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焦作雪域中醫院治哮喘好嗎
治療哮喘選擇中醫還是不錯的,但是一定要選對方法。
B. 青龍峽的自然資源
焦作青龍峽氣候獨特、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是一處天然「氧吧」,是原始生態旅遊的絕佳去處。青龍峽是集峰、崖、嶺、巔、台、溝、澗、川、瀑、洞等地貌於一體的自然山水型景區。200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由青龍峽、凈影峽、影寺盆地、雙廟、獼猴谷、馬頭山和大山腦七大游覽區組成,主要景點100多處。
主峰青龍峰海拔高達1323米,站在嶺巔,大有「舉目四觀天下小」之感慨;波瀾壯闊的望龍瀑』神奇獨特的倒流泉、妙不可言的七彩潭、堪稱一絕的「石上春秋」、獨具特色的溶洞景觀、再加上天然原始的植物群落、構成了一幅幅極富創意的山水畫卷。
焦作青龍峽是一條天然形成的大峽谷,在長約7.5公里的峽谷底部,泉、潭、瀑、溪放眼皆是,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態,潭潭相映,瀑瀑相連,噴珠濺玉,色澤如繪,原始的古樸和生命的靈動在這里演繹得活靈活現。
焦作青龍峽景區內還有著獨特的溶岩景觀,共有大小溶洞20餘處,主要有青龍洞、黃龍洞、兩親家洞、三官洞等,這些溶洞地貌奇特,形態各具,使人稱奇,令人叫絕。
河南焦作青龍峽一年四季風光秀美,各成景色。
春季的青龍峽,黃花遍地,山花爛漫,蝶去蜂來,爭奇斗艷。美麗的連翹溝,神奇的桃花谷,到處都籠罩在一片春意盎然之中。四月,山下已是春夏之交,山上卻春意正濃,如果因什麼緣故錯過了春天的季節,五月的青龍峽仍能讓您領略到乍暖還寒的春色美景。
夏季的青龍峽,是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這里,七月最高氣溫只有29℃,平均氣溫22℃,夜間氣溫在15℃左右,氣候 涼爽,空氣清新,景色秀美,是避暑清夏的勝地。
秋季的青龍峽,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叢叢、宛如紅色的海洋,田野山林里,紅紅的蘋果,金黃的柿子,火紅的山楂,紫色的桑葚等各種各樣的山果伸手可摘,彎腰可揀;極具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農家小院里,一弔吊金黃的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把青石院落裝飾得絢麗多彩。
冬季的青龍峽,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畫卷。冬季進入景區彷彿走進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區觀景台上聚目遠眺,峽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巒溝壑,銀裝素裹。松柏亭台掩隱在冰雪之下,獸蹤鳥影迷失在曠野之中。在這冰雪的世界裡,可以踏雪尋梅,亦可坐聽雪落,那份寧靜、那份閑適,令人陶醉。
C. 2013年11月29日黃山曰報天都周未版頭版敘事散文《挺過人生的冬季》作者仇麗雲
現代中國著名畫家:
吳冠中、黃澤金、晏濟元、婁師白、白雪石、孫大石、張仃、崔子范、劉力上、黃均、孫天牧、陳佩秋、黃永玉、丁紹光、范曾、周思聰、劉文西、靳尚誼、朱乃正、楊延文、盧坤峰、張立辰、喻繼高、金鴻鈞、蔣采萍、於志學、李夜冰、楊吉魁、張思淮、楊子光、方增先、杜應強、詹建俊、苗重安、陳逸飛、劉大為、楊力舟、王迎春、郭怡孮、宋雨桂、程大利、尼瑪澤仁、李延聲、汪國新、王西京、霍春陽、邊平山、王鏞、裴玉林、單華駒、杜滋齡、王泰戈、馮大中、艾軒、戴衛、李小可、梁岩、錢來忠、宋滌、宋玉麟、王有政、王為政、王國棟、謝振甌、朱理存、張步、何家英、董繼寧、李自健、徐培晨、田旭中、秦天柱、王宓、吳長江、王明明、一然、荊兆林、盧禹舜、吉瑞森、陳可之、忻東旺、姚曉東、畢建勛、袁振西-------
其實中國書畫大師何止上面我所說的,但是我所知道的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對你所提出的問題有些幫助。不求贊同,只求與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分享。
堪稱當今中國十大書畫大師:孫大石、李奇茂、歐豪年、黃澤金、黃永玉、范曾、靳尚誼、宋雨桂、劉大為、王西京。
孫大石山水畫名作
孫大石亦名孫瑛,1919年出生於山東省高唐縣。擅長山水畫,其寫意水墨山水畫既有傳統功力又有時代的韻味,富有創新依時,是推進中國畫改革進程中一位重要的藝術家,被譽為「放出異彩的天才」、「水墨畫的鬼才」。是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屆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作品曾參加歐美各地巡迴展出,並被多國美術館收藏。曾在台灣,日本,美國,韓國,北京,濟南等地舉辦個展。曾獲「中國畫學會」金爵獎。力主國畫革新,曾有「中國繪畫的現代觀」、「中國繪畫之創新」等論文發表,作品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送外國領導人,是在20世紀後半葉推進中國畫改革進程中一位重要的藝術家。
李奇茂名作《三馬賓士圖》
李奇茂名作《群猴樂舞圖》
李奇茂名作《三陽開泰》
李奇茂大師為馳名國際知名水墨畫大師,安徽省渦陽縣人(今利辛縣李家莊),出生年月日:1925年3月22日,,歷任復興崗學院教授、國立藝術學院教授、美術系主任、韓國橝國大學教授、美國波特藍橝大中國研究院董事長、聖荷西大學教授、北加州大學教授。
現為中國孔學會、中華倫理教育學會理事長、美國聖荷西大學設立"李奇茂教授藝術基金會"、美國舊金山市訂每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為李奇茂日,成為中華民國獲榮譽之第一人。
