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醫療機構 > 醫院地震怎麼

醫院地震怎麼

發布時間:2021-02-22 17:26:14

『壹』 急問,醫院發生地震護士怎麼辦

自私想活命就撒丫子跑啊
無私奉獻就帶著病人一起跑

『貳』 你在醫院值班突然發生地震,你應該如何處理

醫院值班,病人都是你負責的,當然要以病人安危為要。只要你答題想著病人,就沒有問題了。

『叄』 忽然想起一個神奇的問題,萬一地震了,醫院病人怎麼辦,目測全部等死,

醫院的建築在設計、建造時都考慮了抗高強度地震的標准。
(實際上學校、醫院、公共建築等,抗震強度都比普通民用、商用房要高1級地震標准)
萬一地震了,躲在大醫院里,比到處亂跑更安全。

『肆』 主題醫院地震關老是過不去

你應該發現每次地震都有兩次 第一次是輕微的前震,是一次警告;第二次才是昏天黑地的回大地震。往往震答後就會爆掉很多設備,同時也會有很多在爆炸房間的醫生患者犧牲。 沒什麼好辦法 就是S-L大法! 存檔-讀取 大法。第一次前震時趕快存檔,然後靜靜地等待第二次大地震的來臨 看看震後哪些儀器會爆炸。然後讀檔,強行拆除會爆炸的那些房間,震後再重新把這間房補上就好了。這樣就沒有什麼損失了。平時要多讓清潔工維護設備。

『伍』 醫院對地震病人不好怎麼辦

可向當地衛生局行政執法部門投訴、舉報

『陸』 地震發生後,作為醫務工作人員應該怎麼辦

舉一個例吧: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5月12日下自午2時28分,這個我們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時刻,當地震發生時,我們保健院的醫務工作者不顧自已的生命安全,立刻投入到搬動病人的工作中,一次又次的把產婦及嬰兒往樓下轉運,其中我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呼俊霞、護士劉姣莎等醫務工作者先後轉運出產婦及嬰兒20餘人,事後我采訪了當時參加轉運病人的有關醫務人員就問他們當時害怕嗎?有沒有想過自已,回答是一致,當時只有一個念頭,產婦和嬰兒還在裡面,不能讓他們有事。多麼感人有朴實的話語,這種奮不顧身、捨身為人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有許多的病人及病人家屬都流著眼淚對我們說在你們醫院我住著安全、我放心,你們真不愧白衣天使的稱號。

『柒』 地震如何處理並救治傷員

1 傷員分類是救治的重要步驟

地震災害是一類特殊的致傷因素,傷員數量大,受傷的種類復雜,救治力量有限,救治時間緊迫,因而產生了救治需要與可能之間的矛盾,重傷員和輕傷員救治之間的矛盾,部分傷員與全體傷員之間的矛盾。按照平時就診模式解決面臨的問題肯定是行不通的,事實上對於沒有經驗的醫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更好的救治傷員是有很大困難的。為了解決這些矛盾,醫院首先必須對傷員進行迅速的分類,區分輕重緩急,把需要緊急搶救的傷員分出來,特別是休克和出血的傷員;把需要立刻手術的傷員分出來;確定傷員救治的措施,分類工作做好了,可以保證在傷員眾多條件下,合理使用醫院的人力物力,有條不紊地進行救治工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我們的醫療隊面對這種情況,首先將野戰情況下傷員分類的方法應用到地震傷員的救治上,將富有經驗的野戰外科專家級的醫務人員投入傷員的分類,對傷員進行了迅速合理的救治,並把戰時傷員分類的傷標用於地震傷員的分類。

2 實施分級救治傷員後送是必需的

傷員的後送是完成分級救治的重要手段。將沒有生命危險但仍需繼續治療的傷員後送,一是為了減輕前方的壓力,讓等待治療的傷員得到更好的治療,二是為前方醫院騰出更多的床位,使其能處理更多的病人。地震後對傷員的轉運是立體的,使用了各種可能使用的轉運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等,然而,後送傷員對於具體的醫院來說,將自己親手治療的傷員轉出去,一開始並不那麼容易理解,是需要從思想上進行觀念性的轉變,樹立大局觀念才可能實現。在汶川地震中,傷員的救治體現了分級救治的原則。現場搶救,在搜索傷員和挖掘的現場有等待施救的醫務人員,很多傷員一經救出就得到了緊急醫療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輸液、止血、包紮、固定,甚至在受壓待救出前,已給病人氧氣和輸液,給予生命最及時的支持。
一線救治:在地震災區的已有部隊野戰條件下的帳篷醫院,使病人得到比較規范的緊急處理,對生命體征支持,對傷口的清創,骨折固定,包括手術固定,胸腔閉式引流,條件好的甚至開展了頸椎和腰椎的減壓和內固定手術。
二線救治:以受災較輕城市的地方和部隊醫院為依託,進行確定性專科治療,並有國內知名專家治療組進行救治指導和檢查,保證了病人的治療的質量。後方治療和康復:大量的傷員通過飛機、火車、公交轉送到祖國各地得到更完善的治療和康復,特別是有些處理難度大的傷員,及時進行了空中的救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基本形成了一個立體的救治網路。但是如何能在震後72小時內這個救治的黃金時間內,在現場能夠展開救治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汶川地震環境的特殊情況,這個時間內很多地區只能自救互救。唐山大地震的最大教訓是缺少急救知識和救援設備,情急之下有很多倖存者被生拉硬拽出來,很多傷員造成截癱。此次救援,救援者不使用頸托、脊椎板等科學救援工具的現象仍然可見。醫學的救援是科學的救援、安全的救援,既要保護傷員,也要保護自己,要樹立立體化、社會化的大救援理念是很重要的。建立三級階梯救治體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救治質量的重要保證,建立由縣市醫療機構及人員參與的一、二級救治體系,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救治大批的傷員,有效降低早期的死亡率。
第三級救治體系應由省級醫院承擔,重點保障危重、復雜及並發嚴重感染傷員的搶救任務,整體提高地震傷員的治癒率。

