼻窪和鼻孔中裸露在外的部分一定要特別照顧,不要留有空隙。旦角化妝時粉底不宜拍的過薄,要把眉毛和面部肌膚覆蓋嚴實,以免影響化妝效果。另外,演員脖頸裸露在外的部分也要拍打粉底,以使臉與脖頸過渡自然,和諧一致。否則,就會像戴了面具一樣難看。
(2)拍腮紅。粉底拍勻後,取用較細的化妝筆蘸少許紅色油彩在臉上勾畫出眼影和鼻影的輪廓,再用食指和中指蘸紅色油彩抹勻紅色眼影、鼻影和腮紅。揉眼影時應由兩側向中間方向(指鼻子兩側)揉。眼窩(眼瞼、外眼角向外至鬢部)和腮部的紅色較為濃重,口鼻兩側的及腮下方部位顏色要淺。拍腮紅要濃淡適宜、色彩均勻、過渡自然,要光鮮亮麗,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3)敷定妝粉。將白色定妝粉用海綿塊均勻地敷在臉上以進行定妝,用刷子刷勻。掃除面部多餘的定妝粉,將臉部整理干凈。
(4)刷桃紅面(也有使用朱紅色粉的,本人更喜歡桃紅)。用海綿球或用刷子在眼周和臉頰處(也就是在原來塗眼影、鼻影和腮紅處覆蓋)刷上桃紅粉,塗擦要均勻。眼瞼、眼尾(外眼角部分至鬢)及兩腮顏色要濃重。腮與下顎部位要過渡自然,「T」字區部位不必塗擦桃紅粉,使其保持光鮮亮麗。
(5)用化妝筆畫好黑色眼圈兒和眉毛。可先用較細的化妝筆畫出黑色眼圈輪廓,然後慢慢充實中間。眉毛要向上挑,中間略粗,兩端尖細,呈弦月形。青衣、花旦畫柳葉眉,武旦、刀馬旦畫劍眉。畫眼圈時要由內而外慢慢地仔細描摹。上眼線尾翼要長於眼角,上眼線(指眼角上方)尾端尖細上挑,稜角分明。線條要光滑流暢,輪廓清晰,方顯得有神。
(6)抹勻口紅,需要點紅點的地方,如眉心,用筆的末端點好。首先用較細的化妝筆勾畫出唇形輪廓,之後把中間空隙填滿。上唇形似兩片向下的彎月呈左右對稱,稜角分明。下唇線畫的要微微上翹,方顯得俊俏。
(7)最後將兩手塗成粉白色。
3、貼片子,梳大頭(梳扎,裝扮頭飾):
(1)將榆木刨花用溫水調開至粘稠,浸泡好貼片子用的頭發。
(2)將片子梳理通順,折出七個小彎和兩個大柳平放在一邊備用,注意要保濕。
(3)勒頭。在眉梢的上方(左右兩處)各點一點膠水,用吊眉帶吊眉。吊眉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向後壓住頭發便於貼片子,另一方面使眼角上挑更顯得有神。
(4)貼片子。先貼七個小彎。首先在眉心正上方平貼好小彎當中較大的片子,然後按著左一、右一、左二、右二、左三、右三的順序貼好七個小彎兒,需加小穗的加上小穗。注意不要先將左側的三片片子貼好,再貼右側的三片片子;或者先貼好右側的三片片子後,再貼左側的三片片子,因為片子要求左右各自對稱。七個小彎貼好後,用吊眉帶在頭上繞一下,將片子勒緊。接著再將兩片大柳貼在左右鬢邊,臉大的大柳要往前貼,臉小的大柳要往後貼。撫平展理整齊後再次用吊眉帶繞頭勒緊兩個大柳,將吊眉帶扎住。
(5)戴上線簾子。
(6)扣上假發殼子,並固定好。
(7)將水紗纏在頭上,壓撫平展。(水紗要壓住上耳廓並使耳廓向後平貼在頭上,因旦角不許露耳)
(8)戴好發網子,固定在腦後。將假發殼子系在大別簪上,下面若空,可以墊上一些襯子,用卡子固定好。將水紗用清水浸濕展平,繞頭勒好。如果假發殼子不整齊,可以用餘下的水紗蒙一層。把餘下的水紗線頭塞到腦後的假發殼子裡面整理好,並用卡子固定。
4、戴頭面(一般為水鑽頭面):
(1)插泡子。
(2)戴泡條子。
(3)將三套系在大別簪上,用卡子固定好,裝飾腦後發髻。
(4)戴上耳挖子,用卡子固定,以裝飾耳朵後面的頭發。(耳挖子應指耳後帶吊墜的兩片裝飾品)
(5)插大頂花,用卡子固定好。
(6)根據個人情況添加其他裝飾品,如蝴蝶串、福字、單蝴蝶、偏鳳、珠花等。
(7)戴上壓鬢花,用卡子固定好。鬢花是指左右鬢邊用以遮耳的兩串塑料花,因旦角不許露出兩耳(在前面扎水紗時就要用水紗將兩耳上廓向後壓貼纏繞在頭上)。
5、穿戲衣:
(1)脫掉自己的鞋子,換上彩鞋或彩靴。
(2)換好彩褲。
(3)繫上裙子(下面的裙子古代叫裳)。
(4)戴上護領。
(5)穿上帔。
(6)拿好馬鞭、刀槍等道具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