歐豪年名作《雙鹿圖》
歐豪年名作《雙兔》
歐豪年名作《三雄英資》
歐豪年山水畫名作
歐豪年 出生於廣東、吳川、博鋪,一九七零年定居台灣。當今台灣畫壇第一人。歐豪年十七歲師從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力學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繪畫題材兼善畫花鳥、山水、人物、畜獸,對書法與詩文亦多有研究,藝術成就多元而豐富。二十歲左右即參加東南亞巡迴展,往後數十年不斷應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備受國際藝壇之肯定與推崇,並於一九九三年榮膺法國國家美術學會巴黎大宮博物館雙年展特獎。
黃澤金名作《人民藝術家齊白石》日本東京美術館收藏
《黃河中國母親河》黃澤金「愛我中華」書畫系列
黃河-中國第二大(長)河,世界第五大長河。
黃澤金名作《中國人一路平安-中國夢一帆風順》
黃澤金名作《偉大的敬愛的周總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黃澤金名作《把人民放心中最高位置》
黃澤金,1979年生,雲南紅河州人,哈尼族。筆名愛國者,號中國國盛。師承廖靜文、侯一民、吳冠中諸先生。畫壇譽有「中國第一愛國藝術大師」。至今唯一一位要畫筆畫完中國23個省城、四大直轄市、五十六個民族的藝術家。被前國家主席稱為」有志青年黃澤金「。作品創作主要以愛國主義思想為核心。他常常自稱畫畫不是為了迎合誰,而是迎合自己這顆中國人的心,迎合要迎合時代、迎合人民、迎合祖國。他的藝術思想和愛國精神值得提倡學習。部分作品被前國家主席、國務院領導及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內外友人收藏。
黃澤金名作《我是中國人》2014年以2.988億元人民幣成交。
黃澤金名作《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華龍和諧圖》2015年起拍價達19億元港幣。
黃永玉名作《四害已除人心大快》
黃永玉名作《報春圖》
黃永玉作品《月是故鄉明》
黃永玉名作《齊白石像》
黃永玉名作《中國第一枚猴郵票》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1946年,他和張梅溪結婚。 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
黃永玉名作《風入松》2012年以598萬元人民幣成交。
范曾名作《竹林七賢圖》
范曾名作《八仙圖》
范曾,(1938年7月5日-),江蘇南通人,字十翼,是中國人物畫畫家、書法家。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
范曾名作《八仙圖》鏡心2011年以6900萬元人民幣成交。
靳尚誼名作《塔吉克新娘》中國美術館收藏
靳尚誼(1934年12月-),中國油畫家,河南焦作人。靳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兼油畫系教授,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院繪畫系。1957年結業於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並留校在版畫系教授素描課;1962年調入油畫系第一畫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長。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並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靳尚誼名作《塔吉克新娘》2013年以8510萬人民幣成交。
宋雨桂名作
宋雨桂名作《秋泉圖》
宋雨桂名作《海鷗與海》
宋雨桂,山東臨邑人,後遷居東北。自幼隨母習畫。1960考入魯迅美術學院繪畫系預科。畢業於魯美版畫系,後參軍。1979年 調入遼寧畫院任專職創作員。1980年作品《故鄉戀》引起美術界關注,自此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數次,多幅作品入藏中國美術館。1988年開始赴國外展覽,作品受到日本、新加坡藝術界及收藏家鑒賞,被多家公私收藏機構收藏,並在香港地區拍賣會上連創佳績。
劉大為名作《晚風》
劉大為,1945年生,祖籍山東諸城。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主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教科文組織下屬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主要作品《布里亞特婚禮》、《雛鷹》、《幼獅》、《張華壯曲譜新篇》、《小米加步槍》、《漠上》、《陽光下》、《馬背上的民族》、《晚風》、《輝煌之路》、《帕米爾高原的婚禮》、《草原上的歌》、《巴扎歸來》、《人民公僕》、《雪線》、《遠山》、《雪域生靈》等。
出版有《寫意人物畫技法》、《劉大為速寫》、《劉大為作品集》、《劉大為小品集》、《劉大為水彩畫作品》、《史詩與牧歌--劉大為作品集》等。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重大展覽並獲獎,在日本、英國、美國、德國、法國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
劉大為名作《雪域放歌》2013年以895萬元人民幣成交。
王西京名作《周總理》
王西京名作《偉人鄧小平》
王西京名作《伏虎仕女圖》
王西京名作
王西京名作《黃河》