3 堅持生命第一,肢體第二的救治原則

地震的現場救治要嚴格做到先救命後治傷,先重傷後輕傷,先搶後救,為後期救治贏得時間。地震時發生的擠壓傷最多,擠壓綜合征的出現率相當高,經常危及到傷員的生命,一味追求零截肢率,就可能喪失更多傷員的生命。要科學救治,當肢體的擠壓傷引起擠壓綜合征威脅到生命時要果斷地截肢。肢體長時間的擠壓,肢體成活希望甚微的傷員,極易發生腎功能的衰竭,解除重壓後,要避免抬高患肢,要在傷肢的近側上止血帶,盡快截肢。擠壓綜合征發生腎衰的死亡率可達90%,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可以有效治療擠壓綜合徵引起的腎衰竭,明顯降低死亡率,在汶川地震傷員的救治中得到了證實,但要警惕後期的並發症。到達我院傷員有2例擠壓傷遲發性腎衰竭,1例截肢5天後發生、1例再次清創截肢後發生,經持續性腎臟代替治療後治癒,對這種比較少見的情況要有足夠的重視。還應該特別注意胸腹腔的擠壓性損傷,這些損傷如果漏診或處理不及時,後果是致命的。

4 外固定架——四肢開放骨折處理的最佳方式

汶川地震的傷員以四肢閉合和開放性的骨折最多,約占傷員總數的80%。因而骨科、創傷科的治療任務最重。用什麼方法能夠盡快、有效的處置傷員?在各種方法的應用中,大家體會到用外固定架治療四肢開放骨折有其特殊的優勢;(1)外固定架能為骨折提供良好的固定而不需要切開復位;
(2)經皮穿針外固定,創傷小,失血少,初期可不依賴X線檢查,後期可以調整骨折;
(3)手術條件和無菌要求不高,可以迅速容易的將骨折進行固定,手術時間短,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1例小腿脛腓骨骨折的固定;
(4)在多發傷的治療應用更為重要,還便於處理傷口,而不幹擾骨折的復位和固定,並可以對骨折加壓,或延長治療骨折造成的缺損。事實上在地震災區各醫院和醫療隊外固定架的配置是很有限的,並沒有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最早在波黑戰爭中四肢火器傷的治療中廣泛使用了外固定架,已經顯示了這種技術良好的效果,在創傷救治的醫療隊中應大量配置。

5 早期預防感染,警惕特殊感染的發生

要想有效性的預防地震引起的傷口感染,就必須消除可能造成感染各種因素。在傷員救治的全過程中,所有參加救治的醫務人員都必須具有嚴格的無菌觀念,並體現在每項具體的救治操作中。絕不能以災區條件困難為借口,忽視無菌技術操作,而是要與平時同樣重視無菌要求,在一切救治環節上防止感染的形成。在急救的現場做好無菌包紮是減少傷口污染的首要措施,減少創面出血可以降低細菌的生長和繁殖的條件,傷後早期使用抗菌素,能夠推遲感染發生的時間,使清創手術在抗菌素的控制下進行可以減少感染的發生,因為認識和條件的限制,災區傷員早期使用抗菌素並不廣泛。預防感染的最大一個步驟就是傷員進行早期清創,是葯物不能代替的根本治療。在災區醫院處理的傷員發生感染的比較少,在帳篷內處理的傷員感染率很高,特別是縫合傷口和閉合性截肢的傷員大多數發生感染,有的還行了第二次截肢。在一線帳篷手術室設備條件和無菌條件比較差,緊急處理的病人多,經驗告訴我們應該按戰時野戰外科處理傷口的原則辦,傷情復雜、污染嚴重的傷口清創後要嚴禁一期縫合傷口,需要緊急手術截肢的傷員要行開放性截肢,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感染的發生率。要特別警惕特殊感染的發生,根據目前報道氣性壞疽的發生40多例,一旦發生要立刻隔離治療。

