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疫情幾天後去檢查的出來
截止至2020年3月新型肺炎疫情其潛伏期最長是以2周來計算,最遲2周後檢查出來。
根據最新的第七版新型肺炎診治指南規定,其新型肺炎患者是有一定的潛伏期的。潛伏期在1-14天,患者多在3-7天可以陸續出現相關的臨床表現。雖然近期有個案報道,其潛伏期超過2周的患者,但此病例屬於個別病例。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調查來看,最長潛伏期還是以2周計算。因為最長潛伏期關繫到患者的臨床症狀以及隔離觀察的時間長短,對於疑似的患者通常需要觀察2周的時間,如果患者在觀察期間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需要早期完善相應的檢查,以排外有無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因為潛伏期之內的新型肺炎,亦具有傳染性,故在潛伏期的患者或疑似的患者,均需要予以隔離的觀察和檢查。
(1)疫情醫院怎麼檢測擴展閱讀:
疫情預防方法:
一、加強個人防護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避免接觸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觸禽畜、野生動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購買活禽和野生動物。
2、避免前往動物農場和屠宰場、活禽動物交易市場或攤位、野生動物棲息地或等場所。必須前往時要做好防護,尤其是職業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動物。不要食用已經患病的動物及其製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鮮製品時,器具要生熟分開並及時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如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居家休息,減少外出和旅行,天氣良好時居室多通風,接觸他人請佩戴口罩。要避免帶病上班、上課及聚會。
四、及時就醫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
B. 如何查看疫情去世的醫生名單
登錄百度官網,搜索疫情去世的醫生名單即可查看。
根據官方通報、公開報道等信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至少有59名醫務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蘇、雲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廣東、廣西、海南、遼寧、陝西、內蒙古、甘肅、貴州各1人。
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紀最大的72歲,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線犧牲。
1、江學慶,男,55歲,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據武漢市中心醫院公告,江學慶同志1964年3月31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
1986年7月從同濟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從事外科專業30餘年。在醫院工作期間兢兢業業、甘於奉獻,對患者耐心細致,盡職盡責,為醫院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江學慶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1日凌晨5點32分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享年55歲。
2、黃文軍,男,42歲,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2001年6月,黃文軍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同年8月起在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工作。2004年-2005年,他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內科進修學習一年,於2006年12月被聘為主治醫師,2012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疫情發生後,黃文軍寫下請戰書:「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聽從組織安排!」
2月23日晚,孝感市中心醫院官網發布訃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黃文軍不幸被感染,經多方搶救醫治無效,於2月23日19時30分不幸犧牲。
據同事介紹,1月27日,黃文軍稱有點乾咳,不太舒服。兩天後,病情加重,後於1月29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C. 大家有沒有疫情過後,去醫院看病,然後發現醫生不怎麼搭理人的現象
鄉鎮縣級醫院好多確實態度差,縣醫院醫生開單要病人到某某某葯店買葯的情況也多,越是大點的醫院態度越好,引導人員也多,可能他們人員也多,工資也高些。但這些不是你態度差的理由,是醫療體系的問題,是資源分配不均。經常搞這種名堂,病人幾十個在門口鬧,說這個插隊那個插隊,人家昨天就預約了,有的是急診!十一點半左右擺著不做了,所有申請單拿著到門口解釋一遍,這是登記了沒做的,這是昨天預約的,急診醫生陪同插隊正常!再在外面問不回答了,浪費彼此時間,我們可以輪流吃飯,你們餓起肚子等!解釋好了沒幾分鍾還有人問,外面一堆病人說他!要學會用病人懟病人!
最後,我可以理解醫護人員的幸苦與繁忙, 但我更希望他們能想到家屬的心情, 每個人都不是聖人,都會有錯誤,但大家都應該知道換位思考。
D. 疫情當下,醫院把沒有核酸檢測報告的發燒,半夜安排到普通病房,是不是可以投訴醫院,怎麼投訴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也有一套管理制度,會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收治病人。如果是危急病人,他們第一時間需要的是搶救,所以應該體諒他們的工作。
E. 疫情期間不敢去醫院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查視力
現在疫情已經不是那麼嚴重了,現在已經可以去醫院了,只要做好自身防護就行了。當然,如果不去醫院的話,可以去一下大一點點的眼鏡店,這樣也是可以檢查視力的。
F. 因為疫情原因小區封閉了、能去醫院做核酸檢測嗎
小區封閉就不能去醫院做核酸檢測了,因為疫情區域的小區的人是不允許隨便走動的,核酸檢測只能在小區里做。
G. 現在醫院能檢查出是否感染疫情嗎
可以檢查出來,而且是免費的。
H. 疫情和一般感冒怎麼區分需要去醫院檢查嗎
如果這樣,自己別下決定,為了家人和大家的安全,最好去醫院確診。
I. 疫情期間到醫院就診該如何正確防護
專家提醒,患者到醫院就醫,一定要戴口罩。到一般門診就診,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如果去發熱門診,建議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盡量乘坐私家車或計程車、網約車就醫。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粵平也表示,去了醫院以後千萬不要亂摸,特別是電梯等公共區域。她介紹了一個小竅門,「可以帶上紙巾,按電梯時,用紙巾包住手指按,按完電梯馬上扔掉。」回家後一定要好好洗手。
專家表示,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診病人近距離接觸的人,才算密切接觸者。目前發熱患者有專用通道,且設置合理的流程、按時的消殺,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專門的隔離區域,患者僅去醫院看病並不會成為密切接觸者。
(9)疫情醫院怎麼檢測擴展閱讀:
慢性病穩定期的患者可減少去醫院就診
專家提示,對於急症或危重症患者,仍需到急診盡快就醫,注意做好防護。對於慢性病穩定期的患者,則盡可能減少去醫院就診,可以線上咨詢。同時為減少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近日多地相繼出台政策措施,適當增加慢性病患者單次開葯葯量。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目前該醫院最多可為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肝病等需要長期用葯的患者一次性開三個月的葯。若患者是老年人,家人還可持其身份證、醫保卡等證件代為開葯。
也有不少患者在疫情出現前就約好了相關手術,王貴強建議,若是針對白內障等病情發展緩慢的疾病的擇期手術,患者可與主治醫師商量將手術時間延期到疫情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