王西京,男,漢族,1946年8月生於中國西安,中共黨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畫家、一級美術師。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美術家協會主席,西安中國畫院院長,西安美術家協會主席,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西安市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榮獲"中國時代先鋒人物"、"第四屆中國改革十大最具影響力新銳人物"、"陝西省紅旗人物"、"陝西省行業領軍人物"、"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專家"、"勞動模範"等稱號。在國內外報紙、雜志發表作品五千餘幅,先後出版作品集、論文集等60餘種。
補充:
堪稱近現代已故十大書畫大師: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張大千、吳冠中、黃胄、潘天壽、陸儼少、傅抱石。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老缶、缶道人等等,漢族,浙江湖州人。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的藝術別辟蹊徑、貴於創造,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縱橫恣肆、氣勢雄強,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畫面用色對比強烈。
齊白石名作《祖國頌》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 —1957年9月16日),原名齊純芝,號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
號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後人常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齊白石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國畫畫家,十九至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擅長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衰年變法,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其書工篆隸,取法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詩文。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於1957年9月16日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三歲。
齊白石名作《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2011年以4.255億元成交。
黃賓虹壬申(1932年)作山水冊冊頁(八開)
黃賓虹(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黃山市)歙縣,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近現代著名畫家、學者。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曾從鄭珊,陳崇光等學花鳥。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他的書法"鍾鼎"之功力較深。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鳥草蟲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畫法要旨》等。
黃賓虹《南高峰小景》2014年以6267.5萬元人民幣成交。
徐悲鴻名作《田橫五百士》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1953年9月26日逝世。
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2012年以2.668億元人民幣成交。
張大千名作《荷花》
張大千名作《長江萬里圖》
張大千(Chang Dai-Chien),男,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里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游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張大千名作《嘉耦圖》2011年以1.9106億元港幣成交。
吳冠中名作《風景畫》
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出版過《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一輯》、《東尋西找集》、《吳冠中散文選》等。吳冠中先生於2010年6月25日23點5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其他作品有《長江三峽》等。
吳冠中《長江萬里圖》2011年以1.495億元人民幣成交。
黃胄名作《民族同歡樂》
黃胄名作《草原逐戲圖》