6 建立一支常備不懈的醫療應急分隊

突發事件的衛生應急救援科學性很強,僅憑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跳出「激情救援」,汶川抗震救災的經驗告訴我們,醫院建立一支常備不懈的醫療應急分隊是十分必要的。這個分隊要有各種災難發生時的救治預案,要不間斷的進行嚴格的訓練,遇到災難救治時不但能夠迅速獨立展開,熟練救治傷員,生活上還要能夠自給自足,不增加災區人民的負擔。應急分隊要在各種艱苦模擬環境下進行嚴格的訓練,這樣就不會出現沒有X線機、B超、CT就不能診斷,沒有進口設備、進口器械就不能手術的尷尬現象。一切要從災區救治的實際出發,一切要從戰時救治出發,高標准,嚴要求,才能應對各種災難造成的復雜艱苦的救治局面。

『捌』 地震怎麼逃生

『玖』 主題醫院 機器被地震震碎了怎麼辦

只能放棄這個房間了,最主要的是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要做到這一點也很簡單內,地震一般都會有容兩次連續發生,第一次小的就是徵兆,這時馬上查看所有的機器,把「力量」指數在7以下的全部更換,7以上的只需要清潔工維修一下,這樣基本上絕對不會被地震震壞了。

『拾』 怎樣預防地震

1丶設防環節

(1)抗震設防要求確定:制定區劃圖、開展地震小區劃、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

(2)抗震設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

(3)抗震施工:按照抗震設計進行施工

簡單地說,就是在工程建設時設立防禦地震災害的措施,涉及到工程的規劃選址、工程設計與施工,一直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

2丶抗震場地

建築場地

選擇好建築場地,千萬不要在不利於抗震的場地建房,不利於抗震的場地有:

(1)活動斷層及其附近地區;

(2)飽含水的松砂層、軟弱的淤泥層、松軟的人工填土層;

(3)古河道、舊池塘和河灘地;

(4)容易產生開裂、沉陷、滑移的陡坡、河坎;

(5)細長突出的山嘴、高聳的山包或三面臨水田的台地等。

住房環境

(1)處於高大建(構)築物或其他高懸物下:高樓、高煙囪、水塔、高大廣告牌等,震時容易倒塌威脅房屋安全;

(2)高壓線、變壓器等危險物下:震時電器短路等容易起火,常危及住房和人身安全;

(3)危險品生產地或倉庫附近:如果震時工廠受損引起毒氣泄露、燃氣爆炸等事故,會危及住房。

3丶房屋加固

為了抗禦地震的突然襲擊,要經常注意老舊房屋的維修保養。牆體如有裂縫或歪閃,要及時修理;易風化酥鹼的土牆,要定期抹面;屋頂漏水應迅速修補;大雨過後要馬上排除房屋周圍積水,以免長期浸泡牆基。木樑和柱等要預防腐朽蟲蛀,如有損壞及時檢修。

4丶地震應急

【可能產生的傷害】

直接傷害:在室內因器物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傷;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築物等砸傷;在野外被山上的滾石砸傷;被地光燒傷。

間接傷害:地震引起的火災;地震引起的水災;地震引起的毒氣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險品爆炸。

【避震原則】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規;二要行動果斷,不要猶豫不決;三在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擅自行動。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2.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築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麼場合,街上、公寓、學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

(10)醫院地震怎麼擴展閱讀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大約1201年7月,近東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壞,死人最多, 估算約達110萬。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華縣的8.0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前者確鑿一些,廣大災民病死、餓死,數百里山鄉斷了人煙,估計死亡83萬餘人。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預報並取得明顯減災實效的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中國的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預報,被世界科技界稱為「地震科學史上的奇跡」)。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海嘯:八重山海嘯,1771年4月24日發生在日本琉球群島中的石垣島(估計巨大海浪的波峰高達84.7米,排山倒海的巨浪將重量達850噸的整座珊瑚礁拋出2.092公里以上。這次海震所擊起的海浪,據測它的行進速度為每小時788.557公里)。

世界上有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智利地震(8.9級,因計算方法不同,也有9.5級的說法)。

閱讀全文

與醫院地震怎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5歲乾性皮膚起痘用什麼護膚品 瀏覽:290
深海娜美皮膚多少錢 瀏覽:532
正品減肥多少錢 瀏覽:837
蒙妮坦美容養生館靖南店怎麼樣 瀏覽:417
蘭州哪裡有白癜風醫院 瀏覽:50
做隆鼻哪裡整形醫院比較好 瀏覽:590
怎麼測試皮膚的年齡呢 瀏覽:516
植藻水能量化妝品多少錢一瓶 瀏覽:350
贛州市皮膚病哪裡最好的醫院 瀏覽:741
晩上吃什麼水果減肥 瀏覽:824
上海美容紋眉多少錢 瀏覽:506
汽車美容店換機油要什麼證 瀏覽:196
八大處整形外科醫院住哪裡 瀏覽:612
化妝生產許可證號在哪裡 瀏覽:212
中性皮膚適合用哪個護膚品比較好 瀏覽:192
舟山婦科醫院怎麼樣 瀏覽:928
皮膚敏感期擦什麼護膚品 瀏覽:755
水劑類化妝品包括哪些 瀏覽:921
珠海整形醫生方明技術怎麼樣 瀏覽:567
無錫整形哪裡好擅選瑪利亞重點 瀏覽:317