黃胄(1925.3—1997.4.23),著名中國畫畫家、收藏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原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黃胄名作《歡騰的草原》2013年以1.288億元人民幣成交。
潘天壽名作《露氣》
潘天壽(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現代畫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擅畫花鳥、山水,兼善指畫,亦能書法、詩詞、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布局奇險,用筆勁挺洗練,境界雄奇壯闊。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潘天壽名作《鷹石山花圖》2015年以2.7945億元人民幣成交。
陸儼少名作《黃山雲松》
陸儼少名作《長城》
陸儼少(1909年-1993年),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人。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游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雲勾水,煙波浩淼,雲蒸霧靄,變化無窮,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
傅抱石、關山月名作《江山如此多嬌》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現代畫家。
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范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
傅抱石名作《毛主席詩意冊》2011年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
D. 是焦作的青龍峽好玩還是平頂山的堯山好玩
青龍峽:
河南焦作青龍峽一年四季風光秀美,各成景色。
春
春季的青龍峽,黃花遍地,山花爛漫,蝶去蜂來,爭奇斗艷。美麗的連翹溝,神奇的桃花谷,到處都籠罩在一片春意盎然之中。四月,山下已是春夏之交,山上卻春意正濃,如果因什麼緣故錯過了春天的季節,五月的青龍峽仍能讓您領略到乍暖還寒的春色美景。
夏
夏季的青龍峽,是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這里,七月最高氣溫只有29℃,平均氣溫22℃,夜間氣溫在15℃左右,氣候 涼爽,空氣清新,景色秀美,是避暑清夏的勝地。
秋
秋季的青龍峽,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如火似霞,一簇簇、一叢叢、宛如紅色的海洋,田野山林里,紅紅的蘋果,金黃的柿子,火紅的山楂,紫色的桑葚等各種各樣的山果伸手可摘,彎腰可揀;極具濃郁地方民俗風情的農家小院里,一弔吊金黃的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把青石院落裝飾得絢麗多彩。
冬
季的青龍峽,是冰的世界,是雪的畫卷。冬季進入景區彷彿走進了雪域高原。站在景區觀景台上聚目遠眺,峽谷上下,惟余莽莽,峰巒溝壑,銀裝素裹。松柏亭台掩隱在冰雪之下,獸蹤鳥影迷失在曠野之中。在這冰雪的世界裡,可以踏雪尋梅,亦可坐聽雪落,那份寧靜、那份閑適,令人陶醉。
堯山:
堯山四季風光迷人:堯山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上,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三十六處名勝,七十二個景點」,處處綺麗如畫、景色各異。春天鳥語花香,綠映溪吟;秋日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時節使人領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
堯山景區之杜鵑花風光[7]
開的清新景象。
盛夏,當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燒,氣溫達35-38度,這里只有23-26度,涼爽宜人。夏日炎炎,時而碧天晴空,瞬間雲遮霧障,忽而盪入雲海,忽而托入藍天。
秋高氣爽,楓葉滿山遍野,核桃、獼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天的堯山,冬雪降臨,堯山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山舞銀蛇,雪山林海,氣象萬千。置身其中,放眼望去,48尊將軍石,身披皚皚征袍;蒼松翠竹,根根冰柱懸掛。滿山的雪凇、冰掛,如萬盞銀燈;銀裝素裹下,黛青色、雪白色、赤黃色、黑綠色交錯相間,分外妖嬈,瑰麗無比。布滿青苔的冷杉林,掛滿紅紅花骨朵的杜鵑花,更讓白雪半掩半露下的堯山多了幾分挺拔、添了幾分嫵媚,堯山真可謂四季皆佳景,無時不誘人。
總的說來,較平原區經常而柔和。由於堯山氣候比較濕潤,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霧日較多,堯山雲
中國堯山景區紅葉節開幕式現場
海波濤滾涌的自然景觀,虛無縹緲,美麗驚人。「陰晴霧奇變,景隨四時移。」濃霧彌漫時,山峰在霧海中時隱時現,或在半山腰上佩一玉帶,悠悠往來,或出現雲海波濤滾涌,如大海中飄盪的小舟,薄霧繚繞時,如輕紗、縷煙,悠悠往來,在一定的天氣條件下,還會出現佛光,彩虹等氣象景觀,神奇縹緲,變幻無窮,使人宛若夢幻仙境之中。
如果LZ是有信仰之人可以選擇去堯山,現在正是佛光四溢的季節,如果只是單純遊山玩水建議去青龍峽,風景秀麗不失大雅,是觀賞遊玩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